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联外挤,走向世界(1 / 1)

微型书论 雷群明 1020 字 3个月前

如何进一步发展上海出版事业?这是一个极大的题目。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我觉得首先要解决一个目标问题。这个问题明确了,才能确定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的具体方针、政策、措施、办法。

这些年,随着兄弟省市出版事业的兴盛,上海的出版:工作虽然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但毕竟还是有优势的,在全国的地位,至少还是名列前茅的。如果往回看,或者与兄弟省市作横向比较,来谈上海出版事业的发展,就未免会沾沾自喜,把目标定得不甚恰当,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但是,正如许多同志指出的,如果我们面向世界,作更加广阔背景上的横向比较,就会发现,我们还有许多工作可做。仅以中文图书的出口来说,据了解,上海每年的图书出口金额约二百万元,大约只占沪版图书总额的百分之一;香港的中文图书市场,经过一番努力,目前大约是大陆、台湾和香港三分天下的局面,其中上海的图书也大约是大陆图书的三分之一。不仅数量如此,而且在编辑、写作,装帧设计、印制质量等方面,也有许多需要改进、提高之处。

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我以为,作为一项战略目标,不妨提出“内联外挤,走向世界”的口号。就是说,要加强上海各出版社、印刷发行单位的分工合作和团结协作,在继续面向国内市场的同时,努力“挤”进国外图书市场,扩大沪版书占领的阵地,让我国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发展,进入世界广大人民的心中,使图书成为增进各国人民了解和友谊的桥梁和使者。

为了早日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现在似乎有以下几件事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一、上海的各个出版社要根据自己的分工、主客观条件,尽快形成出版社的个性,办出自己的特色,每年都有一批别人无法替代与竞争的“拳头产品”问世。上海的各出版社本来都是有明确的分工的,但是,这些年,随着局属之外的新出版社的纷纷成立,加上“讲求经济效益”的刺激等原因,出版社之间的专业分工界限似乎有日益淡化的迹象。在当今分工日趋细密的世界,这并不是一种好现象。如果所有的出版社什么图书都能出,势必是什么图书都出不好,都缺乏竞争力;但是,如果反过来,局属的十几个出版社,每一家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本专业分工的范围内争取独占鳌头,那么,十几只“拳头”打出去,其力量就很可观。军事上所谓“集中力量打歼灭战”,避免“四面出击”,是可以供我们出书时参考的。不过,这里需要出版局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通盘加以考虑,究竟各社的“出击”方向如何,各社之间内部联合如何实现,各社力量“集中”之后又如何使用,这些问题解决得好,才能在“走向世界”时“走”在前面。

二、现在迫切需要建立一个适应开放需要的信息资料中心。目前,各个出版社都有自己的资料室,资料、人员、经费,如果加起来,并不算少,但分开来就显得单薄、零碎。特别是,许多单位资料室的工作重点是在国内而很少面对国外,即使有些面向国外的,也多是被动收集而缺乏主动出击,有目的地收集。这既有主观上的原因,也有客观上的困难。从局机关来看,资料、外事、出版分属三个部门,根本不构成“面向世界”的态势,也许除了一些领导同志外,大多数从事出版工作的同志对国外的出版情况所知既少又零碎。特别头痛的是缺乏系统的、有价值的资料积累,有时为了查找某种数据或资料,简直无法可想。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还不尽快解决信息资料中心的问题,则不但“走向世界”无望,就是在国内的一点优势也会很快丧失。

三、从现在起,就要着眼于精通中外文的编辑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要面向世界,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不可避免地要与外国人打交道。像邹韬奋同志所要求的编辑“至少精通一门外语”,显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返观上海出版界的现状,无论是编辑还是其他人员中,能够拿得起来并运用自如地使用一门外国语的实在太少。过去各出版社还都有一点翻译人才,但“文革”后全部统到译文出版社去了,这样,除了“译文”之外,其他社外语人才就更加缺乏了。这种现状亟需改变。改变的办法有两条:一条,对新进的编辑和有关人员,一定要提出外语的要求;第二条,对现有的编辑和有关人员,凡是工作需要而又不懂外语的,可采取多种方式培训。譬如,现在不少出版社反映,书稿积压太多,编辑力量过剩,一些人无事可做,往往就在谈“山海经”中虚掷了光阴。那么,可不可以对这些人实行分期分批脱产学习呢?据说,局里举办过的两期为时八个月的英语口语班,效果甚好,能否推而广之,坚持下去呢。如果每个出版社都有一批懂得主要外文语种的编辑和有关人员,那么,不仅可及时吸收国外的好东西,而且可以加快我们自己的图书走向世界的步伐。至少,目前许多出版社不订外文书刊资料或订了因看不懂而束之高阁的情况将会因此而改观。

此外,在提高印制质量等方面也有许多事情要做。总之,上海出版系统因其历史的原因和现实的实力,仅仅在国内“争雄”还算不得好汉,我们要有志气、有信心打到国际市场上去!“开放”,不能仅仅让人家进来,我们也要“开”出去才是。

(199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