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政府开辟殖民地:远征西印度群岛(1 / 1)

对外贸易的拓展和殖民地的扩大离不开对海洋霸权的争夺。争霸作为近代世界初期头绪纷繁的国际关系中的突出问题,表现了各国尤其是大国当时实力消长和政策变化的一些规律,并对各国此后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英国在实力发展变化之后所展示的争霸态势,既是开创帝国的需要,也是帝国发展过程中的基本内容。与17世纪相比,英国政府在17世纪中期以后建立帝国的过程中,不仅对帝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关注,而且直接开辟殖民地,通过政府的力量推动帝国的建立。1653年12月16日,英国残缺议会被解散,护国主制度建立,克伦威尔成为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护国主,取得了英国外交事务的直接决策权,获得了按自己的意愿推行对外殖民扩张和商业霸权的机会和条件。虽然克伦威尔在就职时曾派遣官员拜会各国大使,“要他们相信此次事变不会使他们国君与英国之间的现存关系和友谊有所改变”。[159]但实际上,随着克伦威尔同荷兰、瑞典、葡萄牙等国签订相关条约结束了战争状态,获得了重要的战略优势和商业利益,殖民地问题便越来越成为克伦威尔外交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在英吉利的统治者中,克伦威尔实为首先主张帝国主义者。在他以前,政府对于殖民运动的态度只是消极的容许,而不是积极的提倡。”[160]为了争夺殖民地,英国的主要对手是拥有较多殖民地的西班牙和法国,虽然英国与西班牙、法国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尚未来得及进行调整,但在克伦威尔看来,西班牙是英国在打击了强敌荷兰的嚣张气焰之后的主要攻击目标。

西班牙是英国的宿敌,早在都铎时期就是英国的主要对手,是英国民族国家和主权国家形成的主要障碍。当时英国的目标是保证英国的安全,维护正在崛起的海洋和商业利益,[161]为此,英国一直致力于削弱西班牙的海军力量。16世纪末英国虽然击败了西班牙无敌舰队,但是西班牙并未一蹶不振。从1588年海战到1604年英西缔约,西班牙在海上仍享有较明显的优势,大规模的造舰计划仍在进行。[162]早期斯图亚特王朝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奉行亲西班牙的政策,更有利于西班牙的殖民扩张和商业活动,因而招致英国商业阶层的普遍反对。英国内战期间,英西关系一度良好,西班牙是第一个承认英国新政权的国家,西班牙驻伦敦大使虽然没有被授予新国书,但却被授予与共和国政府秘密交往的全权。西班牙的目的在于借助英国之力惩治葡萄牙。克伦威尔上台伊始便发誓重振伊丽莎白时代的民族精神,因而在他的眼里,“西班牙是我国最大的敌人,是天然的敌人,仿佛是上帝亲自指定给我们的一样”[163]。克伦威尔的认识主要基于英西之间存在两方面的尖锐矛盾:其一,作为一个虔诚的新教徒,克伦威尔的内外政策均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浓烈的宗教情结。[164]这使他的对外扩张颇具宗教色彩,他公开宣称:上帝在世上的利益要远远高过英国全体民众的利益,因此专心考虑我们在世间所做的工作与上帝的旨意完全相符。[165]正因为如此,克伦威尔对西班牙的所作所为极其不满,认为西班牙政府长期以来推行的宗教审判制度及专制主义政策,使其成为世界天主教的顽固堡垒和新教力量的共同敌人,清教的英国与天主教的西班牙毫无共同利益。克伦威尔甚至认为,英国与西班牙之间只有敌对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166]其二,除了宗教之争之外,英西双方在殖民地问题上存在的矛盾也不可调和。对克伦威尔来说,这也是更重要的,因为他把对外政策世俗化了。[167]宗教问题只是对外扩张的一种理由,当时西班牙控制着欧洲和美洲的大片领土,既使英国妒羡也使英国不满。在与西班牙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直到17世纪中叶英国都是胜少负多,所获了了,这是英国所不甘心的。况且,西班牙国运不兴,日趋衰落,给英国夺取西班牙的殖民地提供了新的机会。自菲利普二世之后,西班牙由于长期的内乱与对外战争,已成为“欧洲病夫”[168]。

