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 元青花山形笔架 元代青花瓷器中唯一的文房用品
国宝小档案
年代:元(公元1271—1368年)
尺寸:高9.3厘米,宽11.8厘米
出土地:浙江省杭州市朝晖路窖藏
馆藏地:杭州博物馆
供图:杭州博物馆
主讲人:高嫄
您好,今天为您介绍一件非常难得的青花瓷器——元青花山形笔架。说它难得,一是因为这是一件极为稀少的元代青花瓷器,二是因为这件瓷器不是盘、碗、罐、瓶等常见的青花器形,而是一件文人书房里使用的文房用品,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元代青花瓷器中唯一的文房用品。
元青花山形笔架,是藏于杭州博物馆的一件一级文物[1],高9.3厘米,宽11.8厘米,整体施青白釉,是一个海鳌驮山峰的造型。笔架的主体是四座高耸的山峰,山峰上下贴塑有青花的云纹和海浪纹,让人很容易联想到海浪拍打山峰的壮观景象。架峰上有一个扁扁的圆圈,有人说它代表了明月,这就让这件笔架有了“碧山东极海,明月高升天”的意蕴;也有人说这是太阳,用于笔架这种文房用具上意味着“独占鳌头、旭日高升”。
山与山中间的空隙,可以用来搁笔,而一侧的山峰旁边还蹲着一只张着嘴的海鳌。海鳌是神话传说中的一种海中巨鳖,从来没人见过,所以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个动物应该是鱼蛙、蟾蜍,等等,我们暂且称之为海鳌。海鳌的嘴巴是张着的,内部中空,里面可以装水,所以这件元代青花瓷器虽然被叫作笔架,但它同时也是一只水盂。水盂,也称“水注”。古人写字用的是毛笔,然后蘸上墨水进行书写,而磨墨需要添水,水盂就是给砚台添水的一个小物件。整个笔架一器两用,小巧精致,同时青花的颜色明丽悦目,非常漂亮。
价值连城的元青花
青花瓷现在比较常见,大到宾馆、饭店,甚至是我国的各驻外使馆,小到平常百姓的家里等,大多都有青花瓷。几百年来,这种瓷器类型一直长盛不衰。其实,青花是一种釉下彩,它用含有氧化钴的矿料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之后再往上罩一层透明釉,最后一次性烧成。也就是说,青花的颜色是被保护在一层透明釉下面的,这就使得这种颜色不易脱色。又因为钴料烧成后会呈现出非常明丽的蓝色,其着色力强、发色鲜艳、呈色稳定,最重要的是青花整器烧制的成功率比较高,所以自它诞生的那天起,就备受人们的喜爱。
古代的青花瓷器,比较多见的是明清以后的,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世界的人都认为青花瓷器是从明代才开始出现的。直到20世纪20年代,一对有着元朝“至正十一年”[2]字样的青花大瓶流入北京的古董市场,当时的古董商看到这是元代纪年的青花瓷,按照惯常思维便断定它不是真品,因为大家都默认青花最早是明代出现的。于是,这对青花大瓶就被辗转卖给了外国人,后来被英国的大维德爵士收藏,成为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最后峰回路转,到了20世纪50年代,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The Freer Gallery of Art)的一位研究员在研究对比了一批与这对青花大瓶类似的青花瓷器后,最终得出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结论:这些青花瓷器的年代应为元代。自此,有关元代青花瓷的认知才普及开来。
元青花的数量非常少,每一件都是价值连城。目前,全世界范围内收藏完整的元青花瓷器只有300多件,而且大部分存于海外。我国收藏的元青花的数量为100多件,绝大多数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从墓葬或者窖藏中出土的。那么,为何元青花多收藏在海外呢?它是在中国烧造的,为何国内反而收藏的少呢?这就涉及元青花产生的背景了。成熟的青花瓷器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主要是在元代晚期。由蒙古族建立的元帝国,疆域空前辽阔,经过几次对外扩张后成为地跨亚欧两块大陆的国家。元朝对外交流非常频繁,陆路贸易和海上贸易都十分发达,而青花瓷器在当时就已经被大批量地生产并且大量出口。今天,我们能在土耳其和伊朗找到大量的元青花,总数将近100件,占全世界元青花总数的近三分之一;而这两个国家在元代正好位于丝绸之路的沿线,是青花瓷器出口路途上的其中一站。
窖藏文物的发掘
那么,这件元青花山形笔架如此珍贵,它的主人究竟是谁呢?这要从它的发掘过程说起。
1987年10月,杭州市朝晖路上的市商业储运公司正在翻建仓库。有一天,工人干活时意外发现了一座瓷器窖藏[3]。当时的杭州市文物考古所在得知消息后,立刻派工作人员前往清理。清理完毕后发现,整个窖藏直径约2.5米、高约0.9米,里面有54件瓷器和4件铜器。在这54件瓷器里,有景德镇窑的,有龙泉窑的,还有霍州窑的,都是元代的物品。其中,就有这件青花山形笔架。
我们在笔架上没有看到任何款识,但通过辨认窖藏中的其他文物,同时翻阅文献资料,大致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元代末年,战乱迭起。从1352年开始,杭州经历了长达10余年的战乱,整座城市在红巾军与元朝军队之间数次易手,曾经率兵占领过杭州的起义军领袖包括徐寿辉、张士诚、朱元璋。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杭州朝晖路窖藏埋藏的时间。
从窖藏发现的这批瓷器来看,它们都没有使用的痕迹,而且有些器物,如高足杯等,上面还刻有五爪龙纹。元代的统治者曾在景德镇建立窑厂烧制宫内的日用瓷器,而在这些瓷器上的纹饰中,用五爪龙纹代表帝王。因此,这批瓷器很可能是供应给宫廷用的皇家用品,当时准备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到大都(今北京)的皇宫,不过可能中途遇到战乱,无法把这些瓷器和铜器带走,于是便就地掩埋了。
元青花把中华文化、蒙古文化、伊斯兰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还融合了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特征,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创新。自元代以后,历经明、清、民国,直到现在,青花瓷器一直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元青花山形笔架作为一件难得的元青花文房物品,也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