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 秦始皇陵 揭秘秦始皇陵考古勘探成果(1 / 1)

国宝小档案

年代: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尺寸:现存封土长350米、宽345米、周长1390米、高55米(北侧封土底边中部测量);封土顶部平台长24米、宽10.4米

所在地: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馆藏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供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主讲人:韩东红

提到文物,您一定会想到某个历史时段的某件重要物件,例如人面鱼纹盆、后母戊鼎等,它们都是可移动文物当中的珍贵文物。但是今天我要为您介绍的是一处不可移动文物——秦始皇陵。

1961年,秦始皇陵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古墓葬类第3号;1987年,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首批世界遗产之一。关于秦始皇陵的遐想与猜测不胜枚举,由它衍生出的影视作品享誉海内外,那么,近年来秦始皇陵考古勘探揭晓了哪些谜底呢?今天我就为您介绍一下。

古代帝王陵墓中最高大的封土堆

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5公里处的骊山北麓,远远望去,封土堆高大雄伟,气势磅礴,令人肃然起敬。经实测,封土堆的底部近似方形,现存封土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周长1390米,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相当于17个标准足球场。从封土底部的北边测量,封土高达55米,接近20层楼的高度。它是我国古代帝王陵墓中最高大的封土堆,空前绝后。封土顶部是一个平台,东西长24米,南北宽10.4米,整个封土堆的形状像一个倒扣着的斗。

这些数据与史料的记载显然有很大的出入。《汉书·楚元王传》记载:“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秦时的50丈相当于现在的115米,比55米高出一倍还多,那么是记载有误,还是有别的缘由?考古专家们结合西汉帝陵高度变化的数据和其他文献资料的记载,在不同地点进行实地测量后,最终得出两种结论:有专家认为115米是当时设计的高度,最终因农民起义并未按照设计的高度完成;也有专家认为是由于测量地点的不同,而得出了不同的数据。秦陵处在骊山北麓的冲积扇上,地势南高北低,仅外城的南北墙高差就达80米,在外城以北的吴西村测量,封土高度达107米,加之2000多年的水土流失,高度降低了8米在情理之中,因此,这个测点可能是当年的测点。

封土之下的夯土建筑

这个巨大的封土之下还有什么秘密吗?2002年1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对秦始皇陵区进行物理探测,这个项目被列入国家“863计划”。这次的探测使用了重力法、磁法、电法、放射性法、弹性波法、核磁共振法、地温法、测汞法8大类22项物探手段,同时考古工作者用洛阳铲勘探,以验证高科技手段的探测结果。最终证实,在封土之下有一组人工夯筑的紧致夯土建筑,每个夯层仅6~7厘米,整体呈9层台体结构,高出地面30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每个夯层外侧有瓦片和木结构建筑。

这个有着9层台体结构的建筑到底有什么用途呢?古人认为人是由灵魂和肉体两部分构成,人死只是肉体死亡,而灵魂不灭,埋在地下的灵魂依旧享用生前拥有的生活。始皇帝的陵墓便是按“事死如生”的观念设计,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陵墓自然应该是高台榭,美宫室,而“9”是阳数中最大的数字,9层符合帝王九五之尊的身份。试想,始皇帝的灵魂在工作休闲之余走出地宫,登上10层楼高的高台后,眺望、俯瞰他的帝国,岂不美哉!

秦陵地宫的秘密

接下来,我为您介绍一下最神秘的秦陵地宫。《史记·秦始皇本纪》关于封土下的墓室有这样的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相机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这段话的意思是,陵墓的墓室挖得很深,穿透了多个地下水层,棺椁上装饰有铜构件。墓室里有百官的位次及大量奇珍异宝,并设计了弩机暗器,防止陵墓被盗掘。还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有机械设备让它川流不息。墓室顶部装饰有天文星宿图,底部有山川地貌图。墓室里还有用娃娃鱼的油脂做的灯烛,长久不会熄灭。

《史记》关于墓室的记载可信吗?目前考古勘探又获得了哪些信息呢?2002年,在物探技术加考古勘探的验证下,我们窥探了秦陵地宫的秘密。所有勘测结果都表明,秦陵地宫就在现封土堆之下,据现在地表34米左右,并非电影《神话》中描述的地宫在山体之中。地宫的开挖范围主体东西长约170米,南北宽约145米;开挖范围主体和墓室均呈长方形。地宫有石质宫墙,高约14米,厚度8米,东西长145米,南北宽125米。墓室位于地宫中央,东西长约80米,南北宽约50米,面积达4000平方米,有12个篮球场那么大;墓室高15米,约5层楼高,主体尚未坍塌,墓室地面距封土顶72米。在地宫石质宫墙外有阻排水系统,依然在发挥效果,墓室尚未进水。地宫中存放有大量水银,墓室中可能有金属制品。墓室有东西墓道,没有发现相同结构的南北墓道。1981年和2002年两次分别探测水银的成果一致,均验证了历史文献上关于地宫中存在水银的记载。这些探测结果令人欣喜和振奋,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许有一天,我们无须打开陵墓就可以看到墓室里的图像。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古代人死后埋入地下,地面上不起坟包,不树立标志。直到商周时期,在长江流域出现了土墩墓,究其缘由,可能是地下水位高,人们便在地上垒砌像馒头形状的土墩来埋葬死去的亲人。春秋晚期,这种风俗逐渐由长江流域流传到淮河流域,再往北到黄河流域;传到北方后,也是由沿海向内陆传播,先出现在齐国,之后是燕、赵、韩。战国后期,这种风俗才传到最西边的秦国。云梦秦简证实,秦献公是第一个在墓上起封土的秦国国君,他的封土称作“冢”,秦惠文王那高大如山的封土才始称为“陵”。随着秦国政治中心的东移,国君的陵墓也随之东移,但封土的高度不超过10米。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奠定了中华版图的基本格局,更创立了一套影响中国2000多年的社会治理体系;与此同时,他还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陵园,占地面积达56.25平方公里。陵墓设计依照“若都邑”原则,意思是像都城一样,围绕封土有两重城墙,呈南北向的长方形,内城周长3870米、外城周长6322米,今天城墙的墙基夯层清晰可见。围绕着陵墓封土有礼制性建筑10余处,陪葬坑、陪葬墓300多座。秦始皇陵的规模和陪葬内容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秦陵墓制度对后代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陵寝制度、陵邑制度、陪葬制度,之后,“百代皆行秦政事”。

秦始皇陵的考古调查工作依旧在进行,目前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秦始皇陵布局缜密,规模宏大,埋藏丰富,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这里蕴含了秦帝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宇宙观及核心价值观,是研究2000年前人类社会生活的第一手资料。

2010年,秦始皇帝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国家投资了8亿多元将29个自然村和单位迁出陵区,建成保护区,保护范围达2.13平方公里,将外城以内的文物核心区保护起来,避免当地老百姓在取土或建房时无意中扰动秦陵的陪葬坑。同时将原来登上封土的道路拆除,把封土封闭保护。对于埋在地下的文物而言,不去打扰它们便是最好的保护。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期待未来在不去干扰它们的前提下,对秦陵能有更多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