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
年代:明(公元1368—1644年)
尺寸:长31米,宽8.2米,高近30米
馆藏地: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供图: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主讲人:周淑
大家好,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件展品有些特别,它静卧在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的中央大厅中,长达31米,宽8.2米,最高的地方将近30米,体量庞大,气势恢宏。当您走进博物馆,立刻就会被这件“庞然大物”吸引,它就是博物馆的标志性展品——福船。它是根据郑和下西洋的标准船型所复原的一艘明代福船,由于体量庞大,无法陈列在玻璃柜内,因此,您可以与它亲密接触。
福船,也叫“大福船”,是我国古代一种著名的海船船型,因为建造于福建而得名。但福船也不限于福建造的海船,而是对我国福建、江浙沿海一带所造尖底海船的统称。中国是世界上造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造船技术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明代,古代中国帆船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更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远洋航海壮举。在郑和远洋的船队中,所使用的标准船型主要就是福船。
今天要为您介绍的这艘福船是一艘尖底的木船,船头尖、船尾宽,首、尾两头都微微上翘。船底最低处凸出的部分是船的龙骨,如同人和动物的脊椎,是船只重要的承重结构,可以增强船的纵向强度;船体中部两侧凸出的木结构是舭龙骨,可以减少船只在风浪中的摇摆,增加船只的稳定性。这艘船的甲板上有三根桅杆、三面风帆,高达26.6米的主桅杆就安装在甲板中部;甲板上设有上下舱口,可以通往甲板下的船舱。船尾处的上层建筑叫作“艉楼”,共有三层。
福船在海上行进时,主要依靠的是借助风力的风帆;无风的时候,可以靠人力摇橹驱动船只。船的尾部还有可升降的舵,用来操纵船舶的航行方向。桅杆上的风帆是用桐油涂浸过的棉麻布做成的,防水性好,不易吸水也不易老化。这些帆还可以围绕桅杆旋转,便于船员根据风向调整帆的角度。帆面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根用竹子做的横梁结构,即使帆面有破洞也不会影响整体。不过,这些帆也很沉,需要使用旁边的绞关木,用力绞起绳索,才能把它们升到桅顶。当然,落帆就方便多了,帆体能依靠自身重力,快速收落。
这艘福船是一艘尖底的木船,船头尖、船尾宽,首、尾两头都微微上翘。船底最低处凸出的部分是船的龙骨,如同人和动物的脊椎,是船只重要的承重结构,可以增强船的纵向强度;船体中部两侧凸出的木结构是舭龙骨,可以减少船只在风浪中的摇摆,增加船只的稳定性。
这艘福船的吃水深度是2.1米,排水量为224.6吨。吃水指的是船浸在水里的深度;排水量指的是船在装满货物时所排开的水的重量,通常用吨来计算,是反映船舶大小的重要指标。
福船所采用的先进技术
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十分发达,这在明代福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的这艘福船就展示了一项先进的传统造船技术——水密隔舱。
在船尾的右侧,可以看到福船船舱的内部结构:船舱内部并不是连成一体的,而是被木板分隔成了多个舱室,还将木板缝隙填充起来,使各舱室之间不留空隙。试想,当某个船舱破了窟窿后,水会不断从外面渗入。而船员在发现这种情况后,可以马上转移这个舱室里的货物,再用木楔子和木塞之类的材料将洞暂时堵住。由于船舱被隔成一间一间的密闭舱室,所以即使这间舱室进水了,水也不会渗到其他舱室。于是船还可以继续航行,等到了目的地再修补。
这种水密隔舱技术,使用隔舱板将船舱分割为各自独立的水密舱区,极大地提高了船舶的抗沉性。这种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晋末年。当时国家动**,社会矛盾尖锐,孙恩、卢循率领百姓从浙东沿海发起了反晋的起义。他们从海上起兵,积极建造舰船,研究先进的水战技术与造船技术,在东部沿海和长江等水域与东晋军队交战多次。当时,卢循建造了一种新的八槽舰,在这些水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用横舱板将船体的底层分成了彼此独立的八个船舱,所以称为“八槽”;各舱单独密封,互相之间不会渗水,因此被称为“水密”。这正是水密隔舱技术的雏形。
水密隔舱是我国古代造船技术的重大突破,不仅在我国得到推广,从近代开始也传播到西方,一直沿用至今,对世界航海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除了分隔船舱、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这项技术还有两方面的作用:首先,厚实的隔舱板支撑着船体的内部,能够增强船的横向强度,使船体结构更加坚固;其次,如果这艘船需要运送货物,比如茶叶和不同种类的香料,那么,多个船舱也便于货物的分仓储货,更利于装卸和管理。
船尾的右侧,可以看到福船船舱的内部结构。
船舱内部并不是连成一体的,而是被木板分隔成了多个舱室,还将木板缝隙填充起来,使各舱室之间不留空隙。
除了水密隔舱,这艘福船还采用了另外一项了不起的中国传统造船技术——榫卯连接。组成船体的木构件又多又重,那么,怎样将它们紧密连接在一起呢?在连接大件木头时,钉子使用起来不方便,而且在海水中容易生锈。而榫卯连接技术是一种不使用钉子的技术,它是将木构件加工成彼此可以严密扣合的形状,通过形状自身的凹凸连接为一体,凸出的部分被叫作“榫”,凹进的部分被叫作“卯”。使用榫卯技术后,船只的不同部件被巧妙地结合起来,就像木头拼图一样,连接成了一个牢固的整体,在水中长期活动也不会松脱。这艘福船的外板、甲板、舱壁板、龙骨的连接都采用了榫卯连接技术。它与水密隔舱技术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航海事业的贡献。
郑和下西洋的标准船型
中国古代的船型种类繁多,但大体来看,可以按照船首形状的不同,分成尖首和方首;按照船底式样的不同,分为尖底和平底。而福船就是尖首、尖底船型的代表,沙船则是方头、平底船的代表,它们与广船、鸟船合称为“中国四大古船”,尤其是前三者已驰名中外。
同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船型,在郑和的宝船船队中,却很少见到广船,沙船也不大使用,大多数船型都是福船。那么,福船与其他三大古代船型相比,究竟有什么优势能够让它脱颖而出,成为郑和下西洋的标准船型呢?
