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李后主时江南童谣①(1 / 1)

李后主时江南童谣①

索得娘来忘却家,

后园桃李不生花。

猪儿狗儿多死尽,

养得猫儿患赤瘕。②

——《古今风谣》

【注释】

①李后主——五代时南唐最后一个皇帝李煜(937~978年),字重光,初名从嘉,建隆二年(961年)秋即位,改名煜。从小聪明,喜读书属文,工书画,知音律,词尤其着名。与其父李(中主)有合刻的《南唐二主词》行世。他政治上无能,生活上腐朽,唯有文学上的成就不可磨灭。国破后,他被宋军俘虏,后被毒死。被囚期间写的词最有光彩。这首童谣《古谣谚》引《全唐诗》题为《李后主时童谣》,“多死尽”为“都死尽”。

②赤瘕——指一种红眼睛病。

【赏析】

《古今风谣》的编者在选入这首童谣后注疏道:“‘娘’谓再娶周后;‘猪狗死尽’谓(原文为“谓尽”)戌亥年;‘赤瘕’,目病,猫有目病(原为“标”,误),则不能捕鼠,谓不见丙子之年也。”这里说的戌亥年疑是乙亥年或甲戌、乙亥年之误,这一年南唐都城金陵被攻破,“丙子之年”即976年,南唐于这年被宋太祖所灭。

南唐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小而又很短的王朝,在封建社会的史书中,地位也很低,《旧五代史》列入《僭伪列传》,《新五代史》与《宋史》列为“世家”,但都只给了有限的篇幅。但是,它的末代国君李煜却因为其妙绝一时的词而闻名遐迩,他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名句一直脍灸人口;而同时,他又是一个政治上无能、生活上腐化的“昏君”,最终导致了自己的灭亡。这首童谣反映的就是他身上存在的后一个侧面。

“索得娘来忘却家,后园桃李不生花。”乾德二年(964年)十一月,李煜的皇后周昭惠后29岁时病死,这曾使他十分伤心,几次声称要“赴井”自杀,但这时,他又已看中了周氏的妹妹,并于乾德五年(967年)十一月立之为皇后,史称小周后,李煜与她耽于**乐,不理国事。他在花园中作亭子,“雕镂华丽而极迫小,仅容二人,每与后酣饮其中”,而此时,南唐的淮南辖地已割让与周了。南唐的大臣韩熙载是李煜很信任的老臣,这时也作诗讽刺说:“桃李不须夸烂漫,已失了春风一半。”这就是“索得娘来忘却家”的含义。“后园桃李不生花”是以象征的手法暗指小周后对李煜后宫其他妃嫔的迫害。据史书记载,小周后善妒,“同时美女率多遇害”,可以举出名字的就有流珠、乔氏、庆奴、薛九、宜爱、意可、秋水、小花蕊等。

“猪儿狗儿多死尽,养得猫儿患赤瘕。”这两句揭示的是南唐忠直之士的被杀以及人才的缺乏。南唐李后主政治上昏聩,不听诤谏,因此,许多正直之士或被杀,或自杀,如潘佑因为上万言书,“极论时政,历诋大臣将相”,并直言指斥李煜“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纣孙皓远矣”,在张洎,徐铉等挑唆下,终被李煜下令杀害,并牵连到李平,亦被“缢杀”。还有一个叫廖居素的旧臣,见后主执迷不悟,绝食而死,死前“手书大字于笥曰:‘吾之死,不忍见国破也!’”这里的“猪儿、狗儿”可能暗指这些忠良之士以及那些为南唐在战场上战死的将士们。而“猫儿”可能是指那些有眼无珠、不会用人的大臣们,很可能包括了徐铉等人在内。既是一种谴责,也是一种讥讽。 这首童谣以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物作比喻,通俗易懂,声韵、格律也较讲究,对孩子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被比之物与比喻本身相距甚远,因而显得晦涩难懂,不是成功的手法。

【今译】

有了姑娘忘了家,后园桃李不生花。猪儿狗儿多死尽,猫儿眼病鼠难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