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战争目的与和平谈判(1 / 1)

大卫·史蒂文森

普鲁士军事理论学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有一个著名的观点,即“从其他的角度来讲,战争其实是一种政治工具,也是政治活动以另一种形式的延续”。本章内容将会从这一角度出发,再次回顾第一次世界大战。本章内容将通过分析此次战争双方的目的:即他们打算使敌人陷入何种境地,进而从政治角度集中讨论这次战争双方斗争的原因。双方目标相互冲突,使得任何企图通过谈判来获取和平的努力都变成了徒劳。即使到后来,战争变得比1914年任何国家政府所预期的更加持久,花销更大。这种从政治角度来揭示战争核心原因的方法只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但它确实是最有启发性的。战争目的与和平谈判的历史,为我们了解军事行动提供了更好的背景。接下来将分为三个部分论述:1914—1917年初同盟国与协约国的战争目标的发展变化;1917年通过协商实现和平的努力失败;1918结束战争的决定。

德国的战争目标

相关档案的解禁,改变了我们对战争时期的外交政策的认知,现已有大量的资料可供查阅。但还是弗利茨·费舍尔教授那本开拓性的书——《德国在一战中的目标》开启了这个话题。尽管遭到了批判,但这本书仍是所有后续讨论的起点。

费舍尔认为“德国战争目标”整体上前后一致,并得到了德国社会大多数和几乎所有政治阶层的支持。这两个说法都是有理由的。很显然,德国人在很严肃地看待他们的战争目标。他们没有仔细审视目标就开始了敌对行动,甚而妄图牵制法国和俄国,使他们为了保证在欧洲大陆的安全而无暇顾及其他,并以此来为自己的对外侵略扩张创造更多的机会。就在短短的几天内,审议就在总理西奥博尔德·冯·贝特曼·霍尔维格的办公室开始进行了。很快,相关的部委就制订了一连串的规划,开展定期的高层会议和更广泛的公开辩论活动。

费舍尔最轰动的成果叫作“九月计划”,总理贝特曼在1914年9月 9日批准了这项计划。这项计划中阐明了这场战争的总体目标,即保证德意志帝国在西部和东部一直处于安全状态。这项计划还设想,在西部战线上,卢森堡将会被德国所吞并,比利时也会沦为德国的附属国,即“在避免国内政治动乱的情况下实现兼并”。德国会将列日(海军部门后来提议的)以及布鲁日—奥斯坦德—泽布鲁日三角区作为海军基地。比利时其他地区也将被一直占领,且将加入德意志的货币和关税联盟体系,其铁路运输也将会被德国所控制。至于法国,主要的吞并部分将会是布里埃—龙韦盆地,其铁矿产量占据法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九。另一方面,尽管法国可以支付一笔沉重的赔偿金,以阻止德国再次发起进攻,但条件是法国与盟友割裂并单独与德国议和,则它的赔偿金会得到相应的减免。如果不这样做,那么法国将面临更严重的赔偿。极有可能的是,包括北部的煤田和海峡港口在内的地区也将被德国所控制。

虽然到了1917年德国有意使目标更为温和,但是德国在“九月计划”制订的针对西部的目标在战争中相对保持了前后一致。帝国殖民部又推行了第二个野心计划,即将中非地区一个连通东西海岸的殖民地从法国和比利时的手中瓜分过来。第三个野心计划则是派遣海军分别开往地中海、大西洋和印度洋基地,与佛兰德斯据点相结合——这将会威胁到大英帝国的通信系统。然而,德国接下来的两个目的却与此前的不甚一致。第一个目标也是初步的经济目标,是中欧计划,这是一个关税同盟,涵盖了欧洲的中西部。此举意在巩固“九月计划”中德国对中欧的经济统治地位。贝特曼认为,这一举措主要是另一种政治上控制德国邻国的手段。而德国商业界却认为如果这意味着隔绝外部市场,那么它并无价值可言。在随后的战争中,随着协约国封锁的加强,重新在世界贸易中获得一席之地成了至关重要的商业目标。德国将中欧计划作为一个保密的军事协议,同时也是与奥地利互通特惠关税的协议。但是,奥地利过分谨慎的态度阻碍了这一计划的实现。

