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
年代:清顺治(公元1644—1661年)
尺寸:大圈长137厘米
馆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撰稿人:弓羽臣
在清宫剧中,我们经常看到皇帝、后妃及官员的胸前佩戴着一串珠子,那就是“朝珠”。它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在特定场合才会被使用。有一种朝珠被称为“东珠朝珠”,“东珠”是清朝皇家使用的一种最高等级的珍珠。今天我要为您分享的这件,就是清顺治东珠朝珠。
首先,这件朝珠主要分为两部分:由108颗大型东珠穿成的长为137厘米的大圈,数字“108”正好是一年12个月、24节气和72候的总和;大圈上有“三短一长”四个穗子。三个短穗子和大圈都是垂于胸前,一个长穗子垂于后背。
在白花花一片的东珠里,有4个显眼的大红珊瑚珠,被称为“结珠”。结珠将108颗东珠分隔成四等份,象征着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正上方的结珠连着长穗子,长穗子上绿松石“佛头”用黄绦带系着一个又大又亮的嵌金镶猫眼石,名为“背云”,象征着“一元复始”。背云两侧为两个蝙蝠形的红珊瑚,寓意为福。两边的三个短穗子被称为“纪念”,每串有10颗绿松石,代表着一个月30天。
这串朝珠的108颗大东珠中,有4颗红珊瑚结珠、1个绿松石佛头、1个猫眼石背云、两个红珊瑚蝙蝠、30个绿松石纪念、8颗青金石、4个红宝石坠角、7个小东珠,总共有165个种类。
项链可不只是为了美
这种项链,或称配饰,几乎与人类的历史同岁。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古人类就把兽牙、石头、牙齿等穿起来戴在脖子上。最早的项链可能没有装饰功能,只有统计的作用。直到新石器时代,工艺进步后,古人对项链的加工水平也有了提高。随着图腾崇拜的出现,项链作为装饰品的属性也逐渐显现出来。先民们认为脖子是生命的中枢,必须用一些东西进行保护,这些东西则大多是图腾的一部分,借用神灵之力护佑自身的周全。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私有制催化了阶级的诞生,而阶级意味着特权,特权则意味着最高级的生产力,最先进的工艺,以及最稀有的材料。项链的原料从兽骨、石头等,发展为玉石、松石、玛瑙等稀有材料。人类用200万年时间完成了原始技术的积累,还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制度——礼制。项链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种重要性直接体现在工艺的进步,产量的增加和制度的完善方面。其中山西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晋侯夫人玉组佩数量高达204件,长度达1.58米,人在佩戴之后,甚至无法正常走路。
在博物馆珍藏的先秦时期的玉质项链数不胜数,但是珍珠的数量不多。因为珍珠属于有机物,通常都会在土壤中消解于无形,极难保存。
源远流长的珍珠
现存最早的关于珍珠的记载,来自战国典籍《尚书·禹贡·徐州》记载夏禹时期“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淮夷嫔珠”,意思是徐州的四大特产:“羽山之谷中有羽毛五彩的雉鸟,峄山南面的特产桐木,泗水边上可以做磬的石头,以及淮水盛产蚌珠和鱼。”其中“淮夷嫔珠”的记载,说明中国早在4000年前的夏禹时代就已经开始了采珠的历史。
除此之外,先秦典籍《诗经》《山海经》《尔雅》《周易》中也都记载了关于珍珠的内容。我们熟悉的成语“买椟还珠”即出自战国晚期思想家韩非子的记载,说明当时珍珠已不仅流行于宫廷之中。
秦汉以前,我国的珍珠主要是淡水珍珠,西汉扩大疆域后,帝国的控制范围直达南方海边。当时广西合浦优良的海水珍珠已登上历史的舞台。在《后汉书·循吏传·孟尝》中有记载:汉代合浦太守太贪心,由于过度开采珠贝,导致它们逐渐往交趾(今越南)转移。失去支柱产业的合浦并不产粮食,民众被饿死。而新任太守孟尝革除积弊,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珠贝又重新回到了合浦,这里又逐渐繁荣起来。成语“珠还合浦”即源于此。
