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骂鸭(1 / 1)

(清)蒲松龄

邑[1]西白家庄居民某,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茸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2]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焉,骂之亦可訾将来。”翁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益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3]。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4]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见《聊斋志异》)

〔1〕邑:指作者家乡淄川。 〔2〕征于:表现于。 〔3〕良已:很快好了。 〔4〕攘者:偷东西的人。

本篇可作为书中短小的“微形小说”的代表之一。这类作品,大都只几百字,均简洁通畅,清新可喜。骂鸭让偷鸭子的人满身生鸭毛加以惩罚,而以骂来医治,乍看之下,似乎是为迷信张目并给骂人以美化,实际上恰恰相反。其中浸透了作者救世之心,寄寓了对小偷小摸行为的惩罚之意:既反对偷,又反对骂,可说是一箭双雕。不仅构想奇特,而且笔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