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公元1616—1911年)(1 / 1)

091 八旗礼仪甲胄 八旗制度的物化表现

国宝小档案

年代:清(公元1616—1911年)

尺寸:头盔高56.3厘米,甲衣长73厘米

馆藏地:辽宁省博物馆

供图:辽宁省博物馆

主讲人:廉微

辽宁省博物馆有一个常规展览名为“古代辽宁”,其中在介绍元明清时期的第五展厅中,陈列着一套完整的八旗礼仪甲胄。这套八旗礼仪甲胄一共有八套,每套都分别包括头盔和铠甲等。

头盔为髹漆铁胎,高56.3厘米,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座,上安置红缨。后垂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泡钉。

铠甲分为甲衣和围裳两部分。甲衣长73厘米,布面棉质,内衬排列着规则有序的铁甲片并以乳钉固定,共分12件,用带子和纽扣连接、组合而成: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两片;在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有一块梯形护腹“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用作佩弓箭囊。围裳分为左、右两副,两副围裳的正中位置覆有质料相同的蔽膝。棉布制作的甲胄在特殊场合穿用,平时会收藏起来。

透过这套甲胄,我们仿佛看到了曾经驰骋疆场,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八旗劲旅。

八旗制度的产生

清朝以骑射开国,用武功定天下,装备、服饰等处处都遵从旧制,以备武装。特别是在参加重大军事活动时,将士都要身着戎服,以彰显军纪的严明与等级制度的威严。而满族自16世纪末在政治上成功崛起,大大得益于努尔哈赤创立的八旗制度。

头盔为髹漆铁胎,高56.3厘米,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座,上安置红缨。后垂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泡钉。铠甲分为甲衣和围裳两部分。甲衣长73厘米,布面棉质,内衬排列着规则有序的铁甲片并以乳钉固定,共分12件,用带子和纽扣连接、组合而成。

八旗是由女真人狩猎时实行的“牛录”演化而来的。狩猎虽然是一种生产活动,但是当时活动的形式是非常军事化的。在女真人的氏族部落时代,各氏族单独或者集体狩猎时,通常有一个首领,被叫作“牛录额真”。在满语中,“牛录”是“箭”的意思,那么,“一箭之地”的意思是以一箭射程的距离为半径的方圆里能容纳多少人;而“额真”则是蒙古语,汉语意为“头人”。这就是八旗制度的雏形。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努尔哈赤在牛录制的基础上,正式建立了“旗制”,开始以黄、白、红、蓝四种颜色,作为新建立的各旗的旗制标志。女真社会的所有男丁都被编入旗籍,形成了“以旗统人”的军政合一的制度。皇太极曾经这样说:“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兵民一体的社会组成形式,具有行政、军事、生产三方面的职能。随着队伍的扩大,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1615年),在原有的四色旗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镶黄、镶蓝、镶白、镶红四旗,合在一起称为“满洲八旗”。1635—1642年,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建立。八旗的组织和建设共历时27年,终于形成了满、蒙、汉三军二十四旗的规制。

八旗的颜色

有学者认为:在周朝,中国古代人把自然界的色彩归类为“红(赤)、黄、蓝(青)、黑、白”五种基本颜色,并把具有唯物观念的“五色学说”与周朝的礼仪等级制度融合在一起,作为统治阶级的色彩工具,来规范色彩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西周的统治阶级规定“红、黄、蓝、黑、白”为正色,限王公贵族使用。

努尔哈赤受中国传统色彩“五色学说”的影响,还继承了周朝礼仪等级制度的用色规定,将“八旗制度”的色彩用“五色学说”的用色制度来规范。出征时用正黄、正白、正红、正蓝色,以及镶黄色、镶白色、镶红色、镶蓝色,这八种颜色的军旗和甲胄以示区别。“八旗制度”中的正黄色、正白色、正红色、正蓝色,采用了中国传统色彩里五个正色中的其中四个,后来增设的镶黄色、镶白色、镶蓝色和镶红色的旗上面又添加了一条边,其中黄色、白色、蓝色三色旗镶了红色的边,红色旗镶了白色的边;另外,八旗的盔甲帽上都有黑色。就这样,中国传统色彩的五个正色:黄色、白色、红色(赤色)、蓝色(青色)和黑色,全部被用于“八旗制度”的配色中。

由此可见,八期制度的用色具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规定。也进一步说明,色彩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蕴含着各种政治、权力的意义。那么,在八个旗中,哪一个强、哪一个弱呢?