基于上述背景,克伦威尔将反对西班牙作为其对外政策的重点。克伦威尔当政之初就公开宣称:“英国和西班牙是天然的敌人”,“自我出生开始,英国就不断地遭遇被强迫西班牙化的强大压力。”[169]从1654年春开始,护国政府与西班牙政府就开始了一系列外交谈判,双方谈判的焦点是关于殖民地问题特别是西印度群岛问题。由于分歧较大,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克伦威尔提出的要求是,英国应享有美洲沿岸的航海和贸易自由,同时要求允许在西班牙经商的英国商人不受宗教裁判所的管辖。西班牙则认为英国的要求是过分的,西班牙驻英大使卡尔狄尼(Cardenas)明确表示:“要求解除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和开放西印度群岛的航行自由,这等于要挖掉我们国君的两只眼睛。”[170]英国的要求遭到西班牙的拒绝,双方关系进一步紧张。1654年,英国国务委员会就英国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对西班牙政策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讨论的主题是殖民地问题。主张对西班牙强硬甚至动武的人提出了充分的理由:“有可能从他们(西班牙人)手里夺取西印度群岛”;“而后我们就有埃斯帕尼尤拉(Hispaniola,现一般译作伊斯帕尼奥拉)的种种好处,可以从新英格兰、弗吉尼亚、巴巴多斯和索默斯群岛(Somers Islands),或者从欧洲向那里移民,我们需要移民多少就可以去多少”;此外,“或许而且完全有理由指望”,在进攻西印度群岛时,欧洲的和平和贸易仍可确保。[171]当然,进攻西印度群岛的方案能否达到目的也面临着很多困难,正因为如此,国务委员会中的一部分人对于与西班牙作战表示担忧。克伦威尔则坚决支持与西班牙作战,并宣称“至少在西印度群岛作战”。由于克伦威尔的坚持,对西开战特别是争夺西印度群岛遂成为护国主时期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

克伦威尔将对西作战的重点选在西印度群岛是有着充分的战略考虑的。首先,选择美洲殖民地特别是西印度群岛作为打击西班牙的主要目标,正好迎合了当时英国国内日益高涨的殖民扩张思潮,可以减少他的反西班牙政策在英国国内的阻力。自17世纪以来,英国新兴商人阶层一直对西班牙的美洲利益妒羡有加,早在17世纪20年代一位英国议员就明确提到,西班牙国王正是靠“西印度的矿山提供物资,帮助满足他对世界性君主国的雄心壮志”。[172]克伦威尔不能不考虑英国商人们的态度,因此,打破西班牙对西印度群岛的贸易垄断,是其远征西印度群岛的重要目标。其次,克伦威尔认为,新大陆应该是新教徒的自由天地,昔日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颁布的几份由西班牙“合法霸占美洲”的“通谕”是非法的和不公正的,教皇从来不具备授予这类权利的权威。[173]因此,远征西印度群岛是“促进上帝的荣耀、拓展基督世界最神圣的机会。”[174]通过这次行动,可以使西属美洲的土著和其他人得以从天主教和宗教审判制度下解救出来,重新回到基督世界的福音中。克伦威尔的政策当然并非如他所说的那么崇高,其真实意图在于获得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支持。最后,根据克伦威尔的分析,英国进攻西印度群岛不会导致英西在欧洲全面交战,这样,对西战争会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有限的战争,英国即可以获取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大陆的西班牙属地,克伦威尔一直将西班牙的西印度领地视为不列颠殖民帝国“大厦”的基石。[175]

为了解除英西战争的后顾之忧,克伦威尔主动与法国改善关系,本来英法关系也相当紧张,1651年11月英国舰队就曾到达诺曼底沿岸,引起法国的恐慌与不满;英国还同法国的投石党运动密切联系,暗中予以支持。英国并于1654年夏侵占了法属加拿大沿岸阿卡迪亚(Acadia)的部分要塞,只是因为法国国内政局的需要,使之无法顾及英国的侵犯。与此同时,法国也希望与英国结盟共同反对西班牙,推动英国对西战争。1654年3月法国首相马札然(Mazarin)在给法国驻英大使的信中,就极力鼓动克伦威尔进攻西班牙,夺取西班牙的西印度群岛。

克伦威尔的西印度远征计划(Western Design)与英国的外交活动同时进行。1654年8月18日,克伦威尔向专门成立的西印度群岛远征筹备委员会发出书面指令,决定派遣一支由14艘军舰和若干艘补给船组成的海军分舰队前往美洲与西班牙人作战,运载3000名陆军和100名骑兵,组成6个团。[176]同年10月,克伦威尔任命海军上将威廉·佩恩(William Penn)[177]为英国远征军舰队司令。12月,克伦威尔任命维纳布尔斯(Robert Venables)为英国远征军陆军司令兼美洲英属殖民地行政机构的首脑。12月18日,英国先头部队从英国出发,随后英国的主力部队也动身前往美洲。次年1月,远征军的主力抵达西印度群岛的英属殖民地巴巴多斯,并在此补充远征队的人员及给养。

