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勇同志的《红岩英魂逢春记》在《文汇报》连载以来,每次捧读,总觉得有一股浓烈的革命人情味扑面而来,令人心情激动,热泪盈眶。你看:烈士们身处逆境,面对死神,但对革命事业坚信不移,对亲人关怀备至,患难与共,相濡以沫,无论是“华子良”的扫墓深情,还是“监狱之花”的父母的从容就义,都体现了多么高尚的动人感情啊!
“人非木石,孰能无情?”以人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文学,写人性、人情等等,本来也是“人之常情,理所必然”,是十分自然而正常的事情。但是,这种合乎常情的事情在一段时间里却被看作“不正常”。到“**”时,更发展为“禁区”,没有七情六欲、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取代了人的地位,真正的文学实际上被取消了。
近几年来,文学在表现人情、人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宰破,出现了不少富有革命人情味的好作品,如《人到中年》、《将军吟》等作品,都有其细腻感人之处,往往催人泪下,而又能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些作品,它们以“突破”写人情,人性方面的“禁区”为己任,却没有把握住正确的方向,而有意无意地走到斜路上去了。如有的作品混淆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的界限,把一个杀人成性的刽子手,描写成为一个有艺术美感的富有“人情味”的角色;有的作品把国共两党几十年斗争的是非搁置一旁,极力宣传一种抽象的爱的感化力。显然,这样的描写是错误的。它是一种“脱离人民大众或者反对人民大众的”人性观的产物。此外,也有些作品,在表现人情味时,陷入了自怨自艾或猥琐、油滑的境地,展示了一种渺小、低级的感情。我不敢说这种“人情味”一定不能写,但至少这种自然主义的展览式的描写是不足为训的。
现在,有些人对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作品颇有微词,认为没有什么写头、没有什么看头。其实,这些同志对革命斗争生活并不一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文艺,更应当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要通过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努力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给他们以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精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做到“有血有肉、生动感人”,就必须抛弃“左”的一套公式化的描写,恢复革命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把本来存在于革命队伍之间的深厚、细致的人情味,艺术地表现出来。这样的作品,必将赢得广大的读者。《红岩英魂逢春记》的事实证明,文艺在这方面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是大有作为的!
(1983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