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
年代: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
尺寸:印面长3.1厘米,印高0.6厘米
出土地:广州市老城区解放北路越秀公园西侧象岗山
馆藏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供图: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主讲人:黄子立
镇墓之宝横空出世
1983年的那个夏天,6月的羊城,骄阳似火。在广州市老城区解放北路越秀公园西侧的象岗山上,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准备盖几栋宿舍大楼。突然,轰的一声,有一位民工的锄头碰上了硬物,他低头一看,发现锄头下居然有整块的大石板。工人们挖开一条石缝后,发现石板下面黑洞洞的,似乎是一座地下建筑。霎时间,围拢的人越来越多,大家七嘴八舌,有人说是防空洞,有人认为是抗战时的地下军火库,也有人说是过去有钱人家挖的秘密窖藏。正当有人准备把大石撬开来一看究竟的时候,闻讯赶来的省办公厅基建科长,制止了民工的贸然行为,他怀疑这是一座古墓,并向文物保护单位汇报了情况。
经过初步的勘探,确定这是一座南越国时期的墓葬,未被盗扰,且墓主人非等闲之辈。那么,墓主人到底是谁呢?难道是大名鼎鼎的南越国第一代王赵佗?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后,考古队开始了发掘工作。
不知不觉,距离象岗古墓发现已过去了100多个日夜,每一位考古队员都默默地盼着有一天能找到可以确切证明墓主人身份的随葬物证。经过漫长的等待,9月22日,墓主人终于自报家门了。当考古队员小心翼翼地清理玉衣的漆皮残片时,一枚金印赫然出现在了眼前,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考古队员轻轻地捏起印纽,小心翼翼地将印面翻转过来,就看到印面的田字界格上书体工整、刚劲有力的阴刻篆书四字“文帝行玺”,那么,象岗山大墓的主人就是南越文王——赵眜。自此两千多年的一件绝世镇墓之宝横空出世。
南越王赵佗和赵眜的故事
南越文王赵眜是何许人也?根据司马迁的《史记》和班固的《汉书》记载,南越国第二代王谥号文帝,是第一代南越王赵佗的孙子。可能您会感觉到奇怪,第二代南越王不应该是第一代王的儿子才对吗?接下来,我要和您讲一讲南越王赵佗和赵眜的故事。
第一代南越王赵佗是河北真定人,其家世不显于史书,可谓出身于平民,却成名于乱世。先是秦始皇统一六国,赵佗率大军南下平定岭南,被任命为龙川县县令,后北方大乱,赵佗合并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建立南越政权。赵佗在秦末汉初的大时代中从平民升到将军,再到县令、郡尉,最终于公元前203年建立南越国,定都蕃禺,自称“南越武王”,走向了人生巅峰。
但赵佗绝不只是一介武夫。他重视农业,推广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团结当地民众,实行“和集百越”的民族政策。他妥善处理和汉朝的关系,使南越国得以长治久安。在汉越之间的外交会面中,还诞生了赵佗的一本不朽著作《上文帝书》。在文中,赵佗为自己在南越国称帝进行了巧妙而幽默的解释,他调侃道:“在广西、福建、长沙那边都是半裸的蛮夷,却能称王,我都这么大岁数了,称个帝,聊以自娱!”随后,赵佗还表明自己的忠心:“我赵佗也是中原华夏之人啊!”让人不得不佩服赵佗有勇有谋的英雄气概。在赵佗的作用之下,汉越之间友好相处,是中原大地迎来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的重要原因。可见,赵佗为维护国家统一,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如毛泽东主席对他的评价,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