有趣的是,“西印度计划”在很多方面与德雷克在1585年为获得通向西印度群岛海路控制权而执行的“出航西印度群岛”行动相类似[178],所以斯特朗认为:“克伦威尔是伊丽莎白式的人物,他与雷利、吉尔伯特、和哈克卢特属于一类。西印度群岛远征的整个形象是伊丽莎白式的。”[179]两者不同的是,德雷克只是计划攻占圣多明各及大陆的战略性港口,破坏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岛的交通和供给线,削弱西班牙的实力,从而为英国人前往西印度群岛创造条件;而克伦威尔则企图永久获得西班牙的属地,夺取整个加勒比地区,以打破西班牙在加勒比海的贸易垄断。但是,克伦威尔的计划明显准备不足,据说他的计划依据了不精确的情报,对计划实施的难度估计不足。当时颇为流行的由托马斯·盖奇(Thomas Gage)所著《英属的美洲人》(The English American)一书声称,西班牙的殖民地已经衰弱和腐败不堪,他们的防卫已经瘫痪,他们所控制的土著人已十分不满,英国人完全可以在两年之内夺取西班牙在加勒比地区的主要岛屿和中美洲主要地区。[180]该书明显轻视了西班牙在西印度群岛的控制力和战斗力,克伦威尔据此相信西班牙帝国仅是一个摆设,已经虚弱不堪,一支探险队就足以征服它。[181]所以,克伦威尔把远征行动交给了一批指挥无能、准备不足的乌合之众,据维纳布尔斯称,招来的新兵是殖民地的社会渣滓,这些人“如此松散以致无法用纪律约束他们,如此胆怯以致无法让他们打仗”。[182]更奇怪的是,克伦威尔的远征计划模糊不清,他给维纳布尔斯下达了比较具体的指令,但在行动上则提出三种可能的作战方案,交由远征军自己选择。克伦威尔在解释这种弹性的方案时认为:“计划从整体上是想在西属西印度群岛获取利益,我们不应为个别指示而局限在一个方法上。”[183]这种计划的模糊性和过分轻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次“西印度计划”的结局。

1655年1月,2500名英国西印度远征军到达巴巴多斯,并在那里扩充了兵力。远征军的最初几次战役并不是对西班牙人作战,而是在巴巴多斯附近掠夺荷兰商船和制止英国移民同在西印度群岛上的荷兰人进行贸易。伦敦商人企图通过这种办法在西印度群岛的英属岛屿上确立商业上的垄断。1655年3月31日,60艘船载着5 000名士兵向伊斯帕尼奥拉进发并登陆,企图从那里夺取圣多明各岛。英军虽然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但是由于战术上的错误,登陆地点距城太远,后勤供应得不到保障;加上这支军队缺乏应有的训练,根本没有战斗力,结果被西班牙人击败。英国人损失惨重,不得不撤离该岛,转向它处。5月10日,远征军舰船转向西班牙防御较差的牙买加,乘机占领了该岛。克伦威尔总算挽回了一点面子,为此还专门成立了“牙买加委员会”负责处理牙买加殖民地问题。

“西印度群岛远征”引发了英西之间的正式战争,克伦威尔虽然不想对西班牙全面开战,但也不是毫无准备。早在1654年10月,克伦威尔便令英国海军主帅布莱克率一支强大的舰队前往地中海,在西班牙本土附近炫耀武力,将矛头明确指向西班牙。1655年4月,克伦威尔命布莱克率舰队携带三个月的给养前往西班牙南部近海加迪斯湾待命,而此时英西关系已经非常紧张。6月,克伦威尔即下令布莱克以一切手段截击、歼灭任何西班牙军舰和其他向西印度运送兵员给养的西班牙船只。[184]这实际上表明英国与西班牙处于战争状态。10月24日,西班牙作出强烈反应,从伦敦召回驻英大使,两国正式断交。10月25日,英国对西班牙正式宣战。

