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
年代:明正统(公元1436—1449年)
原藏地: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太清宫
馆藏地:青岛市博物馆
供图:青岛市博物馆
主讲人:鞠静
您可能听说过佛经,那是否听说过道经呢?《道藏》是道教经典典籍的总称,是一套大型的道教经典丛书,一般在历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汇集编纂而成,其内容主要由道家书、方书、道经和传记四大部分组成。
道教及崂山道教的概况
在介绍《道藏》之前,不得不先介绍一下道教及崂山道教。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方仙道,修道之人崇尚“道”和“德”,并且奉老子为教祖,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提到修道之人,他们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士”吗?其实,东汉之前是没有道士的,那时候术士、炼气士等奇人异士倒是比较多,因为当时并没有经书理论的支撑,所以真正意义上的读经诵道也就无从谈起了。东汉时期,张道林创立了道教,至此道教正式出现。
崂山道教,可以说是道教的一个分支,而崂山在历代修道之人的眼中都有着崇高的地位。早在汉代就已有人来崂山修道,他就是汉代才子张廉夫——2000多年前来崂山修道的第一人。因此,崂山道教也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由来已久。当年张廉夫亲手种植的桂柏,直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树龄了,依然茁壮繁茂。
此外,道教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分支——全真教。全真教与崂山道教的渊源,还需要从头说起。全真教的创始人是王重阳,又名“重阳真人”,是一位陕西的道人。创教以后,他在北方收了七位徒弟,也就是后来的全真七子。全真七子得道之后纷纷去往崂山,建庵收徒,传道授业,其中就包括丘处机。丘处机在许多武侠类的文学和影视作品中都出现过,这个角色是一个德高望重、行侠仗义的大侠;而历史上也确有其人,他曾在一方刻石留下了“虎符刻石”。当时,丘处机在道教中的地位已是举足轻重,因此连元太祖成吉思汗都想拉拢他,还赐予了他金虎符,让他执掌全国道教。随后丘处机俨然成为道教实至名归的领军人物。那时的他就在崂山修道,借机也将崂山道教文化推广开来,并发扬光大。
卷帙浩繁、包罗万象的《道藏》
在道教开创之初,经书实属罕见。为了方便教义的传播及教派的发展,急需理论的支撑,于是,道士们就把道家思想汇编起来,这就是《道藏》的前身了。魏晋以后,随着道教的倡行,道书的数量和内容愈加丰富起来。据《抱朴子内篇·遐览》记载,那时的《道藏》约670卷,另有符500余卷,共约1200余卷;到了大唐开元年间,皇室崇尚道教,道教的春天到了:国家大力支持道教,于是拨款修书,建道观,《开元道藏》就这样应运而生了。不过几经王朝更迭,这部《道藏》最终散失了。
明朝时期,道教迎来第二春。皇帝组织人编写了《正统道藏》,它是我国现存的官修最早的《道藏》。青岛市博物馆珍藏的《道藏》是明正统十年(1445)刻版,万历二十八年(1598年)官印本,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以《千字文》作为函目,可谓卷帙浩繁、包罗万象:“卷帙浩繁”一词赞叹的是《道藏》的数量,这部正统年间的《道藏》现存4946卷,4524册;“包罗万象”一词形容的是《道藏》涉猎内容的庞杂,它涉及了大批的道教经典、论集、科戒、符图、法术、斋仪、赞颂、宫观山志、神仙谱录和道教人物传记,是研究道教教义及其历史的百科全书,还收入了诸子百家的许多稀世著作,弥足珍贵。这部道藏原存于青岛崂山太清宫,后来辗转来到了青岛市博物馆。
明正统十年(1445)刻版,万历二十八年(1598年)官印本,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类,以《千字文》作为函目。
入藏青岛市博物馆
明代官修的《道藏》为什么会出现和保存在青岛呢?这缘于一场道佛之争,事情还要从万历年间山东地区的一个大灾之年说起。那一年,受灾后的山东百姓食不果腹,太清宫也久废失修,于是草草遣散了道士,只留了一两个人看守道观。当时,南京大报恩寺有个高僧叫憨山,他在研读《华严经》时,意外发现上面有这样一段记载:“东海有处,名那罗延窟,是菩萨聚居处。”东海在古代,指今天山东半岛以东的黄海海域,而“东海有处”指的是黄海周边的某处。因此推断,罗延窟的位置应该就在崂山。发现罗延窟的所在之后,这位大师可谓大喜过望,不远千里长途跋涉来到崂山,搭建茅庐修行。而这位高僧憨山可不是一般人物,他位列明代四大高僧之一,且有一个坚实的后台:万历皇帝的母亲——慈圣太后,也就是李太后。李太后拨给憨山大笔的钱款,让他买经书,建寺庙。当时正赶上太清宫道士在变卖道观,于是他就用这笔钱购买了太清宫的产业,在宫前的空地上建成了一座寺院,这就是海印寺。
太清宫有一个道士叫耿义兰,他对憨山建寺庙的行为极其不满,便到官府控告憨山霸占太清宫产业。可官府也忌惮憨山的强大背景,就判耿义兰败诉。但是耿义兰不服,多次到京城告状,后来也找到了一个后台——郑贵妃,她是万历皇帝最宠幸的妃子。于是,又过了五年,柳暗花明,官司终于有结果了:耿义兰胜诉,憨山被抓捕问罪。皇帝敕封耿义兰为护教真人,批示其重修太清宫,并颁赐《道藏》,太清宫因此声名远播。这场道佛争执,表面上是信佛的高僧憨山与道士耿义兰的争端,实际上更是皇帝与太后之间的权力之争。
这部正统年间的《道藏》可谓卷帙浩繁、包罗万象。现存4946卷,4524册。
那么,《道藏》又是如何辗转来到青岛市博物馆的呢?因为这套《道藏》在“文革”期间面临劫难,红卫兵曾想要将其销毁。1966年8月24日傍晚,时在青岛市文化局任职的聂希文先生突然接到副市长王云九先生的电话,听到他语调焦急地说:“造反组织要在今夜或明晨出发,到崂山砸庙毁经,你马上组织力量,抢在他们前面,把崂山华严寺收藏的清版佛经《大藏经》以及元抄本、明刻本两部《册府元龟》,太清宫收藏的明版道教经典《道藏》抢回来!”
聂希文先生在《“文革”中抢救藏经纪实》文中写道:“我调了几位同志,调了一辆大卡车、一部吉普车上山了。到了华严寺,这里已是一片横遭劫难的惨相。我们直奔藏经楼。还好,这里尚未遭破坏。我们打开古老笨重的藏经柜上的旧式大锁,把繁多的经卷一捆捆背到山路边,装车。”在当时紧迫、艰苦的条件下,739卷、7718册的《大藏经》被安全运下山。两部珍贵的《册府元龟》完好地装在柳条箱里,也被抢救出来。接着,聂希文又率人将4524册《道藏》悉数运回。此后,两部珍贵的《册府元龟》以及《道藏》就安全地珍藏在青岛市博物馆内。
青岛市博物馆现在已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此部《道藏》作为现存最完整的明代正统版道藏,已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