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的背后(1 / 1)

微型书论 雷群明 413 字 3个月前

前不久,有几位即将出书的作者都急如星火地寻到出版社,要出版社帮忙无论如何要在某月某日前拿出样书。为什么呢?因为评职称需要。这种突如其来的要求不仅使出版社的正常工作受到干扰,也影响到工厂的正常运转,使人感到很为难。不过差几天时间,由出版社出一份证明,再给一份校样行不行?回答几乎都说“不行”。原来,高评委铁了心只看书,其他都不管用。其理由令人大吃一惊:“证明”和“校样”都是可以“假造”的。

在工厂职工的配合下,书总算帮作者赶出来了,但心里却老是不能释然,觉得“有关部门”这种规定颇有可议之处。

首先,我觉得高评委在决定一个人能否评上某个职称时,早就应该对这个人的能力、水平、资历等有一个全面的基本的了解,特别是能力;水平的实绩如何,应该心中有数,而不应临时凭一些次要因素打“印象分”,投“感情票”。一个人有无着作,本来只是实绩的一部分,即使是印出来的着作,也不过是这个人的能力、水平等等物化的外在表现而已。既然如此,只要出版社证明某书已被接受,或证明已在生产过程之中,就可以承认该人的实绩了。现在对其他一概不承认,眼里只认得“书”,逼得作者走投无路,我觉得未免太过分了。

更令人不平甚至愤愤然的,是说“证明”和校样都可能假造,因而不能作为依据。这年头,假货泛滥,弄得人胆战心惊,真是有点“假作真来真亦假”的味道了,但还没想到会有人把“打假”的措施用到评定职称上来。其实,这种想象力未免过于丰富。因为评委中总有一两个作者单位的人或知情者,对这种“证明”或校样是真是假,是一清二楚的,谁人敢造假?!又怎么造得出来?!说穿了,还是一个对知识分子不信任的问题:不仅不信任申请职称的知识分子,也不信任出具证明的出版社的知识分子。

如何评好职称,关系到进一步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积极性的问题。我们既要严肃认真对待,同时,又要从实际出发,破除那些不必要的清规戒律。不然的话,即使是好事一桩,也会弄得大家不高兴。

(1992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