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
年代:金(公元1115—1234年)
出土地:山西省侯马董氏家族董明墓
馆藏地:山西博物院
供图:山西博物院
主讲人:姚香
您好,今天我为您分享的是山西博物院藏的珍贵戏曲文物——山西侯马金代董氏墓中的戏俑人物。
中国戏曲艺术的故乡
山西被称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故乡”,地方戏曲艺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在中国戏曲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蒲剧(蒲州梆子、乱弹、晋腔)、晋剧(中路梆子、太原梆子)、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是山西地方戏曲的四大剧种,被称为“四大梆子”。这四大梆子同根异枝、一脉相承,是梆子腔的正宗,代表着地方戏曲艺术的历史文化价值。
其实,所谓中国戏曲艺术的故乡,主要指晋南地区——山西南部的临汾、运城。在这里,几乎每个村落、寺庙、集市,凡是有人流往来、聚集的地方,您总会看到一座戏台。据统计,山西现存金、元、明、清古戏台2888座,数量之多,令人惊叹!山西省高平县王报村山冈上的二郎庙戏台,是现在保留下来的中国最早的古戏台,距今有820年的历史。
山西的戏曲文物在全国是最丰富的,除了戏台,还有戏曲砖雕墓、壁画、碑刻,等等。尤其山西是发现金代戏曲砖雕墓最多的地区。金代的砖雕墓内布局大多是南厅北堂、东西厢房,构成我国传统的“四合院”形制,结构精巧,手法细腻,雕刻剔透,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无与伦比。墓葬中的戏曲文化和元素彰显了山西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北壁“开芳宴”的上方正中还砌了一方精致的小戏台,台上站着5个彩绘砖雕人物俑,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我们很明显就可以看出,这些人物俑是金元时期戏曲中的角色:副净、装旦、末泥、副末、装孤,也就是今天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原型。
侯马董氏墓中的戏曲人物俑
以侯马董氏家族董明墓为例,这是800年前晋南一个富庶的家族墓中的一座。其主体是仿木结构方形单室砖室墓,坐北朝南,墓门在墓室南壁偏东的壁面上。墓室内面阔三间的厅堂宽敞明亮,北面堂下正中是墓主人夫妇“开芳宴”的场面。唐、宋、金、元时期,开芳宴是夫妇之间在元宵节等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时,举办的一种特定的家庭宴席,主要用来表现夫妇之间的恩爱、浪漫和家庭的和睦,反映了当时人们理想的家庭模式和正统的道德观念。宋、辽、金、元时期墓葬中常见“开芳宴”的装饰图像。接着,再往两边依次是雕花屏风和侍童、侍女,东西两壁各雕六扇格子门,装饰着牡丹、莲花等花纹。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莲花寓意着“连生贵子”,含有浓浓祥和的生活气息。对应的南壁墓门两侧有镇宅狮子和盆花。而宴会上肯定少不了娱乐活动,戏曲就是宋金元时期最受欢迎的娱乐活动。北壁“开芳宴”的上方正中还砌了一方精致的小戏台,台上站着5个彩绘砖雕人物俑,形象生动,惟妙惟肖。
接下来,我们从右到左依次来看戏台上的5个人物。最右边的人物头戴软巾帽子,身着黄色虎皮纹及膝外衣,左手持短棒,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含在嘴里,两腮鼓起好似在吹口哨,一个市井纨绔子弟的形象跃然而出。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他眼睛脸鼻处涂抹粉团,双目斜抹八字眉,很明显这是一个丑角扮相;右边第二个是一名女性,她头绾发髻形若华冠,身穿窄袖团花大红袄和浅红色裤,脚穿黑色鞋,腰束黄色丝巾,左手拿手帕打在腹间,右手拿黄色团伞搭于左肩,两腿交叉屈膝呈下蹲动作,一副忸怩作态;中间的人物面容丰满,头戴纱帽,身着圆领宽袖红袍,双手持笏板交握置于胸前,端庄自若,俨然是一个宋代官吏的形象;左边第二个人,头戴黑色介帻,身穿圆领紧袖青色长袍,左手撩起衣襟一角,右手握拳并面向左侧,而手指向右做传话状;最左边的人身子低矮,头戴黑色幞头,脸上好像画着蝴蝶状脸谱,身上穿着黄白色外衣,敞着衣襟,右手拿着一卷书,左手指着自己的胸膛,好像在倾诉。我们很明显就可以看出,这些人物俑是金元时期戏曲中的角色:副净、装旦、末泥、副末、装孤,也就是今天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原型。
早期杂剧是副净、副末为主演,以滑稽调笑为主要表现形式,这时候是末泥居中,成为主演。早期戏曲表演都是男性,即使是女性角色也有男性反串,叫装旦;宋、金、元时期开始,女性也加入表演队伍中,甚至成为其中最主要的角色。这和元代杂剧的演出形式完全相同,反映了早在公元3世纪初期,中国的戏剧艺术已基本发展成熟。
这一方小小的戏曲舞台以及5个惟妙惟肖的戏曲演员,不禁让人想起旧社会大家族里举办的堂会表演。堂会表演一般是在私人宅院中,用来表达庆祝和喜悦的情感,观者多为至亲好友。实际上,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中,堂会形式的表演出现最早。在戏台还没有正式出现时,私人宅邸的戏曲表演就已经出现了。墓中的夫妇二人享受着开芳宴的美味佳肴,同时欣赏着精彩的堂会表演。因此,侯马董氏墓中的戏台和戏曲人物俑,也是研究金代戏曲发展到元杂剧的过程中的实物见证。
古人的观念为“事死如事生,生死同乐”。在当时,家境殷实的小康之家,都会为自己和家族营建一座身后的“宅邸”,体现了人们“事死如事生”的生活态度。而大量的戏曲题材出现在墓葬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戏曲艺术的繁荣和百姓对戏曲这种表演形式的喜爱。其实,这样的墓葬在山西屡见不鲜,并不稀奇。这正是金、元时期,戏曲在人们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山西戏曲文化的发展
山西人爱听戏的传统由来已久,不仅爱听戏,还创作戏曲剧本。中国戏曲发展从宋代诸宫调、金代院本、元代杂剧到明代传奇,其中山西籍的戏曲家和戏曲故事数不胜数。中国的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其中有三位都与山西有着密切的关系;《西厢记》《赵氏孤儿》《打金枝》的故事,也发源于山西。其中,《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故事最早创作于唐代,但与我们今天看到的故事的主旨有很大差别。我们今天看到的戏曲《西厢记》是在金代院本《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成熟起来的,它的作者是董解元。很多学者考证得知,董解元就出自山西董氏家族,这又再次向世人表明山西戏曲文化的底蕴。
山西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阳城,都在晋南。山西南部自古就是农业发达的地区,又是中原地区东西南北的主要交通要道,多少悲欢离合、缠绵悱恻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为中华戏曲留下了丰富的素材。800年前的宋代、金代,正是中国戏曲走向成熟的阶段。当时的山西南部地区,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戏曲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宋代杂剧、金院本、诸宫调,这些都备受民众喜爱,勾栏瓦舍,“舞亭”“舞楼”“乐楼”都随处可见,神仙教化、孝子节烈、才子佳人的故事也被人们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