考古队员轻轻地捏起印纽,小心翼翼地将印面翻转过来,就看到印面的田字界格上书体工整、刚劲有力的阴刻篆书四字“文帝行玺”。
根据《史记》的记载,赵佗“与越杂处十三岁”;根据《汉书》的记载,赵佗在《上文帝书》中写道“老夫处粤四十九年,今抱孙焉”;而且《汉书》还提及“至武帝建元四年,佗孙胡为南越王”,由此可以推断赵佗在位67年,并且在位时佗孙已经在世。如果以赵佗年仅20岁就作为秦将南下岭南,在岭南地区生活了13年后接任南海郡尉统一岭南三郡建立南越国,并且当了67年南越王来推算,赵佗可能活了将近100岁,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帝王。由于赵佗太长寿了,他的儿子没能熬到当南越王的那天,于是,只能由赵佗的孙子赵眜来接任第二代南越王了。
那么,第二代南越王赵眜在位期间,南越国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史记》和《汉书》中有记载,赵眜继位不久,闽越国趁机攻打南越国,赵眜连忙调集军队加强防守,同时派人火速上书汉武帝,请求诸侯藩国不得互相攻击。汉武帝接报后赞赏赵眜守约,按制度办事,于是派兵摆平了冲突。之后,汉武帝要求南越王赵眜上朝谢恩。但是,在重臣的劝诫之下,赵眜担心有去无回,于是以病为由派太子赵婴齐入朝为人质,在长安做皇宫侍卫。赵眜去世前,赵婴齐请求回国服侍父亲,得到汉武帝允许。
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赵眜去世,在位16年,由赵婴齐继承王位。根据《史记·南越列传》载,“婴齐代立,即藏其先帝玺”,显然第三代王赵婴齐已完全臣服于汉朝。而南越王墓出土的这枚文帝行玺,印台四周有摩擦使用过的痕迹,印纹沟槽内有暗红色的印泥,显然,这是墓主生前的实用物。从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了史实。
虽然南越国国史不长,但无论是第一代王赵佗、第二代王赵眜、第三代王赵婴齐,都一直为维护汉越的关系和两地的平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广州象岗山文王墓的发现,揭开了南越国的神秘面纱,墓中出土的文帝行玺是确认墓主人身份的重要物证。
独一无二的文帝行玺
我们最后再来看这枚文帝行玺的几个特别之处:
一、印章的印面长达3.1厘米,是目前考古所见最大的一枚西汉帝印。汉代的官印主要用于表明身份和封检,由于需要随身携带,且用于检上填泥的面积有限,所以玺印不大。根据当时的规制,汉朝皇帝帝玺的印面尺寸为“方寸二”,相当于现在的2.7~2.8厘米,即所谓“方寸之印”。这枚文帝行玺印面长达3.1厘米,高0.6厘米,逾越了汉礼。
二、文帝行玺以金为材质,极其罕见。中国目前已发现的西汉金印不到10枚,其中南越王墓就出土了3枚金印,而文帝行玺更是目前考古所见唯一西汉金玺。根据史料记载,秦统一天下之后,规定只有帝后的印才可以称“玺”,以玉为材质。见于记载的秦帝玺有两种,其中一种是乘舆六玺,分别是皇帝行玺、皇帝信玺、皇帝之玺、天子行玺、天子信玺、天子之玺,所以,文帝行玺的发现不仅印证了史书记载秦汉实行的印玺制度,同时,也首次打破了秦汉时期天子用玺以白玉为材料的规制。
三、文帝行玺以龙为纽,是目前所见最早以龙为纽的印章。根据汉代的史料记载“皇帝六玺,皆白玉螭虎纽”。螭虎是一种神兽,在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中代表神武、力量、权势、王者风范。可见,玉质的螭虎纽是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而这枚文帝行玺印纽是一条游龙,盘曲成“S”形,龙首伸向一角,龙鳞和爪是铸后凿刻的,龙腰隆起以系印绶,打破了秦汉天子用玺以螭虎为印纽的规制。
所以,如果用三个字来概括这枚文帝行玺的特点,那就是“大金龙”。无论大小、材质和造型,它在目前所出土的秦汉印章中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南越王墓当之无愧的镇墓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