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
年代:清雍正(公元1723—1735年)
尺寸:长135厘米,宽43.5厘米,厚6厘米
馆藏地: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供图: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主讲人:高璐璐
您好,今天想为您介绍一件藏品,它不是我们博物馆藏品中最多见的瓷瓶、瓷板,也不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餐具、茶具、文房用品,而是一件瓷器做成的牌匾——青花缠枝莲纹佑陶灵祠瓷匾。它与陶瓷历史上两个重要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为陶瓷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他们的故事和经历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陶瓷人。
匾,也叫“匾额”,指题字的横牌,常悬挂于门屏上做装饰。在古建筑中被广泛使用,如功德匾、行为匾、警世匾,等等。匾一般用木材或石材制作,可我们今天介绍的是一块非常稀有珍贵的青花大瓷匾。
瓷匾长135厘米,宽43.5厘米,厚6厘米,题“佑陶灵祠”四字,字为正楷,规整精工、清秀健俊。四周的缠枝番莲纹和中间的字为青花,印为釉里红,字、印都是阳文凸出。右上角腰圆形引首印“古柏堂”,下款两枚方栏篆书“唐英之印”“俊公”章。
“风火仙师”童宾
从瓷匾上的信息可以得知,这块瓷匾是雍正九年(1731年)仲冬,唐英为“风火仙师”所题,原镶嵌在庙西院墙门楣的上方。那么,这位风火仙师到底是何方上仙?竟会被镇上的人立庙供奉、祭祀朝拜。
风火仙师的原型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童宾,又名“广利”,浮梁童街人。自幼读书,识大义,秉性刚直。因父母早丧,从小投师学艺,从事烧瓷行当。明万历年间,内监潘相任江西矿使兼理景德镇窑务,督烧青花大龙缸。龙缸久烧不成,劳逸甚重。童宾为救瓷工们于水火,不惜“以骨作薪”,也就是以身殉窑,投窑而亡,以保龙缸的烧成。他的这一举动赢得了瓷工们的崇敬,人们便尊其为“风火仙师”。每逢烧窑点火前,窑工们都会前来祭拜,祈求保佑,以烧出一窑上好的瓷器。
那么,一个烧窑的瓷工,出身贫寒,无权无势,仅凭着窑工们的崇敬,何以被清廷敕封为广利窑神?又为何值得唐英亲笔为它题字并费心烧制瓷匾呢?这就不得不提被称为“史上最牛”督陶官的唐英与窑工们的不解之缘。
唐英与瓷匾
唐英,字隽公、叔子,号蜗寄老人,关东沈阳人;从雍正六年(1728年)到景德镇御窑厂协理窑务,任督陶官,历经雍、乾两朝,前后在职共28年。他是景德镇御窑厂历史上督陶时间最长、成就最大的一位。在研究唐英款识时,我发现他在瓷器上所书具的款识除蜗寄老人、隽公这样的字号,还有陶成居士、陶人、榷陶使者等。这样的款识,没有任何官员做派,也不讲究文人气息,而是完全将自己当成了一名窑工。那么,这位深受皇帝喜爱的督陶官,为何如此低调,又是如何与窑工们建立深厚友谊的呢?这要从唐英的个人成长经历说起。
唐英生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出自满族家奴之家;七岁进私塾读书,16岁被选进宫廷,在养心殿为皇帝服务;随后因绘画艺术修养高,在造办处主管过画样设计,在现代应该是个高级设计师。小小年纪就成长于深宫之中,一方面唐英学会了揣摩圣意,也学会了伴君之道;另一方面,由于长时间接触宫廷造办事务以及不错的绘画功底,让他为之后的督陶官生涯积累了一定的办事能力。
