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
年代: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尺寸:通高26厘米,腹径15.5厘米,圈足径9.7厘米,盖高12.3厘米
出土地:河北保定满城县西汉封国中山国第一代王刘胜墓
馆藏地:河北博物院
供图:河北博物院
主讲人:王晓阳
海面壮阔,蛟龙翻腾,孤峰高耸,烟雾缭绕……将亦真亦幻的仙境盛景集于一体,这件自带“仙气”滤镜的错金铜博山炉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错金铜博山炉的造型和纹饰
“博山炉暖泛浓香,泛浓香,为寿百千长。”博山炉是古代熏香器具,因其盖部重叠起伏、犹如海上仙山博山一般而得名,盛于两汉魏晋时期,在我国熏香器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错金铜博山炉出土于河北满城县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造型精致,工艺卓绝。炉身似豆形,分为炉座、炉盘、炉盖三部分,炉座与炉盘之间用铁钉铆合在一起,以保持结构稳定与炉身平衡;炉盘与炉盖之间为子母口,严丝合缝,过渡自然,便于开合以放取香熏料;炉盖因循山势起伏镂孔,最大限度地保证烟气发散。
错金铜博山炉的底座透雕三条腾出海面的蛟龙,龙身蜿蜒盘绕于波涛云雾间,勾勒出一幅澎湃汹涌的辽阔海面之景;其上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山峦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蹲坐在山峦高处或骑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猎人们扛着弓箭在山间追逐逃窜的野猪,几棵小树点缀其间,呈现出一派秀丽生动的自然山景;山间云气缥缈,微有流光,为整座山峰氤氲出烟波浩渺的仙山气象。
汉代社会文化蓬勃发展,工匠们奇幻瑰丽的创造力使错金铜博山炉的造型与纹饰跳出单视点构图的局限,让观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点可以看到不同的独立画面,这些独立的画面衔接、连续在一起,又可以呈现出一幅完整的场景,可谓动静相宜,虚实结合。博山炉的底座为蛟龙出海,一片波涛汹涌、海浪席卷的蓬勃之势;海浪之上,巍峨高山挺拔而立,犹磐石不可摧也;翻涌的大海与坚韧的高山,一动一静,一急一缓,对比鲜明又融于一器。博山之上,活泼可爱的小猴子有的蹲踞在山峦高处举目眺望;有的调皮地骑在兽背上嬉戏玩耍,神情、动作栩栩如生,使观者心生愉悦。与此同时,山间的神禽异兽、猛虎灵豹若隐若现,仿佛隐匿在暗处悄悄地窥视着猎物,伺机而动。灵猴与猛兽,活泼惬意与剑拔弩张,一张一弛,和谐共生。而金丝勾勒出的树木,又与活动的动物们形成对比,将动静之感体现得更加明显。
博山之上,金丝勾勒出升腾旋绕的云气,烟云与山石似乎连贯为一体,既是峰峦的边界,又是云气的末梢,留给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错金铜博山炉底部波涛翻涌的大海并未塑出实体,而是以纤细流畅的错金纹饰和蛟龙矫健的身姿进行意象表达,避免了器物形体的大小对“大海”的限制。
灵猴与猛兽,活泼惬意与剑拔弩张,一张一弛,和谐共生。
在我国传统艺术创作中,常以留白营造虚实结合之感,有“方寸之地亦显天地之宽”的效果,如错金铜博山炉底部波涛翻涌的大海并未塑出实体,而是以纤细流畅的错金纹饰和蛟龙矫健的身姿进行意象表达,避免了器物形体的大小对“大海”的限制。博山之上,金丝勾勒出升腾旋绕的云气,烟云与山石似乎连贯为一体,既是峰峦的边界,又是云气的末梢,留给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当点燃熏香时,袅袅轻烟从山峦的起伏处缓缓逸出,缭绕在山峦景物间,虚虚实实,亦真亦幻,犹如海上仙境。
博山炉的形成
中国古代的熏香历史非常悠久,具体的起始年代已无法考证,现在学界普遍认为,最晚在战国时期古人就已经开始熏香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熏香的使用日渐普遍,熏具种类也逐渐丰富,您知道博山炉这种精致玲珑的熏具是如何产生的吗?
首先,博山炉的出现和古人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密切相关。自春秋战国至西汉,是我国历史上宗教神话传说比较盛行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神仙家的“鬼神之事”、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以及《山海经》《庄子》等典籍的记载,为世人构建起缥缈广博的仙境世界。汉代求仙思想盛行,历代统治者也都倾心于鬼神之事。故此,灵魂不灭、飞升仙界成为汉代人心目中最渴求的。而且,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对名山大川的崇拜思想,古代典籍记录了众多神山仙山,如《山海经》中的俊疾山、大荒山,《淮南子》中“天帝之居”的昆仑山,以及《三辅黄图》《拾遗记》中明确提到的蓬莱、瀛洲、方丈三座海上仙山,充分体现出山岳在世人心目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名山封禅成为人间帝王与天地沟通的仪式之一。齐威王、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都曾屡次派人寻找神话传说中的仙山。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就是秦始皇派遣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人,出海东渡,寻找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以求长生不死。汉武帝非常喜好方术,一生都在致力于求仙活动。上行下效,所以,在当时不管是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非常崇信神话世界,向往神山仙境。这种思想反映在熏香上,就是博山炉的出现和迅速风行。
其次,博山炉的流行还和香料的不断发展有关。汉代以前,熏炉的香料来源多为茅香、蕙草等草本植物,干燥后就可以点燃使用,对熏炉的烟气发散、通风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富足,边疆诸国纷纷臣服朝贡,西去中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以及南接东南亚各国的海上丝绸之路相继开通,地域之间的交流飞速发展,这其中,香料因其便于存储运输而成为中外交流的重要物品。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了西使献香的故事:“汉武帝时……帝幸上林苑,西使干乘舆闻,并奏其香。帝取之看,大如燕卵三枚,与枣相似……长安百里,咸闻香气芳积,九月余日香犹不歇。”这些大量涌入汉境的树脂类香料,使用时需要在炉身底部放置炭火加以熏燃,这就对熏炉的形制提出了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汉代的能工巧匠们将仙山崇拜等社会思潮融入塑形艺术,通过炉盖加高、炉腹加深等方式扩大炉内空间,保证香料的燃烧及香气发散,促进了博山炉的形成与发展。
汉代的熏香艺术
古人的熏香艺术极为考究,香料、熏具琳琅满目,用途也多种多样,以汉代为例,有祛湿除秽、净化空气、熏烤衣服和被褥以及沐浴时使用等多种用途。汉时人们席地而坐,生活环境相对潮湿,熏香最基本的功用就是祛湿除秽、净化空气。“女侍史絜被服,执香炉烧熏”,人们对衣物的熏香也极为重视,常在熏炉上加设熏罩等镂空器皿,将衣物被褥置于其上,让衣被等物和熏炉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使用时熏炉不会因空气不流通而熄灭,衣被等物也不至因离火太近而受损。此外,还有沐浴时使用,错金铜博山炉出土于刘胜墓葬后室旁的小侧间,应当就是墓主人沐浴时在室内熏香使用的。
错金铜博山炉造型精致玲珑,意向磅礴大气,将思想追求、造型艺术与实用功能相融合,通过西汉工匠超凡卓绝的技艺加以呈现,不仅是汉代工艺发展水平的杰出代表,也是西汉民众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的集中体现。两汉时期的王侯贵族墓中,博山造型的熏炉多有出土,而错金铜博山炉不论是工艺、造型还是蕴含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都是独一无二的,堪称汉代文物中罕见的艺术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