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
年代:明(公元1368—1644年)
尺寸:通高18厘米,长50厘米,宽30厘米
出土地:山东省邹城市鲁荒王墓
馆藏地:山东博物馆
供图:山东博物馆
撰稿及主讲人:蒋彬
在中华文明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传统服饰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所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在中国古代服饰制度中,“冕服”是帝王最华美、隆重的礼服。冕服一般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舄等主体部分,以及敝屣、绶、佩等其他配件。今天我为您介绍的正是一件跟服饰和礼制有关的文物,它就是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九旒冕。
冕是一种戴在头部的冠,其产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那时人们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观察日月星象,模仿鸟兽冠角,创制了冕冠来装饰自己。随着文明的进步,冕逐渐成为古人在祭拜天地、祖先以及举行其他重大典礼时佩戴的礼冠,与礼制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在祭祀时着冕服始于商代,至西周时期形成规定,历朝历代虽有演变,但都有各自的严格规定。不仅如此,在这些有资格使用冕的人群中,因其地位高下,所佩戴的冕的形制也不相同。
旒就是一种体现冕冠等级差别的存在。旒指的是冕前后下垂的串珠,数量不同,含义也不同。一般来说,地位最高的帝王是十二旒,诸侯是九旒,上大夫是七旒,下大夫是五旒。顾名思义,今天为您介绍的这件九旒冕就是有九旒的冕冠。
冕冠饰件的象征意义
这件九旒冕通高18厘米,长50厘米,宽30厘米,为藤篾编制,表面敷罗绢黑漆以示庄重,镶以金圈、金边以示高贵。冠的两侧有梅花金穿,中间贯一金簪。冕冠一般包括冕板、旒、充耳等,冕服是礼制的产物,所以冕冠中的每个饰件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都蕴含着传统的宇宙观、道德观和传统文化的理念。
通高18厘米,长50厘米,宽30厘米,为藤篾编制,表面敷罗绢黑漆以示庄重,镶以金圈、金边以示高贵。前后各垂9道旒,每道旒上有9颗五彩玉珠,共计162颗。
冕冠顶部覆盖的长形木板称为“冕板”。冕板又称为“延”,一般会用细致的布帛包裹,板的形状前圆后方、前低后高。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寓意着天子是奉上天旨意来治理天下的;前低后高,呈俯伏之状,象征皇帝有谦恭的美德,能倾听民意,关怀天下百姓。
冕板前后有垂旒,前后各垂9道旒,每道旒上有9颗五彩玉珠,共计162颗。这些下垂的旒,除了表明佩戴者的身份,更重要的是遮挡住佩戴者的视线,使其目不斜视,不视非、不视邪,我们现在常说的成语“视而不见”就是由此而来。
另外,在两耳的位置还各垂一段丝绳,丝绳垂至耳边,末端系着一块儿青玉,好像用这块玉塞住了耳朵,因此被叫作“充耳”。佩戴这种玉石的目的是“止听”,也就是提醒佩戴者切勿轻信谗言,这就是所谓的“充耳不闻”的由来。以上种种都有规劝人君不尊大、不听谗,明是非、求大德而不记小过等意思。
九旒冕的主人
那么,这件九旒冕的主人究竟是谁呢?这就要从它的出土地说起。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北的九龙山南麓,有一片总面积约92万平方米的陵区。九龙山是一座连绵的群山,有连峰九座,由南而北入曲阜境内,蜿蜒如龙,故名九龙山。整个陵园从选址、设计到建造,都有一套完整的规划,是经过精心选择和构筑的。陵园南面是一片沃野,与朱山遥遥相对;东有卧虎山,西有玉皇山,陵园前面为白马二泉,应是白马河源头。整个陵区居高临下,向阳濒水,四望山川拱卫,藏风聚气,颇具王家气派。
1970—1971年,由山东博物馆主持对该墓葬进行了一年多的考古发掘。随着这座地下宫殿的缓缓开启,千余件文物得以展露真颜。出土了包括冠冕佩饰、家具服装、笔墨纸砚、琴棋书画、彩绘木俑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其中就包括这件九旒冕。
从这些文物中,我们得知墓主人是朱檀,生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子。生母为郭宁妃,深受朱元璋宠爱,曾摄六宫事务。朱檀出生两月后即被封为“鲁王”,自幼聪慧过人,博学多识,琴棋书画无不精通,因而备受父亲朱元璋的喜爱。他15岁时就藩山东兖州,然而在此之后便沉溺于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中,并一心追求长生不老,终日焚香诵经、烧炼“仙丹”,终致毒发伤目,最后病入膏肓、百医无效,在19岁时便去世了。朱元璋得知后,认为他的行为十分荒唐,因此赐其谥号“荒王”。自朱檀开始,鲁王共传10代13王,前后延续达283年,贯穿整个明代。
朱檀年少早逝,其王陵的营建在明代亲王中应属首例,其陵墓的建筑布局、形式、规制等,为明代前期王陵建制提供了完整的实例,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其墓葬中的许多随葬品,具有明显的元末明初的时代特征,是明代“藩王级”文物的最早代表,为研究明初政治、经济、文化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因此被称为“大明第一王墓”。
在鲁荒王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的冠冕服饰,九旒冕便是其中一件。墓中还出土了九缝皮弁、乌纱折上巾和交领、盘领织金龙袍数件。从出土的大量随葬品可以看出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的喜爱。《明史·舆服志》中记载皇帝、太子、亲王之礼服和常服上都绣纹有龙纹。鲁荒王朱檀薨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而明代舆服制度则是洪武元年(1368年)、二十六年(1393年)、永乐三年(1405年)分别定制完善,因此其随葬的生前之服的衣纹、服色与制度不甚相合,但已初具规模。
从辽、金时期开始,佩戴冕成了皇室特权。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服饰制度做了重新规定,在周代规定的六冕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简化,只保留了其中的衮冕。明代冕服的使用仅限于皇帝、太子、亲王、郡王及其世子。明代礼制规定:皇帝用冕前后各12道旒,每道旒上有红、黄、青、白、黑共12颗玉珠,太子和亲王只能用9旒、9珠。山东博物馆珍藏的这件九旒冕的主人朱檀是分封到山东的亲王,使用9旒、9珠是符合当时礼制规定的,九旒冕的等级正与他的身份相匹配。
历朝各代,都以冕服为最高礼仪之物。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更是强调“复汉官之威仪”。朱氏王朝持续了276年,冕冠和冕服的崇高地位也保持了276年,直到爱新觉罗氏入主中原,冕服制度才被废止。全国只有两件冕冠文物,其中一件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民国初年袁世凯登基称帝时穿的一套仿古冕服中的冕冠;另一件就是现藏于山东博物馆,鲁荒王墓出土的600多年前的明初亲王冕冠,也是唯一存世的古代冕冠实物,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与历史价值。
从远古圣人到历代帝王,无一例外都把冕当作身份地位的象征,正所谓“舆服藏瑞气,旒冕配圣王”。而山东博物馆珍藏的这件九旒冕作为唯一可见的冕冠实物,显得弥足珍贵。
参考文献
a 杨波,王斌主编. 走进山东博物馆:镇馆之宝[M]. 山东:青岛出版社,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