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前,听说黄霖兄要专门研究《金瓶梅》,不禁有些替他担心。生怕他走入邪路,那真是太可惜他这个人才了。不过,这些年陆续读到他关于《金瓶梅》的论著有五六种之多,还知道他去了一次日本讲学,似乎活得挺健康,挺正派,真为他感到高兴和骄傲。我想,这大概与他一生专攻批评史不无关系吧。
灯下,翻着黄霖兄送来的近着《金瓶梅考论》,脑子里却跑开了野马。这样一本诞生于明代的书,经过了四百多年的时间,却不能“盖棺沦定”,留下许多不“明”之事,让后人争论不休,文坛固然因此热闹,我总觉得有股说不出的味儿。姑且称之为“《金瓶梅》现象”。
《金瓶梅》的有名,很大的原因是它对男女性关系的描写,而它的受害,很大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个。它从写男女关系入手,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晚明世风图,是那样鲜活,那样深刻,以至于任何人都无法从文学史上抹去它的地位。但是,也由于它写男女关系有些地方太出格,从而使它早就担待了一个“**书”的恶名,并且不止一次地被官府或非官方的势力人物所查禁。幸而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者,而且又有我们所崇敬的鲁迅先生所作“同时说部,无以上之”的高度评价在先,《金瓶梅》作为“**书”的恶名早已洗去,并且于六十年代一定的读者范围内还曾不加删节地发行过一部影印木刻全本。最近,齐鲁书社继删节本之后,又获准出版了未加删节的全本,虽然价钱贵得惊人,但是,只要想一想,不少有钱人却没有资格买它,你就会觉得这价钱贵得合理了。(这大概也是一种巧妙的平衡术。)不管怎样,它从“禁书”到出版,这总是一种进步。
对于那些有钱却没有资格读到《金瓶梅》全本的人,也不必抱怨,看看删节本之后,再找几本研究《金瓶梅》的着作来看看,知道它是怎样一本杰作又可避免其中污秽描写的污染,岂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吗?当然,有些同志天然地对理论不感兴趣,所以,黄霖兄的着作尽管内容扎实、装帧考究,但印数却只能有一千二百三十七本;而据说,希望“走后门”弄到《金瓶梅》全本的人却远远超过此数。
黄霖兄着作中对《金瓶梅》作者的考辨,是一项创造性贡献,但迄今也还不是定论。
(1990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