首先要从福船自身的优良性能说起。早在宋代,福船就以“海舟以福建为上”而著称于世。福船的船体高大,尖底造型使它吃水更深,有利于破浪前进;加之尖头阔尾、结构坚固,多水密舱,容量大,宽阔的甲板也便于装卸及作战,而且稳定性好、抗风力强,非常适合远洋航行。
从明王朝的角度来看,下西洋是涉及国家政治、外交乃至经济大局的要事。若要完成这项重大使命,必须确保航行船队的安全,而船队的安全又是以船只的抗风暴、续航和海上作战能力为基础的。在这几方面上,稳定性好、便于作战的福船显然具有优势。
再者,从航线来看,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要驶向西洋各国,途经太平洋、印度洋,还要航行到波斯湾和东非沿岸等深水海域。虽然“有水就能行船”,但合适的船型却能让航行速度更快,因此选择尖底、吃水深、长宽比小的福船船型也就顺理成章了。
相比之下,因为广船主要航行于礁石密布的南中国海,造船材料要选用好的硬木;早期使用的是坚硬而沉重的铁力木,明代后期开始,由于铁力木资源奇缺,才改用其他硬木。而福船用松木、杉木等木材就可以建造。在同样大小的尺度下,虽然广船比福船更坚固,但广船对木材的投资更大,且空船的重量偏重,相对的载货量就会变小,损坏后维修的难度也比福船大。另外,广船上窄下宽的形制,在远洋时的稳定性也不及福船。鸟船为快速的小型船,也不适合作为远洋主力。沙船平头、平底、方尾,主要航行于水浅、多滩的近海航线,同样不适合深水大浪的远洋航行。
因此,凭借适于远洋的优越性能,福船成为郑和下西洋的标准船型,更成为我国古代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的最优秀的木质帆船。
古代福船上的传统民俗与文化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的这艘福船,是参考明代相关文献,以明代福船为原型,由舟山著名造船作坊以传统木船的制作工艺和技术打造的,是一艘可以实际下水航行的实船。除了船型与船体设备,这艘福船在细节上也处处体现着古代福船上的传统民俗与文化。为了寓意吉祥,船首和船尾分别装饰着彩绘的狮子头和鹢鸟。船头的左右两侧还各有一只活灵活现的“眼睛”,是模仿鱼的眼睛而安装的“船眼”,寓意识途。而船眼眼珠的朝向也大有说法:民间有个风俗,习惯通过船眼眼珠的朝向来区分船只的用途,船眼的眼珠朝上代表是天子的官船,船眼朝前看的就是寻路的商船,而船眼朝下看的则是捕鱼的渔船。
在这艘福船的艉楼二层还设有神堂,神堂中供奉着一尊神像。台湾、福建等地的朋友肯定对这位神灵更熟悉,它就是历代船工、海员、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妈祖。
妈祖又被人们称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海神娘娘。她是旧时民间所信仰的保佑航海平安的海神,主要流传于东部沿海地带。关于妈祖的来历有很多种说法。相传,妈祖出生在北宋年间福建湄洲的一户普通渔家,因为从出生到满月都不啼哭,所以取名林默,人称“林默娘”。民间传说林默非常聪明善良,从小就熟悉水性,经常在大海中拯救遇难的船只,还能为人治病,预言祸福,被人誉为“通贤灵女”。后来,林默在海上搭救船只时不幸被桅杆击中头部,落水身亡,年仅28岁。人们为了纪念她,便立庙祭祀,称之为“妈祖”,并奉为海上保护神。
在古代,船舶起航前要先祭妈祖,祈求她保佑顺风和平安,还在船舶上立妈祖神位供奉。后来,妈祖的影响逐渐扩大到福建乃至全国各地,尤以台湾等地为甚。近代以来,妈祖崇拜甚至超越了国界,在东南亚等地也有许多信徒和庙宇。
明清时期主要的战船船型——福船
凭借优越的性能,福船成为明代官方使臣出使海外的重要交通工具,除了郑和下西洋,徐兢出使高丽、册封使出使琉球乘坐的都是福船。此外,福船还是明清时期主要的战船船型。它可以凭借“身高”的优势,居高临下发射火炮火箭,而且船首尖且高昂,有很强的冲击力,甚至可以击沉敌舰。“福船乘风而下,如车碾螳螂”,历时10余年,扫清东南沿海倭患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渡海东征、驱除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郑成功,他们的船队和水师的主要船型也是福船。福船作为最能代表明代造船成就的木船,堪称“集中国古代海船之大成”。
欢迎大家来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亲自登上福船的甲板,近距离观察福船的船型与结构,深入感受中国历史悠久的航海文化以及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