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 《赵佶草书七言诗纨扇》 赵佶的草书真迹(1 / 1)

国宝小档案

年代:北宋(公元960—1127年)

尺寸:纵28.4厘米,横28.4厘米

材质:绢本

馆藏地:上海博物馆

主讲人:刘一翔

您好,今天我想为您介绍一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书法作品——《赵佶草书七言诗纨扇》。

纨扇上作画

纨扇是一种用细绢制成的团扇,又名“宫扇”,是古代宫廷里重要的纳凉之物,被尊称为“凉友”。团扇的形制起源于秦汉时期,到了唐宋时期大为盛行,并且发展出了丰富而精美的式样。比如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轻罗小扇”就是用丝织品“罗”制作的宫扇。宫女用轻巧的团扇扑打着飞动的萤火虫,让人感受到季节的转换,平添了不少生活的趣味。同样,我们也可以在唐代张萱的名作《捣练图》中发现一个手持绘有“寒汀芦鸭”团扇的女童。她用团扇给火盆维持火力,但是又因畏惧热气、灰尘而扭转头部,用衣袖遮挡面孔,仿佛画外的欣赏者也感受到了团扇带来的阵阵轻风。

团扇上经常饰以书画,兼具实用与艺术价值。宋代的团扇书画艺术相当盛行,宋徽宗赵佶尤其喜欢在扇面上创作。宋代著名的画论家邓椿在《画继》中写道:“政和间,每御画扇,则六宫诸邸,竞皆临仿一样,或至数百本。其间贵近,往往有求御宝者。”这段话为我们描述了政和年间,宋徽宗每次亲自在纨扇上作画,都会在宫中掀起一股争相仿效的流行之风。

《草书七言诗纨扇》的艺术魅力

赵佶的草书作品传世极少,目前得到认可的只有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真草千字文》,以及这幅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草书七言诗纨扇》。这件团扇上草书一句诗:“掠水燕翎寒自转,堕泥花片湿相重。”署“天下一人”花押,钤“御书”葫芦印记。此作品在章法上疏密有致,用笔婉转挺拔,与扇页的形制相得益彰,在艺术性与装饰性两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草书七言诗纨扇》虽然字数不多,但有着确信无疑的真迹地位,是后世研究赵佶草书风格的重要参照物。

除了欣赏赵佶的书法,后面的花押也值得我们仔细品味。花押是旧时公文契约上的草书签名,或代替签名的特定符号。“押”就是“署”,书画上常见古人押署,也就是一种签名;而“花押”就是“用名字稍花之”的草签。对于宋徽宗花押的含义,古代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为“天水”,如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中就持此观点,因为天水是赵氏的郡望;另一种说法为“天下一人”,明代汪珂玉在《珊瑚网》中作此解释,因为看上去更加形象,也符合皇帝的身份。此花押由四笔构成,整体看似结构松散的“天”字,或可辨认出“下”字,两小横皆可分拆出“一”字,两竖则似“人”字。不论是何种解释,此花押都是运用了古文、印章、草书的偏旁借用、减省方法构思而成,巧妙而别致。

史上罕见的书画大家——赵佶

提到这件《草书七言诗纨扇》的作者宋徽宗赵佶,您可能马上会联想到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靖康耻,犹未雪”。宋徽宗在治理国家方面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在他的统治下国家民不聊生,官员贪污腐败,让北宋走到了灭亡的边缘。直到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首都汴京被金人攻破,宋徽宗和自己的儿子宋钦宗,以及宗室、后宫悉数被金人掳走。

如果我们抛开治国为政方面,重新看待赵佶这个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他是一个史上罕见的书画大家。他的艺术成就之高,与他治国能力之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宋代的书画艺术精彩纷呈,灿若星空,而赵佶则是那最闪耀的明星。