英西战争爆发后,战争从西印度群岛转到欧洲地区。英西战争使英法结盟的谈判进程骤然加速,英国政府内的反法派至此已基本偃旗息鼓。1655年10月,英法签订了一项协议,停止从1649年就已开始的海上敌对状态。[185]11月3日,双方又签订和平与贸易条约,该条约名义上是一个商业性条约,但条约宣布促成两国间的和平、友谊与同盟,缔约国的任何一方不得直接或间接援助另一方的敌人或“叛乱分子”,法国在没有取得英国的同意和参与时,不得单独与他国订立条约。此外两国还就经贸问题达成了协议。[186]1657年,此条约作了新的补充,内容涉及共同的军事行动,重申了两国在对西班牙战争中相互承担的义务,并就军事分工和援助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英法联盟关系。法国驻英大使这样评论英法条约:“虽然此项条约因长时期的等待而失去了魅力,但看来同西班牙的破裂又使它具有了新的价值。”[187]英法的联盟使西班牙陷于英法海陆夹击的困难境地。

欧洲战场的战斗十分激烈。英国强大的海军对西班牙实行严厉的封锁,切断了西班牙通往弗兰德尔的海上通道以及西班牙与西印度群岛的一切贸易往来,这使得西班牙损失惨重。1657年4月,英军由布莱克率领的舰队在特内里基岛附近重挫西班牙舰队,西班牙16艘战舰被摧毁,5艘货船落入英国之手。法国军队则在弗兰德尔与西班牙军队展开了陆战。不久,英军也加入战斗,迅速扭转了本不利于法军的战局。到1657年9月,弗兰德尔沿海一带的阵地为英法军队所占,欧洲大陆的战略要地敦刻尔克(Dunkirk)完全为英法军队包围,驻守在敦刻尔克附近的西班牙守军被迫投降。1658年6月4日,由马歇尔·特雷恩指挥的6000名英军在敦刻尔克附近的沙丘地带与西班牙人进行决战。西班牙军队大败,敦刻尔克守军弃城投降。英军遂占领并接管了敦刻尔克。随后,野心勃勃的克伦威尔甚至对直布罗陀虎视眈眈,并制定了准备占领此战略要地的计划,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1659年,西班牙与英国讲和。

对于英国来说,英西战争是继英荷战争胜利之后的又一次胜利,它不仅使英国占领了西印度群岛的战略要地牙买加,而且获得了欧洲大陆的战略据点敦刻尔克。这使英国能更有效地控制荷兰和北欧的航运,确保英国的商业安全和对外贸易的扩展。对英帝国的形成具有更重要意义的是,英国海军在此次战斗中经受了考验并获得发展,战争中英国俘获敌船400艘,加强了英国殖民扩张的力量。同时代的英国诗人沃勒这样写道:“英舰千艘霸海天,夷艇垂篷表恭谦;军威远震如风吼,四海扬帆漫无边。”另一位诗人兼剧作家也赞美道:“他使我们在大陆上行动自由,而我们以前则受制如囚;他送英国雄狮去保卫更崇高的目标,教它首先在布鲁塞尔发出怒吼。”[188]

夺取牙买加在英国西印度殖民扩张史上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自此而后西印度在不列颠贸易、外交及战事中占了重要的地位”。[189]正因如此,英国在1655年成立了“牙买加委员会”,专门负责牙买加的殖民事务。对于英国统治者来说,他们对牙买加感兴趣不仅是因为那里的财富及战略地位,而且是由于那里距英国路途遥远,是将国内各种不满分子迁移出去的理想之地。早在内战期间,英国就已经将现政府的政敌向殖民地流放,但是只有在护国主时期,这种流放才渐具规模,流放人中不仅有英格兰人,还包括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1656年克伦威尔的国务会议决定遣送2000名爱尔兰青年男女到牙买加;同年,克伦威尔下令苏格兰政府“逮捕所有出名的、懒惰的、无主人的男女盗贼和流浪汉,将他们送往该岛”。[190]牙买加的开发过程起初十分缓慢,征服军的官兵们主要在里奥米尼奥山谷一块盆地得到赐与的土地,并在那儿耕种和定居。由于土地不足,加上恶劣的自然条件和严重的疾病,很多人纷纷死去。1656年底,仅两个月内就有五分之一的移民和400名新补充的士兵死亡;到1657年2月底,从尼维斯岛迁来的移民已经有三分之二死亡。[191]这使得英国驻牙买加的军政首脑布雷恩不得不在1657年7月写信回国,请求派送一批卖身奴前来牙买加,以“保全许多移民的性命”。尽管政府一再宣传,同时税收很低且这里的处女地大有可为,但始终未形成像30年代巴巴多斯和背风群岛那样出现的移民热潮,所以有人认为,“牙买加从来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殖民地”。[192]

