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雄的悲哀(1 / 1)

微型书论 雷群明 569 字 3个月前

中国古代文人上了谣谚的不多,而西汉末年的扬雄则有两次。一次是《汉书》本传所载:惟寂寞,自投阁;爰清静,作符命。

一次是《广舆记》所记:

玩扬子云之篇,乐于居千乘之官;

挟桓君山之书,富于积猗顿之财。

《广舆记》将扬雄与桓谭对举,极力突出他文章之美以及它给读者带来的巨大愉悦。“千乘之官”是一个很不小的官了,但是,读扬雄的文章,却比它还要有乐趣,可见扬雄文章之美了。

也许是“文章憎命达”吧。写得一手好文章的扬雄,一生命运却不太美妙。《汉书》本传说他“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为人简易佚**,口吃不能剧谈,默而好深湛之思,清静亡为,少嗜欲,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不修廉隅以徼名当世。家产不过十金,乏无儋石之储,晏如也。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顾尝好辞赋。”这样一个安贫乐道、与世无争、埋头辞赋的书生,照理应该见容于社会,不会有什么麻烦的吧,可是,命运却偏要同他作对,让他演出一场“跳楼自杀”的悲剧来。前面所引的谣谚就是这一事件的反映。

原来,扬雄的不幸在于他曾与王莽共过事。他刚到京城时,受到大司马王根的赏识,与王莽、刘歆一同做给事黄门郎,汉哀帝时,还与佞臣董贤同官。但后来,王莽、董贤官运亨通,位至三公,王芥更是篡汉做了皇帝,而扬雄则再也升不上去。对此,扬雄并没有自怨自艾,他在《解嘲》中对于嘲讽他“何为官之拓落也”的“客”说:“攫弩者亡,默默者存;位极者高危,自守者身全”,表示自己要“爰清爰静,游神之庭;惟寂惟寞,守德之宅”。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扬雄想要这样做并不一定做得到。阴谋家王莽在篡汉前,就指使一批人奏献符命,以示是上天要他出来做“真天子”;待做了真天子后,又“欲绝其原以神前事”,要杀人灭口了。把那些献过符命和正要献的都捉来杀头或流放,其中包括刘歆的儿子刘菜。当治狱使者去抓刘时,发现扬雄也在,就要当作同党一起抓走。扬雄怕抓去难免一死,便从阁楼上跳下自杀,结果却获救未死。后来才知道,扬雄当时在天禄阁校书,刘菜是在那儿向他学习“作奇字”的,对刘蔡献符命之事并不知情,才算没事。不过,扬雄毕竟是个知名人士,他的这一举动很快传遍京师,结果,就有了上面的谣谚。借用他《解嘲》中的句子,似乎还是有嘲讽的味道。

扬雄在王莽当政时,曾写过《剧秦美新》的文章拍王莽的马屁,不知是在“跳楼自杀”前还是以后?无论如何,他的这一不光彩的举动与他的跳楼自杀一样,都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悲哀:

未拍马屁时不能见容,固然悲哀;

拍了马屁仍不能见容,更加悲哀。

生在那样的时代,文人只配有那样悲哀的下场,即使知名度甚高的扬雄先生也不能幸免。呜呼!

(1991年1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