最后是东欧。虽然在“九月计划”中德国设想“俄国最好节节败退……而且俄国对非俄罗斯附庸民族的控制将被打破”,但是德国在东欧地区的目标迟迟没有实现,直到1915年期间德国和奥匈帝国才占领了俄属波兰。战前东部的这三个帝国在控制波兰的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但是此时波兰归属权不仅会使俄国与同盟国决裂,还会使奥匈帝国与德国决裂。起初,贝特曼同意将俄属波兰并入哈布斯堡王朝,以换取后者接受中欧计划中的经济和安全关系,但是1916年夏天的布鲁西洛夫攻势凸显了依靠哈布斯堡王朝是十分危险的。于是德国最终决定,俄属波兰应该在名义上独立,但是要与德国结成货币和关税同盟,并由德国控制,这样的结果远远超出了比利时方案的预期。波罗的海沿岸的库尔兰省和利沃尼亚省也同样在名义上独立并接受德国政府的间接控制。1917年,这一方案被应用于乌克兰。

尽管德国的目的一直都在于抵抗西方列强,但是此时的东部战场却在德军不断进攻下开始扩大。战争目标不具体并且经常处于争论之中,也就没有必要设置强制性不可协商的要求。贝特曼把“九月计划”当作德军驻扎西部的“临时计划”,而随着德军逼近巴黎,这一计划似乎胜利在望。然而3个月后他就认同了新任总指挥埃里希·冯·法金汉的观点——想要完全战胜所有协约国成员是完全不可能的;而与这些强大的敌人长期对峙的话,德军就会显出疲态。贝特曼认为从现在起主要的目标是努力分裂敌方联盟,为此,他和法金汉不打算设立什么明确具体的目标。他们都认为最有希望的目标就是俄国,因为1915年德国对其做出过和平试探,而攻打俄属波兰和巴尔干地区也是为了迫使其做出回应。德国人起初只打算吞并波兰疆域的边疆地带,(然而,这里的斯拉夫人和犹太人将被消灭),而1916年后他们目标的东移也证明,俄国的反应并没有使他们满意。同样,他们也希望凡尔登战役能迫使法国投降。但到1916年末为止,俄国和法国都没做出回应。法金汉的继任者保罗·冯·兴登堡和埃里希·鲁登道夫则认为,德国不需要做出让步。但受奥匈帝国的激励,并且考虑到了以后可能会和美国展开潜艇战,贝特曼获批在12月做联合声明,表示同盟国愿意提出和平协议,但如果协约国对起初的和平试探做出回应,他也提供不了什么承诺,不过实际上协约国愤慨地拒绝了同盟国的和平协议。

德国政府在先实现战争目标规划还是先分裂协约国之间摇摆不定。德国并不愿意接收大批他国人口,所以德国希望能借助缓冲国以及经济主导权来实现本国扩张,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其欧洲霸权。在公众面前,德国当局声称自己的目标是维护“安全”以及提供“保障”,而从不将真正的目的宣称于世。尽管如此,德国国内还是有大批强大势力想要求取帝国间的和解,其中包括德意志帝国议会中的右翼和中心人物,许多重工业、农业代表、知识分子精英以及威廉二世本人。

协约国的战争目标与凝聚力

如果贝特曼想要分裂协约国,他们必然会团结一致。冲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成为国际联盟的通病。早在1914年之前,德国就已经感觉到自己处于俄、英、法协约国三方组成的包围圈中,所以德国开战的部分原因也在于想要分裂三方联盟。协约国也意识到了,如果放任德国行动,就会打破相对独立的三方平衡,所以三国在1914年9月签订的《伦敦公约》中决定不再单独和解或单方面谈判。两方联盟存在根本区别,即德国是同盟国中最强大的一国,如果德国想要和解,那么其他盟友必将效仿。但在协约国之中,英、法、俄三国势均力敌,且目标都直指粉碎同盟国的阴谋。