随着牙买加北部西班牙的残余势力被驱逐,英国对全岛实行征服,开发和利用牙买加逐渐引起英国各界的重视。1657年6月,“牙买加委员会”和另一殖民地事务常设机构“美洲委员会”向国务委员会提出建议,提出应当重视和加大对牙买加的移民和拓殖,因为该岛在英属西印度群岛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种植园主、士兵和伦敦商人对此均无能为力,因此,应由国家提供财政援助对牙买加岛进行开发。该建议还提出了国家援助的具体方式。此建议是当时英国殖民政策发展的一个反映,但由于英国财政空虚而无力为之,上述计划流产。克伦威尔死后,“牙买加委员会”的活动也即停止。

护国主时期英国拓展西印度群岛殖民地以及开发牙买加的计划并不成功,一些专门从事海外贸易活动的英国商人对此深表不满。他们在1658—1659年间,向国务委员会提交了许多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案要求对殖民地管理机构进行改组,组建开发西印度群岛的专卖公司,并赋予该公司很大的权力,包括任命总督和军政指挥官、在被占领的土地上颁布法律等。方案提出由国家对公司提供援助,由公司负责将英国社会的各种“渣滓”送往殖民地充当“白奴”,以增加殖民地的移民。这些建议既体现了早期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殖民方式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强调政府的作用,体现了公司与政府的结合,符合重商主义的内在要求。但是,由于克伦威尔去世后英国政局发生变动,商人们的方案没有实施机会。此后,牙买加凭借其在加勒比地区的战略位置吸引了大量英商到此贸易,同时也成了海盗们的重要基地。实际上,牙买加后来发展成一个繁荣的地区,完全得益于海盗事业、贸易和甘蔗种植园的发展。[193]

西印度群岛远征的重要意义是,它开创了由国家直接进行殖民扩张的新阶段,“牙买加是英国殖民地中第一个由国家拓殖并发展起来的”[194],由《航海条例》所确定的重商主义原则在殖民扩张政策上得到贯彻和发展。

作为英国“最坚定的统治者”[195],克伦威尔开创了创建英帝国的重要阶段。他是“第一位系统地行使政府的权力以扩展英国殖民范围的英国统治者”[196],他通过一系列军事和外交手段不仅使英国取得了贸易、航运、殖民地等方面的物质利益和战略优势,巩固了英国的殖民地位,而且确立了英国对外殖民扩张和建立帝国的基本政策和基本原则。这一政策和原则的基本指导思想是重商主义,根据重商主义理论,一个国家的富强完全取决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殖民地的建立,而要实现这些,必须依赖国家的强有力支持。发展对外贸易必须扩大国外市场、扩大廉价原料供应地、发展航运事业。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各国之间必然展开激烈争夺,并为此不惜诉诸武力,因此,重商主义离不开战争。而战争离不开强大的海上力量,克伦威尔使“海权在帝国构建过程中占有了十分重要的地位”。[197]殖民地在重商主义者眼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但是殖民地只有成为本国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及廉价原料供应地才有存在的价值。殖民地应该发挥其重要的经济职能而成为母国的工具,因此加强对殖民地的控制和发展新的殖民地是重商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英国著名学者西蒙斯正确地指出:17世纪50年代克伦威尔政府所展开的一系列对外扩张活动和实施的政策,尽管对殖民地特别是美洲殖民地“很少或没有立即产生什么结果,但它们却开创了一个英国商业和英国市场都大为加强的时代。复辟时期的政治家废除了克伦威尔的大部分国内改革措施,但他们却推进并扩大了克伦威尔的商业和殖民政策”。[198]《剑桥英帝国史》的作者也认为,克伦威尔时代的政策为立足于经济基础之上的帝国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基础。[199]

【注释】

[1] Anthony McFarlane The British in the Americas 1480—1815 p.83.

[2] 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上册),第51页。

[3]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53.

[4] J.布卢姆等:《美国的历程》(上册),第48页。

[5] Hereford B.George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he British Empire London Methuen 1919 p.1.

[6] Alan G.R.Smith The Reign of JamesⅥ andⅠ p.1.