赵佶早在成为皇帝之前的“端王”时期,就在艺术道路上开始了饶有兴味的探索,并展现了其非凡的艺术天赋。北宋蔡绦的《铁围山丛谈》中提到,赵佶曾经师从当时的书画名家吴元瑜,并且常常和皇亲驸马都尉王诜和宗室赵令穰交往。王诜和赵令穰不仅是当时著名的鉴藏家,而且在书画创作方面也都有着非凡的造诣。在与这些名家交往学习的过程中,赵佶不论是书画创作的实践,还是鉴赏名家名作的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为他后来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当上皇帝的赵佶并没有因为身份的变化而放弃艺术;相反,他大力发展书学与画学,将书画推上了艺术巅峰,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北宋初年,朝廷官方便设置了专门从事绘画的机构,叫作“翰林图画院”。而宋代的翰林图画院在宋徽宗时期发展到了鼎盛状态。这一时期的画院,涌现出了众多名家大作,比如我们熟知的《千里江山图》和《清明上河图》等。

同时,赵佶还重新设立了书学,也就是进行字学教育与书法教学的专门机构。书学隶属于国子监,并在大观四年(1110年)并入翰林院书艺局。宋徽宗设置的书学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革发展。第一,机构内的课程设置更加全面,学生们不仅兼学篆、隶、楷、草等书体,同时还要熟知《说文》《尔雅》《论语》《孟子》等经典;第二,更加重视书法的艺术性教育,不同的字体都有对应而具体的学习对象,如大篆学钟鼎文,小篆学李斯,隶书学钟繇、蔡邕,楷书学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草书学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徐浩、李邕,并且要逐月会试考核。宋徽宗甚至愿屈九五之尊,表示乐意亲自教授生徒们学习书法。书学作为中国古代最进步的官方书法学校,体现了统治者对书法教育的高度重视,无疑是中国古代书法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设置这些官方书画机构,赵佶还对中国的书画史有着巨大的贡献。在他的授意下,由官方组织人力进行了《宣和画谱》和《宣和书谱》的编写。其中《宣和画谱》总共收录了魏晋时期至北宋时期的画家共231人,作品总计6396 件,并且按画科分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10门,每门画科前都写有一篇叙文,叙述该画科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等,然后按时代先后排列画家小传及其作品。《宣和画谱》不仅是宋代宫廷绘画品目的记录,而且还是一部传记体的绘画通史。而《宣和书谱》则系统地著录了皇家秘藏历代书法名帖,总计书家197人,作品1214帖,是一部系统地记录宫廷收藏书法名帖的巨著,以其著录完备、保存了大量史料而在书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两本著作对后世研究北宋及其之前的中国书画作品有着重要作用。

而赵佶的书法远师薛稷。薛稷是名臣魏徵的外孙,有机会见到很多当时的书法名家如虞世南、褚遂良的真迹,而他的书法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褚遂良的影响,当时就有着“买褚得薛,不失其节”的说法。赵佶独具个人特色的“瘦金书”就是在薛稷书法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他用劲健的笔毫加强运笔的提按顿挫,笔画更加挺括瘦硬,各种连带牵丝纤毫毕现,也反映了他对毛笔高超的控制能力,以及敏锐的表现力。相较于褚体与薛体,“瘦金书”的结体更加修长,去除了过多丰腴的成分,紧绷的线条质感显示出十足的骨力。赵佶早年还曾向黄庭坚学书法。黄庭坚以行草书见长,他的大字行书中宫紧收,四周发散,被他的老师苏轼戏称为“冻蛇挂树”。赵佶行草书中的很多笔画都与黄庭坚十分相似,注意点、横、撇、捺的聚散分布,章法疏密的强烈对比,对形式美有着非常强烈的追求。与厚重而多变的黄庭坚草书相比,赵佶的草书明显笔毫更健锐,运笔速度更快,因而更多了几分犀利与劲道,少了一些柔和与缠绵。

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到上海博物馆的书法馆来欣赏这件900多年前的书法精品,感受作为艺术家而不是皇帝的赵佶,品味他的独特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