英国对欧洲以外国家的目标是确定的,但对欧洲国家内部的目标是不确定的。它认为,战败的德国将失去舰队和殖民地——它们对于英国的航道及海外领土是极大的威胁。但对于其他欧洲国家,英国的一个明确承诺是,恢复比利时战前的独立和完整。除此以外,英国领导人在经济上不想太过压制德国(因为他们意识到德国作为贸易伙伴的重要性),抑或是苛求数量极高的赔款;在战略上,他们也不想过分削弱德国而让法国和俄国渔翁得利。英国希望这种民主化的处理方式使德国维持统一,并约束其行为。德国自身的战败也足以说明侵略是得不偿失的。法国人则更为激进,他们立刻投身于收复阿尔萨斯—洛林的战争中。此地区失守于1871年普法战争,是法国铁矿石、磷酸盐、钢铁的重要来源,也是莱茵河的边界,寄托着法国人深深的爱国之情。他们希望,战后比利时和卢森堡能同意建立关税联盟和开展安全合作。法国在1916年6月举办了巴黎经济会议。此次会议原则上通过了一系列措施,以便把协约国统一成一个经济联合体。而且1917年2—3月,法国与沙皇尼古拉二世秘密协定(《杜梅格协议》),同意俄国在波兰问题上的要求,以换取俄国放弃莱茵河左岸管辖权。莱茵河左岸的国家,将在法国统治之下分为多个缓冲国,大部分萨尔河煤田会连同洛林一起被兼并;而除了德国的战败国则缴付赔款,解除武装。英、法的主要敌人始终是德国,但对俄国来说,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也几乎是同样程度的敌手。1914年,英、法、俄三国宣告,他们将收回波兰主权并收回波兰人居住的所有地区(包括从德国收回波兹南,从奥地利收回加利西亚)。但除此之外,他们没有再发起针对德国或是奥匈帝国的行动,不久,他们便遭受了重大军事失利,计划也因此暂时陷入搁置状态。

1914—1917年,协约国缔结了各种条约以吸引新的伙伴,同时留住同一战线的盟国。其间,他们通过提高德国分离附属国的难度,从而进一步使其与同盟国的和平进程复杂化。日本于1914年8月参战,协约国承诺认可其对中国胶州半岛和对德国太平洋岛屿的主权。意大利也于1915年5月与英国进行谈判,签署了《伦敦条约》。该条约承诺,它将会得到哈布斯堡王朝在特伦蒂诺、南蒂罗尔、伊斯特里亚以及达尔马提亚的领土。罗马尼亚在1916年8月参战,作为回报,它也将得到奥匈帝国的利益。另一个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的因素是土耳其的介入。俄国想得到君士坦丁堡和博斯普鲁斯的亚洲海岸,英、法两国在1915年3—4月签署的《海峡协定》中承认了这一点。1916年6月阿拉伯起义之前,在开罗的英国高级专员与麦加的谢里夫间来往的“侯赛因—麦克马洪信函”中,英国承认阿拉伯独立,而起义的势头则加速了与巴黎签订协议的进程。1916年5月签署的《赛克斯-皮科协定》圈画出了对土耳其位于亚洲领土的控制和影响范围,确立了英国在美索不达米亚的统治地位,以及法国在叙利亚和黎巴嫩的统治地位。1916—1917年进一步确立了俄国在土耳其亚美尼亚和意大利在小亚细亚南部的主导地位。普遍意义来说,1916年6月,在巴黎经济会议上,协约国同意战后对德国商业区别对待,但是要尽可能地做到协约国自身的自给自足。最终,在1917年1月10日,美国总统邀请两个阵营对战争目的进行陈述(贝特曼秘密做了回复),而协约国公开明确了他们的目标,如果不是有意扰乱视听的话,那这个目标的精确性是前所未有的。

对比双方的阵营,冲突的焦点显而易见。英国和德国在比利时以及殖民地的问题上产生冲突;法国和德国就阿尔萨斯—洛林和莱茵相持不下;俄国和同盟国争着要统治波兰;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也在争抢阿尔卑斯山脉以及亚得里亚海;德国和法国对待关税同盟的政策相互冲突。但是,1914—1916年,几乎没有任何和平试探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德国希望分裂协约国,但因协约国团结一致而未能实现。对战争目标的外交僵局和海陆的战略僵局,使德国四面楚歌。无论是折中妥协,还是诉诸武力,又或者是革命,都无法结束战争:参战人员和后方群众始终在坚持。从第一次伊普尔战役到推翻尼古拉二世,三足鼎立是当时世界的主要格局。

1917年的和平倡议

在这个僵局中,1917年的最大变动是国内战线的凝聚力。沙皇下台,现有秩序受到了更大的挑战,此外还有德国和英国的工人罢工、意大利的暴乱以及法国的军队哗变。然而,东欧的交战国,俄国和奥匈帝国的局势最为紧张。1917年成为尝试通过谈判解决骚乱的**。然而,他们未能实质性动摇任何一方的战争目的。另外一个重大变化是美国的介入,这使僵局更为紧张并延长了战争的时间。