[7] 罗宾·W.温克、托马斯·E.凯泽:《牛津欧洲史》(第二卷),赵闯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第32页。

[8] 海因茨·沃尔夫冈·阿恩特:《经济发展思想史》,第23页。

[9] James E.Gillespie The Influence of Oversea Expansion on England to 170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p.338.

[10] 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卷),第173页。

[11] 尼古拉斯·塔林等:《剑桥东南亚史》(第一卷),第294页。

[12] 加里·M.沃尔顿、休·罗夸夫:《美国经济史》,王珏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6页。

[13] 尼尔·弗格森:《帝国》,第8页。

[14] D.B.Quinn A.N.Ryan England's Sea Empire 1550—1642 p.178.

[15]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180.

[16] 比如17世纪70年代,“新英格兰联盟”领导发动了对印第安人的战争,史称“腓力浦王战争” King Philip's War 。此战争基本消灭了新英格兰境内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的土地转入英国移民之手。参见John Spencer Bassett A Short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29.p.92 另见Nicholas Canny ed.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rigins of Empire p.344.

[17] W.D.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56.

[18] 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等:《美利坚共和国的成长》(上卷),第83页。

[19] 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第161页。

[20]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陈贤齐译,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19页。

[21] R.Davis The Rise of the English Shipping Industry London Macmillan 1962 p.12.

[22] W.R.Scott The Consititution and Finance of English Scottish and Irish Joint stock Companies to 1720 Vol.I.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12 p.263.

[23] 参见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一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24] D.H.Pennington Seventeenth Century Europe London Longman 1980 p.237.

[25]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册),第2页。

[2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96页。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96页。

[28] 此书还有一个副题,题为“我们的对外贸易差额是我们的财富的准则”。

[29] 参见恩格斯《反社林论》,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228页。

[30] 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袁南宇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页。

[31] 同上书,第4页。

[32] 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第9页。

[33] 同上书,第71—72页。

[34] 同上书,第84页。

[35] 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第89页。

[36] 托马斯·孟:《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第64页。

[37] 汉斯·豪斯赫尔:《近代经济史——从十四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下半叶》,王庆余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28页。

[38] 杰里米·阿塔克、彼得·帕塞尔:《新美国经济史——从殖民地时期到1940年》(上),罗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39]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727页。

[40] 关于配第是不是个重商主义者,学术界存在争议。笔者认为配第是一个过渡性的人物,在他早期作品中重商主义思想是十分明显的,这里主要考察他早期的贸易理论和殖民思想,故把他视为重商主义者。

[41] 奥利弗·克伦威尔 Oliver Cromwell 之子。

[42] 配第:《政治算术》第24页。载《配第经济著作选集》,陈冬野、马青槐、周锦如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3] 配第:《献给英明人士》,第111页,载《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44] 配第:《赋税论》,第89页,载《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45] 配第:《爱尔兰的政治解剖》,第71页,载《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46] 配第:《政治算术》,第65页,载《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47] 同上书,第11—12页,载《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48] 配第:《赋税论》,第66页,载《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49] 配第:《政治算术》,第8页,载《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50] 同上书,第86、87页。

[51] 配第:《政治算术》,第22页。

[5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37页。

[53] 配第:《爱尔兰的政治解剖》,第67页,载《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54] 同上书,第29页。

[55] 同上书,第32页。

[56] 配第:《政治算术》,第54页,载《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57] 同上书,第75页。

[58] 查尔斯·达维南特:《论英国的公共收入与贸易》,朱泱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43页。

[59] 同上书,第136页。

[60] 查尔斯·达维南特:《论英国的公共收入与贸易》,第144页。

[61] 同上书,第156页。

[62] 同上书,第177页。

[63] 同上书,第238页。

[64] 查尔斯·达维南特:《论英国的公共收入与贸易》,第297页。

[65] 同上书,第299页。

[66] 同上书,第183页。

[67] 同上书,第221—222页。

[68] 同上书,第201—205页。

[69] 查尔斯·达维南特:《论英国的公共收入与贸易》,第233页。

[70] 同上书,第235页。

[71] 同上书,第234—235页。

[72] 查尔斯·达维南特:《论英国的公共收入与贸易》,第253页。

[73] 同上书,第257页。

[74] 同上书,第262页。

[75] 尼古拉斯·巴尔本:《贸易论》,载《贸易论》(三种),顾为群、刘漠云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5页。

[76] 埃里克·罗尔:《经济思想史》,第61页。

[7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71页。

[78] Joan Thirsk J.P.Cooper eds.Seventeenth-Century Economic Documents Oxfordc Clarendon Press 1972 p.668.

