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的魅力来自质量(1 / 1)

微型书论 雷群明 442 字 3个月前

质量问题的重要性,是尽人皆知的。在建筑工也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标吾。如果说,物质产品需要以此为奋斗目标的话,那么,精神产品就更加应该如此了。一部文艺作品,它的影响有时常常要超越时空的界限,既广泛,又深远。其中高质量的优秀作品,其艺术生命何止“百甲”,千年,万年都说不定呢。马克思不是就称赞希措神话具有“永久的魅力”吗?

正因为如此,中外文学史上一切有成就的文学家、艺术家,无不是以十分严肃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作品的。他们懂得,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愿穷毕生之力,岖心沥血,千锤百炼,“语不惊人死不休”,努力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决不肯率尔操笔,粗制滥造。像曹雪芹、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那样的艺术大师,对自己的作品都不惜一改再改,直到自己认为满意时才拿出来问世。

提高作品的质量,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是,首先需要的是作者严肃的写作态度。如呆创作的目的和态度比较端正,那么即使因为思想和艺术水平的限制,作品质量一时提不高,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终有成功的希望。然而,有一些作者却不是这样,他们似乎只是“以创作丰富自乐”,而不大考虑作品的质量问题。有极个别“高产”作家,写的稿子决不肯修改,如果甲出版社提出修改意见,哪怕再正确,他也不改,而是收回稿子投给乙家。因为有的出版单位重“名”而不重质量,往往降格以求,结果甲处不发的,乙处就给他发了。据说,这已经成了某些人的一种“理论”,叫做“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真叫人有点啼笑皆非。而另一方面,有极少数出版单位,片面追求盈利,对出版物采取粗制滥造的态度,书刊质量低劣,群众很不满意。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充分的注意。

现在出版单位多,刊物多,作品也多,这是从未有过的大好形势。但其中也不乏平庸之作,还有少数在思想内容上有偏颇,艺术上又很粗糙的作品。而即使是某些获奖之作,也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从党和人民对文艺事业要求来衡量,我们确实应该在捉高作品的质量上,花更多的力气。在这种情况下,强调质量第一,真可谓是“此其时矣”!

(1983年7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