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的领导集团都发生了变动,奥匈帝国弗朗茨·约瑟夫皇帝辞世,卡尔大帝登基,新外交大臣奥拓卡尔·切尔宁上任的同时,俄国临时政府诞生。二元君主制中的民族分离主义势头越来越强,城市的供给不足,于是,卡尔大帝和切尔宁急切想要恢复和平。卡尔在盟国和外交大臣都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通过波旁家族的西斯托王子与法国联络,并且偷偷写信支持法国对于阿尔萨斯—洛林的“正义之战”。法国和英国与奥匈帝国不存在领土纷争,对奥匈帝国的提议十分心动,但是他们又不能抛弃意大利。不管怎样,卡尔想要一个总体的和平,而不是单独的和平。他既不愿意抛弃德国,又不能够说服贝特曼妥协,相反,这位德国总理尽管仍想尽办法分裂他的对手们,却被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所诟病,这便使他的目标更加难以实现。即使7月德意志帝国会议通过了一项“和平决议”,谴责合并和索赔的行为,但这项决议的起草者并没有把德国的自治缓冲国算在内。与此同时,由于和平决议的通过,贝特曼被迫卸职,但继任者乔治·米凯利斯是最高指挥部而不是立法机关的候选人。米凯利斯只以“他理解的方式”接受了和平解决方案。

俄国在协约国内部施加的压力几乎没什么效果。与卡尔和切尔宁一样,临时政府也从单独媾和中退出。埃茨贝格尔·考利施科在3—4月期间与德国的对话基本没取得什么成果,因为德国似乎想以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作为交换。政府提倡盟国之间召开战争目标会议,但遭到英、法拒绝后,此倡议也无疾而终。对俄国的盟友来说,更危险的是有人提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社会主义政党会议,彼得格勒苏维埃强烈支持该提议。虽然这个倡议前景迷茫,但它却有可能激励法国和英国的左派。反对妥协的人依然存在,法国众议院在6月通过的杜蒙决议,与德国一样,对否认兼并含糊其词。

如果底层不对推进和平施加压力,那么政府间的交流也不会有什么成果,秋季的协商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事件的起源是教皇本笃十五世提出的倡议,他主张要充分了解战前状况,然后得出解决方案。尽管双方都拒绝他的主张,但英国通过梵蒂冈弄清了德国对比利时的立场。在此期间,奥地利与法国举行会谈(阿莫得-莱沃特拉对话)的消息传到了德国:如果奥地利放弃它的盟友,法国将会为其提供德国的土地。德国外交大臣理查德·冯·库尔曼察觉到,这将威胁同盟国的统一,他决定以牙还牙。对英国的调查更使他确认了自己的观点,即英国是协约国的薄弱环节,他告知西班牙中间人维拉博侯爵,暗示他做好双方交换意见的准备。

库尔曼的消息于9月发布,同时,法国得知,冯·兰肯男爵——布鲁塞尔的一名德国籍官员愿意与法国总理阿里斯蒂德·白里安在瑞士会面,白里安也愿意前行。两个西欧大国现在面临着重大抉择。白里安的继任者——保罗·潘勒维,怀疑即使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法国人民仍会继续战斗。潘勒维的外交部部长亚历山大·里博特,谋略比白里安更胜一筹,阻止了此次瑞士之行。事实上,即使米利凯斯愿意放弃吞并龙韦—布里埃地区,以换取铁矿石的供应,德国人也只打算归还少数边境村庄。至于英国,在贝尔维尤皇家议会上,德国领导人同意不再要求佛兰德斯海岸,但是对比利时的其他要求不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愿意不惜以俄国为代价来实现和平,但是他的内阁绝大多数成员坚持,英国必须与其盟友协商——英国外交部确实这样做了。结果库尔曼受邀与全体协约国交流,讨论他忽略的那条建议。

谈判一开始就证明了德国根本无法分裂英国或是法国。双方经过深思熟虑,觉得自己仍然可以获得战争胜利。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认为,随着俄国的陷落,他们能够取得上风。里博特和劳合·乔治认为,他们能于战场中幸存并且在美国的援助下,能确保其战争目标的实现。美国的财政贷款已使英国在濒临破产的数周内脱离危机,并且能使协约国可以继续购买必需的钢铁、军粮和石油。在俄国寸步难行之时,美国供应了几十万的新兵。虽然如此,美国的援助仍会被尽可能地延迟并予以限制,这就会给同盟国一次最后翻盘的机会。