[79] G.Brun Europe in Evolution 1415—1815 Boston 1945 p.330.

[80]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179.

[81] 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卷),第642页。

[82]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179.

[83] 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卷),第643—644页。

[84] 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卷),第645页。

[85] J.H.帕里、D.M.舍洛克:《西印度群岛简史》,第112页。

[86] 屈勒味林 G.M.Trevelyan :《英国史》(下),第474页。

[87] 罗伯特·基:《爱尔兰史》,第40页。

[88] T.W.Moody F.X.Martin The Course of Irish History p.200.

[89] 弗兰西斯·道:《苏格兰、爱尔兰与1640—1660年英国革命》,王觉非主编:《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8页。

[90] 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卷),第462页。

[91] 艾德蒙·柯蒂斯:《爱尔兰史》(下册),江苏师范学院翻译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第470页。

[92] 阿·莱·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上册),第352页。

[93] T.O.Lloyd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83 p.31.

[94] 艾德蒙·柯蒂斯:《爱尔兰史》(下册),第474页。

[95]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2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107.

[96] Ibid.p.39.

[97]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2 p.124.

[98] 弗兰西斯·道:《苏格兰、爱尔兰与1640—1660年英国革命》,王觉非主编:《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现代化》,第152页。

[99] T.W.Moody F.X.Martin The Course of Irish History p.202.

[100] 阿·莱·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上册),第353页。

[101] 艾德蒙·柯蒂斯:《爱尔兰史》(下册),第478页。

[102] 屈勒味林:《英国史》(下),第474页。

[103]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6—27页。

[104] 艾德蒙·柯蒂斯:《爱尔兰史》(下册),第480页。

[105] 叶·阿·科斯明斯基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卷),第587页。

[106] Clayton Roberts and David Roberts A History of England Vol.1 Prehistory to 1714 p.374.

[107] Nicholas Canny ed.The Oxford History of the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rigins of Empire p.310.

[108] 威廉·配第:《爱尔兰的政治解剖》,第26页,《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109] 转引自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卷),第595页。

[110]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上册),孙福生、陈敦全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28页。

[111] 罗伯特·基:《爱尔兰史》,第45页。

[112] 威廉·配第:《爱尔兰的政治解剖》,第30—31页,载《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113] 威廉·配第为此专门撰写了《爱尔兰的政治解剖》,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将爱尔兰变成一个生产亚蔴、大蔴、羊毛、皮革等小私有制的农业畜牧业国家的方案。详见《配第经济著作选集》。

[114] 埃里克·威廉斯:《加勒比地区史》(1492—1969年,上册),第147页。

[115] T.O.Lloyd The British Empire 1558—1983 p.31.

[116] H.帕姆塞尔:《世界海战简史》,屠苏等译,海洋出版社1986年版,第67页。

[117] James E .Gillespie The Influence of Oversea Expansion on England to 1700 p.335.

[118] 米歇尔·波德:《资本主义的历史:从1500年至2010年》,郑方磊、任轶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119]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庞卓恒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120] H .Heaton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36 p.285.

[121] A.T.Mahan 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London Hill & Wang 1962 p.97.

[122] J.I.Israel Dutch Primacy in World Trade 1585—1740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pp.94-95.

[123] 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顾良等译,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218页。

[124]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第97页。

[125] Charles Wilson Profit and Power A Study of England and the Dutch Wars Chapter Ⅲ London Longmans 1957.

[126] Charles Wilson Profit and Power A Study of England and the Dutch Wars.pp.28-31 35-37.

[127] George Modelski William R .Thomson Seapower in Global Politics 1494—1993 Washington Macmillan 1998 p.205.

[128] George Modelski William R .Thomson Seapower in Global Politics 1494—1993 p.205.

[129] Richard Har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Sailing Navy 1509—1815 London St.Martin's Press 1995 p.70.

[130] Richard Harding The Evolution of the Sailing Navy 1509—1815 pp.70-80.

[131] 屈勒味林:《英国史》(下),第477页。

[132] Evan Luard The Balance of Power The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1648— 1815 New York Macmillan 1992 p.216.

[133] Paul Kennedy The Rise and Fall of British Naval Mastery New York Scribner 1976 p.48.

