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民俗与盛唐气象——读《敦煌民俗学》(1 / 1)

微型书论 雷群明 589 字 3个月前

去年秋天,有幸去了一趟向往已久的敦煌。当我气喘吁吁爬上了鸣沙山山顶,顿时为眼前的景象所惊异、震撼:极目北望,只见层层绿浪自脚下延伸远去,敦煌城傲然屹立于无边无际的戈壁之中;转首南眺,却是四面沙山环绕之中,一碧半月形清泉如明镜安卧,人说,这就是月牙泉,已历数千年而不湮。我对于大自然的杰作,只能说一声:“不可思议。”

日前,当我在灯下读《敦煌民俗学》(上海文艺版)时,很自然地,那次我在鸣沙山顶的奇异感觉又历历复映了出来……我总觉得,人口仅数万的敦煌古城,居然能在漠漠戈壁中培植和流传下如此缤纷多姿的民俗,而且有那么多的文字记载下来,实在也不能不使人发生“不可思议”之叹。

所谓“民俗”,乃是民间风俗的简称。某一种东西,不管是好是坏,一旦到了“约定成‘俗’”的地步,其惯性的力量就不可小视了。而任何风俗的形成,不但包含了山川水土的地理因素,而且受到统治者“身教言传”的极大影响。《汉书,地理志》说;“凡民禀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声音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按之于敦煌民俗,它的可惊异之处主要有二:

一是它的丰富。《敦煌民俗学》的作者将敦煌的民俗分为二十八大类,计有结社与家族、经商、生产、奴婢买卖、生育、教育、婚俗、试婚与冥婚、离婚、丧俗、医疗、装扮、饮食、建筑、行旅、娱乐、舞蹈等等,每一大类中又包含了众多的具体内容,它既反映了唐五代时期古敦煌的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同时,也可以说是那个时期中国民俗的一个缩影,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二是它的驳杂。它的内容是驳杂的:既有对压迫的反抗,对英雄的崇拜,对礼仪的重视,对长辈的尊敬,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梦的笃信,对符咒的敬畏,对精灵的忌讳等等。它的来源也是驳杂的,有经济生活的烙印,有统治阶级思想的灌输,有山川地理的影响,也有宗教的渗透。据作者介绍,敦煌民俗受到了佛教、摩尼教、拜火教以及儒家、道家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以很多东西,按“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的头脑去思维,简直是无法理解的。一千多年前的某些风俗,现在看来,亦大有“惊世骇‘俗’”之嫌,连自命“开放”的我,简直也恨不得能对它们动一点手术。

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唐代是值得大书的一个朝代。仿佛是鲁迅先生说过,唐王朝因为自身的强大,所以在吸取外来文化方面便少有忌讳。虽然免不了引进了一些不适合或不必要的东西,但大多数的“舶来品”最终成了滋养其肌体的营养品。后来有些封建王朝因为身患“胃病”,就只能从东挑西拣到终于关门拒食,其结果早已着之于历史,明确得很了。

读《敦煌民俗学》,因而常常浮现盛唐时期那宽阔的胸襟与雄伟的气魄,与敦煌那戈壁中的绿舟,辉映成趣。这时的我,虽不能“精鹜八极”,却也可以“思接千载”,读书之乐,何可胜言!

(1990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