正黄镶红色

正黄镶黄色

正蓝镶红色

正蓝镶蓝色

正白镶红色

正白镶白色

八旗创立初始,最高统帅是努尔哈赤。他亲统两黄旗,使正黄、镶黄两旗成为自己的亲兵。从“五色学说”中我们得知,黄色在封建王朝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因此,黄色只能为皇权所用。而其余各旗分别由几个能征善战的子侄控制,当时被称为“八和硕贝勒”。“和硕贝勒”是为努尔哈赤所定的八旗旗主的称号。

八旗的旗主不同,自相争斗的故事也层出不穷。自努尔哈赤到皇太极,一直是御林军级的两黄旗地位最高,但是在多尔衮的时代,两白旗的地位高过了皇帝亲统的两黄旗。结果,在多尔衮之后,这种情况便为顺治帝治理八旗提供了口实和机会。为了“维护公平”,顺治直接将任命八旗旗主的权力收回后归国有,而不再由权贵世袭。因此,归皇帝直接统辖的两个黄旗和正白旗的优越地位便得到了稳固,从而构成了八旗的核心。他们主要负责守卫皇城,在皇帝外出时担任护卫,是皇帝倚重的御林军,这就是“上三旗”。清代皇帝的侍卫都是从“上三旗”子弟中选拔出来的。而正蓝旗等五旗,则由皇帝任意指派旗主,这五旗的势力逐渐变弱,成为“下五旗”。“下五旗”由宗室贵族分领,除了在京郊守卫京城,还被大批派往各地驻守戍边。

八旗棉质甲胄的用途

大清以武立国,满清的创立者努尔哈赤以13副铠甲和不到100名士兵闯入历史的舞台,最终建立功业,夺取天下。因此,清朝对铠甲极为重视,格式也极为讲究。

清代前期装备的铠甲,源于明代中后期军队铠甲的设计。而明朝的铠甲受蒙古棉甲的影响。最早开始普及棉甲的也是蒙古军,这种棉甲比较轻,适合长距离作战,还有保暖的作用。八旗铠甲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艺的优点,其防护能力和外部装饰都有了进步。而清代大量使用的铠甲是棉铁甲,其表面是坚厚的布料棉或绢,金属甲片镶在里面,布装饰在外面,然后在布的表面上用铜钉固定。棉铁甲就像棉大衣一样,具有一定的防寒功能,其柔软、坚韧的特性很适合骑兵使用;另外,它对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御能力,具有非常好的防护作用。

清入关以后,为了不忘“满洲根本”,骑射便成为每个旗民的看家本领。为了加强皇族宗室、八旗贵胄的骑射教育,确立了大阅、行围等制度。清代的大阅制度始于太宗皇太极时,顺治时明确规定为每三年一次。行围出猎每年也要两三次。当时八旗兵丁的甲胄是仪仗、大阅、行围、训练的礼服,上文介绍了八旗是以旗色分类的,兵丁的甲胄也是以旗色分的。

清朝中期以后,火器越来越发达,八旗兵丁的棉甲便失去了防御能力。乾隆时期,由杭州机造分两次制成的两万套甲胄,除了在大阅和行围时穿着,平时都放在紫禁城的西华门城楼内。

19世纪以后,八旗子弟所穿着的甲胄除了好看可供欣赏,以及军事训练时穿着之外,逐渐演变为一种仪式表演时所用的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