第6节 换个角度看资产,企业价值如何创造(1 / 1)

本节继续学习资产负债表。

我们在上一节讨论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的基本关系是资产等于负债加股东权益(或所有者权益),这是一个恒等的关系。

上节的内容告诉我们:在现在披露的资产负债表里,企业的资产又被分成了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负债被分成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而股东权益则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基本上代表股东入资的股本(或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另一部分是代表利润积累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这就是传统上资产负债表所展示的基本内容。

非常明显的是,这种对应关系所展示出来的资产负债表试图告诉你:企业在某一天,有多少资源,这些资源是怎么来的。当然,通过资产负债表中主要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你还可以考察企业的资产与负债之间的两个关系:一个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间的关系;另一个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关系对认识企业相关资产对债务的保证程度意义极大。

但我要告诉你,这些认识是重要的,但更有意义的是要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对资产负债表进行重新审视。

1.资产结构与价值创造

先看看资产结构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讨论一下这样的问题: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哪一个是多元化经营的企业?

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可能认为非常简单,看一看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的财报数据就可以了。

实际上,利润表的数据,是企业进行价值创造的阶段性成果。而看一家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基础,则是要看企业的资产负债表。

(1)格力电器

下面先看一下格力电器的资产结构,体会一下资产结构与企业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

格力电器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货币单位:人民币元。资料来源:格力电器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

考察一家企业价值创造的资源基础,要从母公司资产结构入手。

我在上一节讨论资产结构的时候,曾经对母公司的资产结构进行了与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分类不一样的讨论:我认为,部分资产属于经营资产,部分资产属于投资资产,并说明货币资金既可以用于投资,也可以用于经营。

以这样的分析思路,我们看一下格力电器2020年12月31日母公司资产的结构情况:

在资产总额约2396亿元中,货币资金约为1238亿元,在进行价值创造方式的分析时,我们可以先把货币资金排除在外。

剩余的资产规模约为1158亿元(即2396亿元减1238亿元),这些资产将主要用于完成企业的价值创造任务。

典型的经营资产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存货、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约为582亿元。这些资产构成了完整的生产、存储、销售体系,且占据了能够进行价值创造的资产(1158亿元)的大半部分。

剩余的资产里面,具有投资价值的资产既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衍生金融资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也包括向子公司提供部分资金的其他应收款(在2020年12月31日,格力电器母公司的其他应收款约为23亿元,合并其他应收款约为1亿元。这样,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的资金最少是22亿元,即23亿元减1亿元)。

上述几个投资资产项目金额之和约为367亿元。这意味着,企业通过投资进行价值创造的资产规模约为367亿元,小于经营资产的规模。

现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一个特定厂区里面,企业能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多元化产品的生产布局?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一个特定厂区里,即使厂区很大,企业也不太可能进行有格局的多元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活动。

多元化一般是通过对外设立子公司或者收购并控制其他公司来实现的。

母公司资产里具有控制性投资的项目有两个。

一个是可能包含控制性投资的长期股权投资。但是,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并不都是控制性投资。控制性投资的规模可以大体上由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规模与合并长期股权投资的规模之差来确定(在这个阶段,你只需要知道方法,背后的原理不用去关注)。

在2020年12月31日,格力电器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规模为246亿元,合并长期股权投资规模为81亿元。这样,母公司控制性投资的基本规模至少是165亿元。

另一个是其他应收款,这是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资金的重要通道。向子公司提供的资金也属于母公司的控制性投资。

在2020年12月31日,格力电器母公司的其他应收款规模为23亿元,合并其他应收款规模为1亿元。这样,这部分母公司控制性投资的基本规模至少是22亿元。

综合来看,母公司用于控制性投资、可能进行多元化战略的资源大约为187亿元(请注意,这里并没有企业的具体信息,只能根据合并报表编制原理进行大致推算)。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对子公司的投资并不都用于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子公司有可能是为母公司提供配套的产品或配件,这个时候对子公司的投资就不是在进行多元化发展;子公司还有可能是异地设立的从事相同或类似产品生产的企业,这个时候对子公司的投资也不是进行多元化发展。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价值创造角度对格力电器母公司资产结构做出如下评价:母公司具有完备的生产经营系统;企业对子公司的投资规模并不大,企业实施多元化的资源并不多。

结论:截至2020年12月31日,格力电器母公司的资产结构显示,企业仍然在聚焦产品的专业化,同时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产品在经营。

(2)美的集团

下面我们再看一下美的集团的资产结构,体会一下资产结构与企业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

美的集团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货币单位:人民币元。资料来源:美的集团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

以上述财务数据为基础,我们看一下美的集团截至2020年12月31日母公司资产结构的情况:

