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经济战线上提出了“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保护竞争,推动联合”的口号,并且已经在实践中显示了它的旺盛的生命力。八十年代的出版事业要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也需要按照这种精神,探索新的路子。
粉碎“四人帮”以来,出版事业日益繁荣,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前的水平。与此同时,出版物竞争的现象也渐露端倪。特别是去年长沙会议后,各省、市、自治区出版社的积极性大为发挥,各类出版物竞争的情况日益明朗化了。看起来,今后这种竞争将是大势所趋,无法避免的。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靠行政命令强行规定谁可以搞谁不可以搞吗?过去的事实谭明,这样一是不易做到,二是勉强做了也效果不佳。最明显的就是造成了出版事业的僵化,缺少生气。比较好的办法是在国家统一的计划和大体分工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允许并保护竞争。
这样做,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如出书重复等),但是,只要引起重视并注意在实践中逐步改进(譬如加强通气,互相协商),某些副作用是可以消除的,而竞争带来的好处将是主要的。
最大的好处是有利于提高书刊质量。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过去那种“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做法,助长了“衙门作风”,懒汉思想。“不管好不好,反正有人要”,由于没有竞争,无从比较,质量难以提高。一旦竞争形成,无论质量高的,质量低的都会感到有压力:质量低的要改变落后“挨打”状态,就会奋发向上;质量高的要保住领先地位,也会千方百计“更上一层楼”。在你追我赶的局面下,那种“几十年如一日”的老面孔和滥竽充数的东西就混不下去了,书刊的质量一定会越来越高,内容和形式的革新也一定会日新月异。这样,我们的图书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也一定会大大加强。
竞争也有利于形成出版社的特色。现在,我们的出版社或多或少求大求全,什么都搞,就是特色不足,缺乏个性。竞争的开展,将迫使出版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来。人之所难,我则能之,不但不怕人家“抢生意”,而且还有利于出版物的“百花齐放”,于国于民,都大有好处。
竞争还将有利于发掘和培养本地区的新人。书刊一多,“名家”成了追求的对象,一时间,有一点“百家争‘名’”的现象也不足为奇。但是,中国目前究竟“名家”有限,“名家”的精力也有限,纵然大家都去找,毕竟无法有求必应。因此,各个出版社除了“瓜分”外地“名家”,团结好本地“名家”之外,最终还得着眼于自力更生,从本地区发掘利培养新人,壮大自己的作者队伍。上海有一千多万人口,超过好些西欧国家,只要我们工作做得好,在确保“传统作者”的优势的同时,不信就不能培养出一批新的“名家”和“名家”的后备军!
竞争对于降低出版物的成本和充分调动出版社有关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印刷、发行部门的改革等方面,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江山多娇》丛刊降低定价,做到物美价廉,上海文化出版社《家庭日用大全》和上海科技出版社《生活科学手册》的出版之快,就是一些有说服力的例子。
当然,这里所说的竞争,应该是为了人民的、顾全大局的,一句话,是社会主义的。坚持这样的前提,即使出现一些新问题,也是不难解决的。无论对内、对外,资本主义的“大鱼吃小鱼”、尔虞我诈、以邻为壑,损人利己那一套办法,都是要坚决加以摒弃的!
(198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