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
年代:明永乐(公元1403—1424年)
尺寸:高9.7厘米,口径50.5厘米,底径34.8厘米
馆藏地:天津博物馆
主讲人:杨旭
您好,今天我为您介绍的这件文物,是古代中外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它见证了郑和下西洋对世界贸易格局的影响,也深刻影响了中国本土瓷器的发展,它就是明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
这件大盘是一件硕大而精美的青花瓷,集美貌和工艺于一身。它的珍贵之处在于器形硕大,纹饰独特,青色浓艳。从外形上来看,永乐时期的青花瓷普遍圆润、灵巧、清秀,如此硕大的器形十分少见。这只盘子口径足有半米多,以当时的烧造工艺来讲,烧造如此硕大而精美的器形也是非常难得。
纹必有意,意必吉祥
大盘的中心纹饰是一棵枇杷树,树上果实累累,一只拖着长翎的绶带鸟栖息枝头,正在回头啄食枇杷。这种鸟的羽毛相传十分鲜艳亮丽,并且尾部羽毛的颜色非常像古代官吏在佩戴官印时所用的一种彩色丝带,所以取名为“绶带鸟”。恰巧“绶”与“长寿”一词中的“寿”字谐音,“带”与“世代”一词中的“代”字谐音。枇杷是一种“备四时之气”的佳果,生产于中国的南方,有清热解毒、润肺生津之效,深受当时老百姓的喜爱,被称为“吉祥之果”。我们现在感冒、咳嗽时的常用药——川贝枇杷膏,就是从这种植物中萃取出来的。所以这种纹饰也寓意着四时吉祥,高官长寿。
大盘内壁还绘有折枝桃、石榴。桃代表着长寿,石榴寓意多子多孙。大盘的口沿处装饰着缠枝莲纹,又名“万寿藤”,由于它的结构连绵不断,所以又有着“生生不息”的美好寓意。整件大盘上面的纹饰都蕴含着我国传统的福寿文化。
中国古代器物的纹饰往往遵循着“纹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原则。“吉祥如意”是人们经常使用的祝福语,代表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在生活中,人们常用带有吉祥寓意的图案来表达对未来的祝福和祈盼。随着时间的流逝,瓷器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吉祥纹饰,色彩搭配也更加缤纷。而以青花枇杷绶带鸟纹盘为主题图案的纹饰,全世界只有三件,一件珍藏在大阪东洋陶瓷美术馆,一件珍藏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最后一件珍藏在天津博物馆。
诸料悉精,青花最贵
这件大盘色彩雅致凝重,光彩夺目。其所使用的颜料并非我国所产,而是郑和下西洋带回来的。明永乐时期,郑和率领船队将中国的瓷器、丝绸等带到海外,同时带回了各国的奇珍异宝和特产,其中就包括烧制青花瓷的上好钴料——苏麻离青。永乐、宣德两朝的官窑瓷器胎质细腻、釉层莹润,由于使用了从西亚进口的优质绘瓷原料苏麻离青,使得青花色泽更为浓艳,结晶斑深入胎骨。这种颜料含铁量高、含锰量低,所以在适当火候的烧造下,才能让瓷器呈现蓝宝石般的光泽。正是这些特点使得永乐时期的青花瓷有别于其他朝代的青花瓷,因而也造就了一代名瓷。
天津博物馆珍藏的这件大盘,是景德镇官窑采用“苏麻离青”钴料烧制而成的;大盘的釉色浓淡变化自然,图案生动写实;青花与瓷胎的色泽对比强烈,从而衬托出瓷器莹润的质感。“苏麻离青”这种青花色料发色明艳、呈色稳定,晕散现象更是新颖别致,俨然中国水墨画中使用焦墨技法所创造的奇特效果。尤其是宣德时期的青花瓷与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而被民间称之为“青花之王”。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所描写的“鬼脸青的花翁”,就是永乐、宣德时期苏麻离青的青花瓷。
郑和下西洋不仅带来了新鲜的物产,还深刻地影响了沿线的贸易。他开辟了一条海上航线,从而推动了整个东西方的贸易活动;同时,通过贸易大发展促进了陶瓷的外销。从大西洋沿岸各国出土的陶瓷标本来看,明代初期和中期的器物占了很大的比重。下西洋以前,销售于海外的主要是龙泉青瓷和东南沿海一带的仿龙泉制品,而青花瓷尚未被大规模地烧制和出售。下西洋以后,由于海路交通的拓展,使发展起来的制瓷业受到海外市场的刺激,大量的商人出海贩卖瓷器;另一方面,明青花瓷在烧制时,使用了郑和下西洋从东南亚地区带回的“苏麻离青”釉料,制品极为美观、精致。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器生产,无论产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并且以其胎、釉的精细,青花的浓艳,造型的多样和纹饰的优美而负盛名,被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南京是郑和下西洋船队的首发地,当时船队装载的很大一部分货物就是青花瓷器,而许多流传海外的永乐、宣德官窑青花瓷器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有“诸料悉精,青花最贵”的说法。因制作年代贴近,工艺方法因袭,永乐和宣德时期的青花瓷有很多相似之处。