这么做不仅是逻辑使然,更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7年2月与德国断交,原因是德方发动了无限制的潜艇战。威尔逊想对战后世界格局施加决定性影响,因此才在4月份对德宣战。他相信,只有参战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在国际联盟(由威尔逊提议建立)的支持下,威尔逊为重组国际关系设计了一个伟大的宏图。由于德国军国主义者是这一宏图的根本障碍,因此必须打败德国,使其成为一个民主化国家。然而英国、法国、意大利和日本的首脑们同时也怀疑威尔逊具有帝国主义的野心。

从短期来看,“威尔逊并不想看到威廉二世的政权安然无恙。他拒绝参加斯德哥尔摩会议,并驳回了教皇本笃的倡议。他从不干涉其他盟国追求各自的利益目标,尽管他们通过支持国际联盟来取悦威尔逊”。1917年11月,英国之所以发表《贝尔福宣言》,支持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民族家园”,部分原因是他们知道威尔逊具有悲悯之心,并希望得到美国犹太复国主义者的支持。法国在1916年巴黎和会上放低了经济争夺战的目标,转而集中精力推举总统,以保证战争结束后,法国能够继续控制世界大宗产品贸易。然而,英、法两国此举都是徒劳的,威尔逊总统依旧和他们保持距离。他既不承认秘密条约,也不拥护《伦敦公约》,并且与其他国家保持联合而非同盟关系,这样就可以随时和同盟国单独媾和。威尔逊总统乐于看到伙伴国对美国经济的日益依赖,同时在欧洲培育激进分子和社会主义势力,一旦时机到来,威尔逊就准备立即给欧洲政府施加压力,当事件愈演愈烈,达到**时,美国随即将以仲裁者的角色登场。

《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及后果

1917年僵局被打破,但还不足以促成和解。1918年,东西线的武力战争都结束了。在东部战区,布尔什维克革命首次以势不可当之势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一个愿意单独缔结和平的政权。紧接着,1917年12月停战,3个月后签订了《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列宁一开始并未料到革命居然传播到了德国。然而,社会主义革命在德国失败,布尔什维克政权的生存就变成头等大事,这就使得停止战争变得至关重要。然而,通过公开发表言论和否定盟军之间签署的秘密协议,谴责“和平法令”里面的兼并和赔偿条款,布尔什维克在某些程度上与威尔逊保持一致,达成了内部共识。

结果演变成了一场宣传战。库尔曼和切尔宁认为有机会通过《圣诞宣言》使布尔什维克从西方分离出来,在这份宣言中他们声称,如果他们的对手也这样做的话,他们就放弃兼并和赔偿。然而,正如1918年1月5日,劳合·乔治在的卡克斯顿音乐厅的演讲,以及威尔逊于1月8日在他的“十四点原则”演讲中所说,协约国和美国不会满足他们和平前的现状。两人都向第三股力量发起呼吁:即同盟国阵营里的社会主义者、工会会员及国内左派,还有俄国。对威尔逊来说,这意味着给列宁改革提出了替代方案,他承诺实施开放外交政策、海上自由通航、商业非歧视政策、军备限制以及除了盟国“对殖民地要求采取非歧视态度”。但是他也支持精确限制的协约国战争目标,包括归还比利时,纠正法国在阿尔萨斯—洛林问题上的“错误”,授予意大利无可争辩的领土主权。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应授予他们的属民自治权但仍隶属国家管辖,俄国须有自主权。

同盟国利用这一借口,坚称《圣诞宣言》无效,并继续同乌克兰独立政府和平交往。俄国高喊着“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从(与德)谈判中退出,这是因为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的绝大多数委员都支持革命战争。但是俄国对德国之后的入侵毫无还手之力,之后,列宁说服了支持革命战争的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中的大多数人,并说服了他们接受条款。在《布加勒斯特和约》中,俄国放弃了对波兰、库尔兰、立陶宛和乌克兰的主权,并且从芬兰撤军,这等于放弃了原沙皇俄国三分之一的人口、耕地和大部分工业。5月份,根据《布加勒斯特和约》,无路可退的罗马尼亚只得向德国出售小麦和盈余的石油,并接受德国的长期占领。然而,德军并没有停止进攻,列宁不得不在8月签署补充协议,放弃利沃尼亚、爱沙尼亚和格鲁吉亚。同盟国沉浸在如此绝对的优势之中,他们可以随意地添加条款,并且受到德意志帝国议会绝大多数代表的支持,这些人投票支持了1917和平方案。德国企图建立一系列东部卫星国的野心似乎就快要实现了。

此外,俄罗斯的停火使鲁登道夫自1914年以来首次在法国获得少量的民众支持优势,并开始了他毁灭性的春季攻势。胜利有助于重新统一国内战线并减少与哈布斯堡王朝的摩擦。此外,在1918年4月所谓的“切尔宁事件”中,法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公开了卡尔去年发给波旁的西斯托王子的秘密信件,这因此使得卡尔向德国承诺不再有独立外交。德国和奥匈帝国针对未来合作的谈判更推进了一步,德国似乎不仅巩固了其在东部的统治地位,还巩固了它在奥地利的统治地位。

和平不能取胜?