从西汉到明代,合浦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珍珠产地,持续了1600年。由于过度捕捞,1000多年间合浦的珠贝分别在唐朝天宝年间、明朝嘉靖和天启年间发生了三次迁移。从此合浦的珍珠产量一蹶不振,直到解放后才在周总理的指示下重新发展养殖珍珠业,恢复产量。
明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这里西珠指的是通过陆路或海上丝绸之路来到中国的欧洲珍珠,东珠为日本珍珠。而南珠正是合浦珍珠,直到今日,合浦珍珠仍被称为南珠。
何为“东珠”
不过,本文的主角“东珠朝珠”却并不是日本的舶来品。明代,和田玉的产地不在控制范围内,其中有明一代的玉器品质普遍较差。传统玉器质量下降后,人们为了维持尊贵的身份,南珠自然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明史》记载万历皇帝对南珠的攫取程度“金取于滇,不足不止;珠取于海,不罄不止;锦绮取于吴越,不极奇巧不止”。
天启年间合浦的珠贝最后一次逃亡后,南珠从此便难得。清朝入主中原后在合浦数次采捞,收效甚微。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了老家东北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等流域的野生珍珠,它们质地圆润硕大,色泽晶莹剔透,成为南珠最好的替代品,清人称之为“东珠”。这自然与明人屈大均定义的东珠不是一回事。
东珠并非清代才出名,早在北宋宋神宗时期,已经“朝贵已重尚之,谓之北珠”。南宋蔡滫《铁围山丛谈》中记载:“径寸者价值二三百万。”
皇家专属物
故宫太和殿只在重大的朝政典礼、御殿受贺、命将出征以及每年的元旦、冬至、万寿三大节日的庆贺活动时开放,皇帝需要穿明黄色朝服,佩戴东珠朝珠接见大臣。东珠朝珠也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能够佩戴。佩戴方式男女有别。比如清代大典时,皇帝只须佩戴一盘东珠朝珠,皇后则须同时佩戴三盘朝珠。《清史稿·舆服志》中记载:“皇后朝服朝珠三盘,东珠一,珊瑚二。”现存的清代皇后画像,基本上是正面佩戴东珠朝珠,左右斜跨红珊瑚朝珠。
除了佩戴方式,清朝对东珠的采捕也有严格规定。顺治七年(1650年),停止宗室派人于乌拉之处采捕东珠;康熙年间,禁止宁古塔居住的乌拉人采捕东珠;乾隆年间,在山海关设置关卡严查,根据获取珠子的数量给予奖赏。东珠由此成为“非奉旨不准许人取”的朝廷专属。
不过康熙中期,东珠捕捞已达到相当大的规模。据记载,采珠时,水师营要备大船7艘,小船399艘;派人1237员,分为64队;同时,还要准备铁锅359口,帐篷359架,一次要花费25000余两。早春是采珠季节,船队分八路出发,在数百条支流中航行数千里,像梳头发一样从头捋到尾,常常是“易数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直到100年前,还能看到铺满沙滩的碎蚌壳,可见当年采珠的规模之盛。天然珍珠怎能禁得住如此规模的捕捞,加之东北地区天气寒冷,珠贝的天然繁殖速度比不上南方温暖的海水。在这样过度的捕捞面前,东珠必定会成为不可再生资源。
雍正时期,已经“偶有所获,颗粒甚小,多不堪用”。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以后,还定额要求每年交珠944颗。咸丰年间,已无珠可采,只得“歇河”。
如今,真正的东珠成为传说。2010年香港苏富比曾拍卖过一串清代的东珠朝珠,仅在10分钟内就以6000万元成交。虽然我们不希望国宝以任何形式出现在拍卖场上,但成交价让我们最直接地了解到文物的经济价值。
我们通过项链的发展之久、东珠的采集之难以及皇家的威仪之盛,一起感受了东珠朝珠的文化价值,希望您有机会亲自到故宫博物院看一看这件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