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要成丛(1 / 1)

微型书论 雷群明 714 字 3个月前

丛书,广义地来说,包括的范围很广,所谓丛刻、丛刊、丛编、类编、合刻、全书、全集等等,均可归于丛书之列。它一般都是以某一个主题把一些单篇着作统一起来汇集出版,既能独立,又有系统,既可供人选读,也能供人作系统的学习或研究之用,所以很早就受到人们的欢迎。在我国,从最早的丛书、南宋时代的《儒学警语》算起,丛书的出版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了。历来所出丛书多如牛毛,仅《中国丛书综录》就载有二千七百九十七种之多。世界上出版成套丛书也很风行。

这几年,上海各出版社丛书的名目繁多,有的一个出版社就有几十种,其中不少都是属于“基本建设”性质的,很有必要。如果出齐成丛了,对于改变图书出版工作中某种程度的散、乱、缺的状况,会有很大的作用。不过,可惜的是,现在有不少的丛书,只是理论上的丛书,实际上,短期内真正成丛出版供应的几乎没有。在书店的架子上,我们见到的多是孤零零的一本两本挂着丛书牌子的单篇。读者批评这种丛书是有名无实,只是“卖卖野人头”罢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固然很多,其中主要是:一、同一套丛书中的各书出版的时间隔得太长。大多丛书少则三五年,多则七八年甚至遥遥无期。据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文艺知识丛书”,共有二百种选题,而社里每年只能给出两种,照此速度,要一百年才能出完。没有“自信人生二百年”福份的编辑、读者,谁能编成、看全这一套丛书呢?二是书店的备货太少。鉴于当前印刷力的紧张,再版的不易,一套断断续续出版的丛书,往往新出的刚刚问世,先-出的早已脱销,即使已出的品种有了几十种,但在书店里还是那么孤零零的一二种,仍然成不了气候。加之书店又没有成套供应的办法,一般读者想买齐一套丛书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要改变丛书不成丛的局面,主要也得从这两方面入手。从出版社来说,要千方百计,尽量使得丛书成丛出版,成丛供应,避免零打碎敲,滴滴答答地出书。这就要求从本社的人力、物力等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读者需要的缓急程度,合理地规划丛书的种数和一套丛书中的本数,一套一套地扎扎实实地出。不要把摊子铺得太开,时间拉得太长。有些丛书规模太大,一个出版社承担不了,也可以几个出版社联合进行。像“外国文学名着丛书”二百种,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分工合作出版,当然比一家单干要好要快,但如今出翻译书的社也还有一些,如果把“联合阵线”再扩大一点,把两社一时尚无力完成的品种交给别人干,是否会更快地成丛呢?这样,读者既可早日看到这二百种名着,又能调动其他出版社的积极性,避免重复浪费,多好啊!

另一方面,从书店来说,也要解决一个适当备货的问题。有同志说,书店应该像“中药铺”,所有的品种基本上都要常备不缺,随时可以买到;而不能像“水果店”,只有“时鲜货”。这话颇为有理。片面强调“加快资金流转”,几个月卖不掉的新书就当作“滞销书”特价处理,显然是不合理的。据说,国外有些大书店备货达二三十万种,读者要任何书都可设法满足供应。如果说,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我们的书店还不能做到这样,那么,先从丛书做起,至少争取使比较重要的丛书备货充足一些,使之能在书架上较长时间地成丛,常销不竭,该不算苛求吧。

当然,要使丛书成丛,具体做起来,可能会有许多困难。但是,如果这个要求是合理的,有关部门又能重视并着手去做,困难总是可以逐步克服的。新版的《鲁迅全集》十六巨册可以成套征订、同时出版发行,不就是一个最近的有说服力的例子吗?

(198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