永乐早期的官窑青花瓷使用国产料时,与洪武官窑青花瓷是难以区别的。永乐后期以及宣德年间在使用了郑和下西洋从国外引进的“苏麻离青”后,由于青料的含锰量少,因而烧成的青花不含紫、红色,而呈现为纯正的“宝石蓝”色。同时,由于这种青料的含铁量高,因而烧成后往往有黑铁斑。永乐时期的青花瓷,瓷质洁白细腻,釉色深蓝中带黑,所用釉料富于发散性,烧成后青料渗透胎骨,生动灵活,不露丝毫笔痕,有的如纸上泼墨,画意极浓。
明代的“海上瓷器之路”
中国的青花瓷普遍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这件大盘远比我们吃饭的盘子大得多,那么,它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说到它的用途,我们还要提到郑和下西洋。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海上丝绸之路在明永乐时期也被称作“瓷器之路”。郑和通过这条海上通道将中国的瓷器带到海外。在此之前,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大多以木质和竹制的器皿做食器,只有上流社会才用金属器,但金属器昂贵的造价使大众难以承受。
无论是金属器,还是竹木器,其实用性和耐用性都不及瓷器,当中国的瓷器漂洋过海到了国外,很快就成为当地人理想的饮食用具。无论是上层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中国的瓷器十分喜爱。随着瓷器贸易的不断繁荣,中国的外销瓷也通过不断改进以迎合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这件大盘就是专为阿拉伯人所设计的。阿拉伯人有围坐在一起吃手抓饭的习惯,这就需要大型的瓷质用具。天津博物馆珍藏的这件青花大盘,从纹饰上来看具有典型的伊斯兰风格,据说这件青花大盘极有可能是永乐皇帝为了赠给阿拉伯国家,而特意命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礼物。在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瓷器中,除了宫廷用瓷外,还有很多是皇家礼品瓷,专门用于馈赠外国的王室贵族。由于永乐皇帝对瓷器工艺的要求很高,官窑的成品率很低,因此每一件存世的官窑瓷器都堪称精品,而像本文所介绍的器形如此硕大的大盘更是凤毛麟角。
郑和七次下西洋向海外输出大量中国瓷器的同时,又从国外找到了生产青花瓷的钴料“苏麻离青”,使宣德时期的青花瓷成为中国青花瓷之冠,官窑青花瓷器从此被宫廷所接受,景德镇民窑青花瓷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这种互动改变了“海上陶瓷之路”原来的格局,从此,青花瓷成为主流产品并走向世界,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国内陶瓷同样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一枝独秀,而许多古代的名窑因此退出了历史舞台。如今,全世界各大博物馆都收藏了大量明代青花瓷器珍品。在郑和下西洋所到沿岸各国的古代遗址,都埋藏着大量的中国古陶瓷,这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历史文化遗产。
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沧桑和沉浮之后,这样一件形如16瓣莲花的精美大盘是如何穿越战火纷飞和朝代更迭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已经很难想象。我们只能安静地面对着它,感受着先人的聪明和智慧所带给我们的无限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