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动口又动手”(1 / 1)

微型书论 雷群明 725 字 3个月前

用这句古话作题目,决不是要提倡武斗,而是希望——且慢,请看下去就明白了。

三年前,为了一本书稿的事,到北京去访问了一些曾与韬奋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他们大都在七十岁左右,也担任了一定的职务,可说是“见多识广”。但是,对于韬奋的回忆,凡是手头留有过去文章或笔记的同志,往往就详细而具体,而那些没有留下文字记载的同志,有的尽管曾与韬奋朝夕相处,却怎么也想不起当时的情景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那时我就想:如果他们当时都能随时动手记下自己的所见所闻,该有多好!

记得什么人说过:一个老人逝世,就带走了一座图书馆。我想,至少对于曾在历史上扮演过一定角色的人物来说,的确是如此。要让这座“图书馆”留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请他生前多动手,把脑袋里的东西都变成纸上的东西。否则,这个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

在出版社工作的同志,也许轮不上“在历史上扮演一定角色的人物”这个档子,但是,由于他们工作的特殊性,却常常可以与历史上的重要角色有所交往,而这些交往中的所见所闻正是丰富历史的重要方面。譬如,亚东图书馆的汪原放先生在他的回忆录里面,就记载了陈独秀、胡适等人的许多活动,赵家璧同志在他的《编辑生涯忆鲁迅》一书中,也记述了鲁迅的许多重要言行。这些材料,往往因为记叙的是发生在双方之间的事,外人无从得知,可说是独得之秘,因此,也就显得更加珍贵。有这种回忆当然比没有要好,不过唯一觉得遗憾的是,类似这样的材料有不少也是事后凭记忆追记的,由于各种原因,仍难免会有疏漏之处。所以现在为了回忆录的真伪与正误,往往多有争议,看来以后还会成为一门“学问”的。如果当时即能笔之于书,效果恐怕就会好一些。如今,我们有许多同志(主要是编辑和领导同志)也经常接触一些重要人物,有时,我们可以听他说得眉飞色舞,但请他写下来,不知什么缘故,却几乎总是推却的居多。这样,那些无法亲耳听到他眉飞色舞的叙述的人,将永远不会知道历史上曾经有过那样一段事实了。多么可惜!

无法接触重要人物的同志,也有自己的历史可写。譬如,当前,讨论得很热闹的建立出版学、编辑学的问题,大家就感到解放三十多年来,我们这方面积累的材料太少。这材料太少的原因,并不是实践经验不丰富,而是“动手”太少,以至于由下的文字就显得寥寥可数了。其实我们的出版史、社史乃至每一本书出版的历史都是可以笔之于书,公之于世的。但是,现在注意及此的同志似乎不多。尤其是那些身居领导岗位的同志,往往只是动口(开会时发言或作指示)而不动手(不愿意写文章),因此,他们的宝贵经验就无法在更广大的范围和更长的时间里发生作用。这又是多么可惜的事!

有些同志不肯动笔,借口往往是“忙”。其实,“忙”并不能成为理由。还是拿韬奋同志为例吧。他办生活书店的时候,既是总经理,又是刊物主编,还在社外兼着救国会、参政会等等职务,事情可谓忙矣,但是他动口之余并不忘动手,不仅为自己主编的刊物(大多是周刊)写文章,答复读者来信,而且还为店内的刊物《店务通讯》写“每周谈话”的文字。多的时候一天要写好几篇文章。日积月累,他以五十岁不到的生涯,给我们留下了数百万言的文字,仅着作目录就有了厚厚一本。如果不是动乱年代使他的大量信件损失殆尽,那数字一定更为可观。说到“忙”,我们的同志比起韬奋来,如何呢?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希望每个人都拿起笔来,动口又动手,从现在起,就来为写出一部出色的出版史而努力。“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遗。”现在开始,为时尚不晚也。

(1985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