雍正六年(1728年),50岁的雍正皇帝刚刚收拾完年羹尧,又以42桩大罪圈禁隆科多,稳稳当当坐在皇位上。他在大刀阔斧地进行一系列改革期间,颁布了一道圣旨:“唐英,内务府员外郎衔,驻景德镇御窑厂,佐理陶务。”接到圣旨后,当时47岁的唐英远赴景德镇,开始协理陶务。时任督陶官的是年羹尧的兄长年希尧,虽然弟弟年羹尧受了责罚,但作为哥哥的他做事兢兢业业,不降反升。又因年希尧长年在淮安关管理关务,很难直接管理陶务,所以由唐英佐理。其实,当时的唐英思绪非常复杂,他在《瓷务事宜示谕稿序》中写道:“陶固细事,但为有生所未经见,茫然不晓,日唯诺于工匠之意者,惴惴焉。”可以看出,他因对瓷业生产一窍不通而感到惴惴不安。
唐英于陶务是外行,一般外行管内行,要么以行政权力去压制,要么唯唯诺诺地听从工匠的意旨。即使有虚心求教、不耻下问的人,也至多是通过层层上报的信息了解些皮毛,但是做事牢靠的唐英很快就展示出了他的务实之风。他足足闭门谢客三年,和工匠们同吃、同住,也挽起袖口和裤腿淘泥、揉泥、拉坯、捧坯,极其敬业。很快他便成了当之无愧的制瓷专家,并写了一系列重要文献。在《陶冶图说》中,他图文并茂地记述了当时的陶瓷工艺流程,对烧造火候、科学包装等方面都有指导意义,是留给后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在此期间,他也与瓷工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乾隆八年(1742年),湖广饥荒时,朝廷拨款赈灾,商人就到江西收购粮食运到灾区贩卖,这就导致景德镇的米价上涨了三四倍,因此瓷工一时生计艰难。当时,历来行事小心谨慎的唐英也急了,便上了1000多字的奏折,大概意思是:我是芝麻绿豆的小官,不该妄议朝政。但现在我手下的窑工们都吃不上饭了,求皇上留条生路吧!乾隆批复“该部议奏”,意思就是我不管,你去找有关部门吧。唐英当然知晓皇上这样的回复不过是在敷衍他,于是便决定先斩后奏,用官窑公款买粮食发给瓷工。后来他上报此事,皇上批复道:花了多少钱,从你工资里扣。于是,瓷工为感谢唐英,便集资刻了一块碑,立在珠山脚下。可见唐英在瓷工们心目中的地位。当唐英离任12年后,不顾年迈体衰,重访景德镇时,景德镇人夹道欢迎他。
回看这位雍、乾两朝的督陶官的生平,他20多年辞别家人、远离皇城故土,甚至再也没回过沈阳老家;以“陶人”自居,或许是他唯一的寄托。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对童宾更多了一份“偏爱”。实际上,由唐英本人亲手设计制作的瓷器并不少,但传世的作品以文房用器,尤其是笔筒居多,这种“瓷匾”造型非常难得。而且由于瓷匾体积较大,当时烧窑的技术条件有限,所以是采用分块烧制的方法,分四小块逐一烧制完成后拼接而成的。
有了窑工们的支持,加之自己不懈的创作,唐英开创了属于自己的“唐窑”时代。在贯彻帝王要求的同时,他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巧妙地融入官窑生产中,因此由他督造而成的器物,既保持了皇家御用之物的富贵大气,又不失文人阶层的儒雅意趣。雍正时期的瓷器达到了“增一分则拙,瘦一分则陋”的境界,无愧后世“隽永”的美誉。乾隆时期的“唐窑”瓷器,从造型上来看,较之以往更加繁多;装饰手法上,镂刻技术更上一层楼,还烧制出了集十几种釉彩、12个开光于一身的“各色釉彩大瓶”,工艺的难度达到了历史顶峰。
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里,还有很多不同时期的珍贵陶瓷文物,比如元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乾隆金地粉彩葫芦瓶,等等。欢迎您来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探寻更多的藏品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