① 在资产总额约2025亿元中,货币资金约为492亿元。同样,我们在进行价值创造方式的分析时,先把货币资金排除在外。

② 剩余的资产规模约为1533亿元(即2025亿元减492亿元),这些资产将主要用于完成企业的价值创造任务。

③ 典型的经营资产项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存货都是零,说明母公司基本上不从事产品的生产、存储和销售。

④ 至于说母公司有少量的预付款项,不应该理解为企业在购买用于销售的货物。

⑤ 在非流动资产中,企业有约价值5亿元的投资性房地产,这项资产属于经营资产。但是,这项经营资产与母公司的全部资产相比,显然微不足道。

⑥ 同时要看到的是,企业保有规模不大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

初步印象:企业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生产、存储、销售体系,资产结构显示母公司基本上不从事大规模的经营活动。

当企业的资产中没有经营色彩的时候,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购建目的也很难被理解为是为了进行产品或服务的经营活动。

那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为什么准备的呢?

我们看一下其他各个项目的资产,具有投资价值的资产既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也包括向子公司提供部分资金的其他应收款(在2020年12月31日,美的集团母公司的其他应收款约为283亿元,合并其他应收款约为30亿元。这样,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的资金最少是253亿元,即283亿元减30亿元)。

此外,其母公司还有一个金额较大的项目是其他流动资产,约为205亿元(2020年度)。这是什么资产呢?

在这个阶段,我想告诉你的是:在一个没有任何经营活动的企业里,其他流动资产也不可能与经营活动有关。年报信息披露显示,这项资产主要涉及企业的货币性投资产品—一年内到期存放于金融机构的固定收益产品。显然,这项其他流动资产还是投资资产。

上述几个投资资产项目之和约为1375亿元。这意味着,企业通过投资进行价值创造的资产规模约为1375亿元,远远大于企业可能的经营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的规模。

现在思考一个问题:美的集团在母公司基本不经营的条件下,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是用来干什么的?

显然,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购建,不再是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而是为企业的投资管理活动服务的。这样,无形资产中可能包含了进行企业集团管理中各种信息化建设形成的具体属于无形资产的项目。

现在的问题是:美的集团母公司的投资资产里面有多少控制性投资?

从长期股权投资来看,在2020年12月31日,美的集团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规模约为550亿元,合并长期股权投资规模约为29亿元。这样,母公司控制性投资的基本规模至少是521亿元。

同样,其他应收款是母公司向子公司提供资金的重要通道。向子公司提供的资金也属于母公司的控制性投资的资源。在2020年12月31日,母公司其他应收款的规模约为283亿元,合并其他应收款规模约为30亿元。这样,这部分母公司控制性投资的基本规模至少是253亿元。

综合来看,母公司用于控制性投资、可能进行多元化战略的资金规模大约为774亿元。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从价值创造角度对美的集团母公司的资产结构做出如下评价:母公司基本上不从事具体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主要从事投资管理;企业的资产总额中,对子公司投资规模比较大,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是靠这些控制性投资来完成的。

结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美的集团母公司的资产结构显示出企业走的是母公司投资、子公司从事某个行业产品生产经营的多元化发展战略。

(3)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的比较分析

比较格力电器母公司资产结构与美的集团母公司资产结构后,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两个企业选择的发展之路。

格力电器母公司聚集了大量的经营资产,且资产结构显示出企业具有完备的生产、存储和销售系统,对外控制性投资并不多,而且对外控制性投资的投资方向也并不一定是从事多元化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经营活动。可见,格力电器的多元化程度是较低的。

与格力电器相反,美的集团母公司聚集了大量的投资资产,且资产结构显示出企业主要从事投资管理,对外控制性投资较多,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有可能通过对外控制性投资来实现。资产结构奠定了美的集团的多元化基础。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从价值创造角度对企业母公司资产结构进行分析。

在母公司的资产总额中,首先剔除既可以进行经营活动也可以进行投资活动的货币资金;在剩余的资产中,如果企业的经营资产占比较多,则企业的价值创造主要依靠自身的产品或者服务来进行;如果投资资产占比较多,则企业的价值创造更多地依靠子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来进行。

2.负债和股东权益结构与价值创造

我们还是先讲一个关于格力电器股东大会的事。

2016年10月28日,格力电器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在会上,董事长董明珠对股东讲了这样的话:格力电器能有今天,不是因为你们(股东),而是因为我们(管理者和经营者)!

