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公元1127—1279年)(1 / 1)

073 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 古代女子精致的化妆盒

国宝小档案

年代: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尺寸:通高21.3厘米,直径19.2厘米

出土地:1978年江苏常州武进区村前蒋塘南宋墓出土

馆藏地:常州博物馆

供图:常州博物馆

主讲人:姚眉清

今天我要为您介绍一件漆器,它就是出土于常州武进南宋时期的朱漆戗金莲瓣式人物花卉纹奁。它的名字很长,但准确描述了特征,其中最后一个字为“奁”。奁,即古代女子的梳妆盒,用来盛放梳妆用品。早在战国时期,奁就已经开始流行了,一直延续到明清,其功能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细化。南宋流行这种筒状的多层奁,既节省空间,又方便携带。

漆奁的设计及用途

这件漆奁通高21.3厘米,直径19.2厘米,整体为12棱莲瓣筒状造型,由盖、盘、中、底四部分扣合而成。宋人酷爱莲花,北宋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中那句“出淤泥而不染”不知戳中了多少风雅名士的内心,这种喜好也体现在这件漆奁的12瓣莲花形奁体的设计上。

打开以后,整个奁内一共三层,满满当当。第一层是一面菱边形的铜镜,第二层装着木梳、竹篦、竹剔子、漆制的粉盒,底层放着锡制的胭脂罐,还有陶瓷的香盒。和现代女性的那些瓶瓶罐罐差不多。

宋代女性非常注重仪表修饰,化妆品及工具门类丰富,品种繁多。说起来,她们的化妆技术在当时还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脸上美白遮瑕用的是铅粉,早晚护肤用的是面膏。当时甚至还出现了一款孙仙少女膏,化水洗面,可保持肌肤水嫩,也就是古代的洗面奶。眉毛天天画,还在书上总结出了各种眉形。唇部主要用的是胭脂,胭脂既能涂脸也能点唇,放罐子里,用手指直接蘸取,也有色号:胭脂就是现在的血红色,朱砂是正红色,檀色接近豆沙红色。

打开以后,整个奁内一共三层,满满当当。第一层是一面菱边形的铜镜,第二层装着木梳、竹篦、竹剔子、漆制的粉盒,底层放着锡制的胭脂罐,还有陶瓷的香盒。

盖面中央戗刻有一幅“仕女消夏图”,花园内山石嶙峋,柳荫扶疏。

漆奁的制作工艺

整个奁为木胎,外髹朱漆,细勾戗金。漆器的胎体一般是木头的,也有金属或者陶的,但木胎用得最早,也用得最多。然后在胎体外面涂漆,不是现代用的化学漆,而是纯天然、无毒无害的大漆,是在漆树上采到的天然汁液。割漆的时候,要用特定的刀片划开树皮,用树叶引流,再一滴一滴地采集到木桶里。漆的产量极低,一棵生长16年的漆树,一年的产漆量只有250克,所以采漆的工作非常辛苦。老话说“百里千刀一两漆”,也就是说一个漆农要跑百里、割千刀之后,才只能获得一两漆。因此漆的价格十分昂贵,是不折不扣的贵族奢侈品。

刚采下来的漆叫“生漆”,加工之后才是真正的“大漆”。一斤大漆需要消耗三斤生漆,首先要熬制,经过加温、不断搅拌,除去生漆里的水分和杂质,使它快速氧化,并转变成透亮的棕红色熟漆;熬好之后,要用细密的纱布反复过滤,最后得到丝滑如绸缎的大漆。大漆被称为“涂料之王”,能防腐、防酸碱、防蛀、防潮,还能让漆器在地下历经数千年不褪色、不腐朽。这件漆奁所用朱漆的配料里,还加入了朱砂和桐油。

这件漆奁的主要颜色是朱红色和金黄色,其中金黄色就是戗金部分所呈现的颜色。戗金是中国古代髹漆工艺的一种装饰技法:首先在朱色的漆地上,用针或刀尖镂刻出纤细的花纹,花纹之内再填漆;然后将金箔贴上去,使金箔附着在镂刻的线纹中,这样所有刻画的线条轮廓都金黄灿烂、经久不衰。

戗金工艺最迟出现于西汉中期,然而汉朝至唐五代时期并没有得到完善的发展,在历代实物资料中也很少见到戗金漆器,所以人们普遍认为戗金工艺是从元代至明代才真正发展成熟的。所以我馆的这件南宋戗金漆器意义重大,它将戗金工艺的成熟期至少提前至南宋时期,也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戗金漆器中制作时间最早、保存最完好的漆制工艺品之一。

另外,这件漆奁还运用了银扣的装饰技法。每层的口沿处镶包银圈,一共六道银扣,既有加固器身的作用,又增强了美观性。

漆奁上的图案

这件漆奁的器身上,在12棱间戗刻的折枝花卉,包括莲花、牡丹、梅花、山茶等六组。盖面中央戗刻有一幅“仕女消夏图”,花园内山石嶙峋,柳荫扶疏。方格的花径上立着仕女、童仆三人,二主一仆。二主衣着华丽,梳着高高的发髻,外穿花罗直领对襟衫,长裙拖至地面,一人手持折扇,一人怀抱团扇,两人挽着手,脑袋凑在一处,轻声细语地说着闺阁趣事。小丫鬟捧着一个胆瓶,随侍在旁,似乎在等候主人采花插瓶。树下设有坐墩,坐墩下方栽着两丛花草。