尽管如此,几个月内,德国在其达到最辉煌的时刻之后,接受了失败的命运。主要原因是西线战况的转折。鲁登道夫未能发起攻击,到7月份,美国军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战场,协约国重新获得了主动权。9月28日,随着保加利亚求和,土耳其军队在巴勒斯坦溃败,英国人越过兴登堡防线,鲁登道夫发现他也必须请求停火。然而,他的部队现在无法撤退到德国境内。他很快重拾信心,认为还可以抵抗几个月。他于10月4—5日发出呼吁,这一呼吁不是指向协约国,而是针对威尔逊一个人,他要求停战,还提出根据威尔逊条款实现和平。伴随着政府组成成分越来越复杂,马克斯·巴登亲王被任命为总理,给外界创造了一种民主的印象。德国尝试过停战,但仍心有不甘,而且这一次它仍希望能够分裂敌方阵营。

与1917年不同的是,美国正努力在协约国内获得如德国在同盟国中的首要地位,威尔逊看到了实施他计划中下一步骤的机会。与之前的做法不同,他没有和克列孟梭和劳合·乔治商量,就公开了“十四点原则”。但与此同时,他严格遵守停火协议,是想以此换取协约国对德国的同情。当鲁登道夫后知后觉地试图反对时,威廉表现出极少见的武断,他坚持要罢免这位将军,但留用兴登堡。他已经拯救不了他的王朝了,因为十一月革命席卷了德国城市,9日,威廉退位支持社会主义领导的临时政府。尽管纳粹后来矢口否认,但当时德国内部已全面崩溃,结果是最高指挥部做出了求和的决定。十一月革命使德国无力抵抗,但停战条款在德皇下台之前就在巴黎的协约国内部会议上拟定好了。其中,最大的输家是奥地利。切尔宁事件以来,为抵御奥地利,西方各国加固防线,认为该国实行的二元君主制在德意志人的主导下已不可挽回地失败了,最后的统治权最好还是要依靠各主体民族。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代表都得到了新的承诺。当奥地利政府呼吁根据“十四点原则”达成协议时,威尔逊总统却称,“十四点原则”已经失效,可能由于他的声明,民族主义革命爆发,在社会主义夺取德国之前废除了双重君主政体。然而,对于德国,威尔逊基于“十四点原则”,与盟友达成和平协议。从这一层面上讲,德国获得了比单独和英法谈判更为优厚的条件,“十四点原则”部分被接受(英国拒绝承诺海上航行自由并增加了潜在赔款),在停战协议的陆军和海军条款中,协约国得到了很多好处。德国的殖民地仍为英国所占有,并且交出了大部分海军,比利时部队撤离,法国入驻阿尔萨斯—洛林和萨尔河地区,协约国驻守莱茵兰地区。意大利占据了1915年就承诺给他们的领土,而德国从俄国撤军,废除了与布尔什维克签订的条约。而威尔逊总统是否真的能够站在世界各国的角度做出决策,仍然需要在议和会议上商榷。

同盟国和协约国都努力为抵御外敌、保卫安全而斗争;并对其人民说,这场战争是为了终止战争。但是,只有扩张的方法才能达到自我防卫的目的,尽管交战双方都对彻底的兼并只字不提,但他们都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范围,以永久限制敌方的主权。列宁认为,战争是帝国主义的,这是事实。这并不一定说战争徒劳无益,也不是说那些为了实现国家首脑的目标而遭受如此痛苦的普通公民被愚弄了。1917—1918年,俄国革命以及美国参战之后,相对自由的国家与独裁国家之间相互斗争,西部国家发言人以公正的态度告诫说,鲁登道夫在德国影响很大,与这样的德国达成的协定不可能持续太久。威尔逊提倡的“没有赢家的和平”即使求得了稳定其基础也是脆弱的。尽管《凡尔赛和约》有种种缺陷,但是如果严格遵守的话,它就足以维持欧洲超过20年的和平。然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德国一直试图分裂的协约国最终破裂,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