那么,董明珠这样讲的底气从哪里来?这样讲对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我们以格力电器母公司2020年12月31日的负债和股东权益的结构来讨论。

在2020年12月31日,格力电器母公司的负债和股东权益约为2396亿元。

我在上一节已经讲过,企业的负债和股东权益的结构还可以这样去考察:股东的权益既可以通过股东入资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积累利润来实现;债权人的权益既可以是银行、各种金融机构通过借钱让企业获得,也可以通过业务关系向企业赊销产品或者提供预付款等来获得。

根据这样的结构划分,我们可以把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和股东权益的结构重新划分为四类:由于企业各种筹资活动所形成的有息负债或金融性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租赁负债等);由于企业各种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经营性负债(主要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合同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其他流动负债等);由于股东入资所形成的股东资本(主要包括股本和资本公积);由企业利润积累所形成的留存收益(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我们看一下格力电器母公司2020年12月31日的相关数据:

① 企业的股东入资约为62亿元(股本加资本公积);

② 留存收益约为720亿元(盈余公积加未分配利润);

③ 有息负债(金融性负债)约为160亿元(短期借款加长期借款);

④ 经营性负债约为1418亿元(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合同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其他流动负债等之和)。

看了这些数据,你就会理解董明珠了。

支撑格力电器发展的动力组合中,股东入资微不足道,只有极少的62亿元;有息负债也不多,约为160亿元(实际上,从企业资金需求角度来看,这大约160亿元的借款也不应该发生:企业账上大量的钱长期存在那里且没有进行有效利用,可见企业根本不缺钱)。

支持企业发展的两大根本动力有两个:一个是与企业业务和市场竞争力直接相关的经营性负债;另一个是在名义上虽然归属于股东权益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努力赚得的留存收益!

我们还可以把企业的经营性负债和留存收益理解为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即开拓业务、扩大市场并产生利润的能力;而企业的金融性负债和股东入资可以被理解为企业的“输血”状况。

结论出来了:支撑格力电器母公司的资产的四大动力里面,股东入资和债权人的借款都是微不足道的,真正支撑起这个企业的是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即企业靠自己的“造血能力”而不是“输血能力”在往前发展。

从价值创造的角度来看待负债和股东权益,我们就对企业靠什么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有的企业靠股东的“输血”活着;有的企业靠金融机构的贷款活着;有的企业靠自身业务和累积利润活着;有的企业靠综合整合各方资源活着。

靠自身业务和累积利润活着的企业,大概率是在进行价值创造。而处于稳定发展阶段还靠“输血”活着的企业,大概率是价值创造能力不强的企业。

前面我们讨论的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都是比较好的公司。下面我们再看一个没那么好的公司的情况。

秋林集团的资产负债表如下(货币单位:人民币元。资料来源:秋林集团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

从价值创造角度对秋林集团资产负债表进行考察,我们现在用合并报表的数据来分析,从分析方法的角度来看是一样的。

与母公司分析不一样的是,合并报表展示的是包括母公司和子公司在内的整个集团的资源情况。

秋林集团合并资产的总规模是10.76亿元。其中,货币资金是4.15亿元,这意味着企业从事经营与投资活动的资产加在一起为6.61亿元。

在剩余的6.61亿元中,企业的投资资产只有两项—发放贷款及垫款和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两者合在一起为0.11亿元。

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资产如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较为齐备,意味着企业的经营资产的整个系统还在运转。

资产整体显示企业聚焦于经营活动,无其他规模较大、风险较高的投资活动。

从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情况来看,企业的负债达到了32.84亿元,股东权益为﹣22.07亿元,企业整体已经出现了资不抵债(资产小于负债)的情况:

① 就债务的结构来看,企业的各种有息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利息、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应付债券等)已经达到了23.38亿元,这已经远远高于企业的全部资产了。

② 企业的经营性负债(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合同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的规模为6.13亿元。

③ 股东入资(包括股本和资本公积)约为21.18亿元。

④ 留存收益(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约为﹣43.33亿元。

根据这样的负债和股东权益的结构,我们了解了这个企业的整体状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从秋林集团沉淀下来的资产中可以看出,该企业还是有一定的经营活动能力的。但如果结合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和股东权益的结构,我们对企业曾经的发展就有了另外的认识:企业过去一段时间曾经出现了巨额亏损,这种亏损,不仅把股东入资全部亏掉,还把债权人(主要是借钱给企业的金融机构和债券的持有者)的钱亏掉了很多。

有两个项目需要特别注意,一个是企业的应付利息,年末比年初增长了很多;另一个是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年末与年初金额一样,说明企业已经出现了清偿债务的困难。

看得出来,秋林集团之所以截至2020年12月31日还在经营,主要是因为债权人还没有强制要求企业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这样的公司,可能有一定的通过经营活动进行价值创造的能力。但由于历史积累下来的包袱过于沉重,秋林集团累积了大量的亏损,企业未来在整体上按照现在的资产惯性进行价值创造的前景非常黯淡。

在本节,我向读者讲解了在现有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中,如何对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进行适当的分类调整,并对企业资产负债表所揭示出来的企业价值创造信息进行讨论。按照本节所讨论的思路和方法,你会迅速对一家企业在干什么、能干什么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