图中仕女穿的直领对襟衫,是宋代仕女的常服,纹饰华丽,整体较为束身。上衣不缀扣子,直领,两边衣襟是分开的,在当时称为“不制衿”,“衿”意为交领。这种衣着样式始于宣和末年,当时外患频频,直领服饰的流行,与契丹、女真妇女的直领风俗不无关系。

方格的花径上立着仕女、童仆三人,二主一仆。二主衣着华丽,梳着高高的发髻,外穿花罗直领对襟衫,长裙拖至地面,一人手持折扇,一人怀抱团扇,两人挽着手,脑袋凑在一处,轻声细语地说着闺阁趣事。小丫鬟捧着一个胆瓶,随侍在旁,似乎在等候主人采花插瓶。

仕女手中所持的折扇,又称“聚头扇”。收则折叠,用则撒开。在此之前,人们一直以为折扇是明代从朝鲜传入中国的,这件漆奁却让我们知道,其实早在宋代,中国就开始使用折扇了。折扇在宋代并不流行,虽然有专门经营的铺子,但售卖点少,价格又高昂。直到明代,折扇的扇面开始用于书画装饰,成为新的艺术载体,当时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在扇面上题字、作画、赋诗,相互品评、赠送。在这股流行之风的带动下,折扇成为文人的标配,随身携带,随时把玩,不论春夏秋冬,都要使用折扇以显示自己的风度。这样一来,折扇不再是纯粹用来扇风的日常用具,而成为一件展示风雅与品位的时尚单品。不过,这件南宋漆奁上的折扇,还是用于扇风的招凉物,是少数江南仕女的闺中物品。

图中另一位仕女手上的团扇起源于中国,最初是帝王外出巡视时用于遮阳、挡风、避沙的,西汉以后开始用来扇风。仕女们持扇而立,仪态娴雅文静。

柳树下有一坐墩,用藤条编织而成,侧面为七个依次相连的藤圈,自然形成七处开光。墩上放着坐垫,底部有矮足支撑。坐墩是一种坐具,伴随着高坐起居方式的发展日益流行。古人在起居制度上有一个转变的过程,殷商时期一般席地而坐;汉代盛行坐床、榻;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人和汉化的少数民族仍坚持跪坐,部分名士改为蹲踞;唐五代时期是跪坐、盘腿坐和垂足坐并行;一直到两宋,垂足高坐的习惯才成为主流并延续至今,人们也算是彻底解放了双腿。

坐姿改变了,坐具也要与时俱进,于是坐墩应运而生。因为坐墩材质轻便,多是藤条做的,所以挪动方便,既可用于室内,也可用于室外,供人在游园赏玩时就坐、休息。此处虽是盖面上一个很小的局部,却为我国研究宋代家具的使用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我们再看小丫鬟手捧的胆瓶,长颈圆腹,略似垂胆,是插花时所用的。宋代流行插花,与点茶、焚香、挂画并称“生活四艺”。其实在宋代以前也有插花艺术,但一般只流行于宫廷和贵族家庭,或表现为佛堂供花。到了宋代,插花才真正实现了日常化、大众化,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时尚,深入寻常百姓家。那时候的人们家家户户都爱插花,在家里摆一瓶插好的鲜花来点缀生活,既反映了宋人对于雅致生活的追求,也展现了老百姓生活的富庶和安逸。

漆奁的制作者

看完盖面之后,我们再来看盖的内侧,用朱漆书写了10字铭文“温州新河金念五郎上牢”。铭文中“温州新河”是地名,指的是温州城内的一处街巷,“金念五郎”是工匠的名称,“上牢”意为上等、牢固。这句话类似现代的商标广告,说明那时的商人已经有了宣传意识,懂得品牌推广。他们把自家商号写在漆器的盖子里,还要夸一下品质,也是出于对自己技艺的自信。

我们从盖面上所戗刻的图就能看出,工匠五郎的髹漆技艺十分高超,人物描摹得细腻生动,场景的细节也处理得很到位。虽然是一个世俗题材,但呈现了宋代器物一种普遍的典雅秀丽的特点。

漆器的发展

这种以漆为纸、以刀为笔、以金箔为墨的戗金技法在元朝时传入日本,日本以漆为名,其英文名“Japan”便有漆器之意。但我们知道,漆器源于中国,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漆器,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漆、发明漆器、创造漆艺术的国家。那为什么中国发明了漆器,“Japan”却被日本当成了英文名?究其原因,倒不是中国漆器不如日本,只是中国的瓷器做得实在太好了,抢了漆器的风头,所以中国的英文名叫“China”,也有瓷器的意思。

宋代是漆器发展的**,文献中对这一时期的漆器多有称道,但传世品却不多,而存世的宋代戗金漆器更是凤毛麟角,我们今天介绍的这件漆奁便是其中最为精美的。

漆奁的主人

如此精美的漆器,它的主人到底是谁呢?目前尚无定论,但已有推测。与漆奁同墓出土的“中兴复古”香饼,出自皇家禁苑,所以漆奁的所有者不会是一般的官僚贵妇。再结合其他资料,专家推测这位女主人极有可能是南宋毗陵郡公薛极的家属。薛极是常州武进人,官至副相,身份显赫,地位崇高。

这件漆奁长伴主人近800年,终于在1976年重见天日,受到文物专家的广泛关注,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将它评定为一级甲等文物,也就是货真价实的“国宝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