[134] B.П.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第一卷,上),史源译,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361页。

[135] B.П.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第一卷,上),史源译,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361— 362页。

[136] 同上书,第362页。

[137] 莫里斯·布罗尔:《荷兰史》,郑克鲁、金志平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92页。

[138] The Navigation Act of 1651 Joan Thirsk J .P .Cooper eds.Seventeenth Century Economic Documen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2 pp.502-505 另参见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第27—28页。

[139]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上册),第209页。

[140]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史》,第172页。

[141] A.T.Mahan Sea Power in its Relations to the War of 1812 Boston Little.Brown and Co.1905 p.14.

[142] Leonard W .Cowie Seventeenth-Century Europe London Macmillan 1984 p.234.

[143]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第73页。

[144] 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卷),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59页。

[145] Clayton Roberts and David Roberts A History of England Vol.1 Prehistory to 1714 p.372.

[146]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第171页。

[147] 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上卷),第628—629页。

[148] Clayton Robert and David Roberts A History of England Vol.1 Prehistory to 1714 p.372.

[149] S .R .Gardiner History of the Commonwealth and Protectorate 1649—1656 Vol.2 New York Longmans 1965 p.187.

[150] 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卷),第61—62页。

[151]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3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45.

[152] S.R.Gardiner History of the Commonwealth and Protectorate 1649—1656 Vol.2.pp.42-43.

[153] Ibid.p.44.

[154] 屈勒味林:《英国史》(下),第479页。

[155]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3.Appendix.1 pp.897-905 另可参见: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卷),第62—63页。

[156] Ralph Davis The Rise of the English Shipping Industry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London Macmillan 1962 p.51.

[157] 保罗·布特尔:《大西洋史》,刘明周译,东方出版中心2011年版,第124页。

[158] Clayton Roberts and David Roberts A History of England Vol.1 Prehistory to 1714 p.372.

[159] B.П.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第一卷,上),第364页。

[160] 屈勒味林:《英国史》(下),第496—497页。

[161] W .T .MacCaffrey Elizabeth I War and Politics 1588—1603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2.

[162] David .B .Quinn A.N .Ryan England's Sea Empire 1550—1642 p.115.

[163] B.П.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第一卷,上),第367页。

[164]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可参见计秋枫:《论克伦威尔外交的意识形态特性》,《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165] John Buchan Oliver Cromwell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34 p.399.

[166]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3 p.890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4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261-262.

[167]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第97页。

[168] 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上册),第200页。

[169]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4 p.264.

[170] B.П.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第一卷,上),第366页。

[171] 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卷),第64—65页。

[172] 莱斯利·贝瑟尔主编:《剑桥拉丁美洲史》(第一卷),第313—314页。

[173]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3 p.888.

[174] Ibid.p.889.

[175]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第280页。

[176] 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卷),第68页。

[177] 此为老威廉·佩恩,系宾夕法尼亚殖民地的建立者威廉·佩恩的父亲。

[178] 有关德雷克“出航西印度群岛”的行动,详见R?B?沃纳姆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三卷),第692—693页。

[179] 转引自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二卷),第194页。

[180] W .D .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59.

[181]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p.227-228.

[182] J.H.帕里、D.M.舍洛克:《西印度群岛简史》,第118页。

[183]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228.

[184] W .C .Abbott.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3 p.745.

[185]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229.

[186] W.C.Abbott ed.The Writings and Speeches of Oliver Cromwell Vol.3 p.937.

[187] B.П.波将金等编:《外交史》(第一卷,上),第367页。

[188] 温斯顿·丘吉尔:《英语国家史略》(上册),第699页。

[189] 屈勒味林:《英国史》(下),第480页。

[190] 埃里克·威廉斯:《加勒比地区史》(1492—1969年,上册),第147页。

[191] 叶·阿·科斯明斯基等主编:《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卷),第75页。

[192] J.H.帕里、P.M.舍洛克:《西印度群岛简史》,第121页。

[193] W.D .Hussey The British Empire and Commonwealth p.61.

[194]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232.

[195] Charles Lucas The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Story of the Empire p.72.

[196] Alan G.R.Smith The Emergence of A Nation State The Commonwealth of England 1529—1660 p.337.

[197] Godfrey Davies The Early Stuarts 1603—1660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59 p.348.

[198] R.C.西蒙斯:《美国早期史——从殖民地建立到独立》,第66页。

[199] J.Holland Rose A.P.Newton and E.A.Benians eds.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British Empire Vol.I The Old Empire from the Beginnings to 1783 p.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