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 秦剑 秦俑坑中的秘密武器(1 / 1)

国宝小档案

年代: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尺寸:长约90厘米

出土地:秦兵马俑坑

馆藏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供图: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主讲人:张银玲

2000多年前,当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仍被蛮荒和愚昧包围的时候,中国古代的秦国人就以他们独特的思想和智慧,创造了那个时期最强大的兵器制造业。在秦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兵器近4万余件,囊括了秦代兵器的所有种类,大体可以分为:长柄兵器、短兵器和远射程兵器。其中绝大部分是青铜镞,另外还有矛、戈、戟、铍、殳、弓、弩、钺、金钩等。它们的出土,让中国历史上模糊了2000多年的秦国大军,一下子变得具体和生动了。而在这个出土的庞大“古兵器陈列室”中,一柄柄寒光闪闪的青铜剑尤为引人注目。

秦人炉火纯青的青铜冶铸工艺

秦俑坑中共出土了22柄工艺精良的青铜剑,虽然都是实用兵器,但并无使用痕迹。考古学家们分析青铜剑应该是从武器库中取来后,就直接放进了陪葬坑。它们虽然被埋藏在地下2000多年,但出土时完全没有生锈的痕迹,依旧寒光四射,剑气逼人,看起来就锋利无比。

您可能想问,在地下埋了2000多年的古剑能有多锋利呢?考古学家袁仲一教授讲述了一件有趣的故事,可以证明秦剑的锋利程度。在秦兵马俑被发现后,曾经举行过一次文物展览。在布展时有一位摄影记者要求袁教授手捧90厘米左右的秦剑照相,可是袁教授头上却总有几根凌乱的头发高高翘起,怎么也不听指挥。情急之下,工作人员直接挥剑削断了这几根头发,而袁教授竟然没有丝毫的感觉。这些秦剑可谓 “吹毛断发”,可以和大家熟知的“越王勾践剑”媲美,让人想起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的显赫威势。

令人疑惑的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些千年古剑在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不蚀不锈、锋利无比呢?

经过电子探针及激光分析,我们发现在青铜剑身的表面有一层厚约10微米的铬盐氧化物防止剑身生锈。10微米有多厚呢?它相当于一张报纸厚度的十分之一。这个检测结果震惊了世界。因为铬盐氧化防锈技术,德国是1937年、美国是1950年才发明并申请专利的,而中国早在秦代就已经把这项技术应用于兵器的防锈方面了,整整比欧洲提前了2100多年,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冶金史上的奇迹。

与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剑相比,秦剑有了很大的变化:剑身变窄、变薄了,形状看起来像柳叶;剑体也加长了许多,长度达到了81~94.8厘米之间,而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剑全长也只有55.6厘米,可见秦代流行用长剑。这从我们熟知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也可以得到印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图穷而匕首见,绕柱奔逃的秦始皇企图拔剑还击,在慌乱中三次拔剑却怎么也拔不出长长的宝剑,只听有人大喊:“大王快把剑鞘推到背上!”秦王恍然大悟,拔出宝剑刺死了荆轲。

秦剑被加长,表明武器在不断改进和演化,那么秦人将剑身加长的目的又何在呢?19世纪英国古兵器学家理查伯顿认为,在短兵器格斗中,刺比砍更有优势,因为刺更逼近对手。长于对手大约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杀伤力明显增强,我想这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

另外,剑不仅是一种实用兵器,更是身份的象征。秦剑的加长既增强了格斗效能,也增添了佩剑者的威风之气。春秋时期,突破西周礼制的约束,佩剑渐渐成为一种风尚;进入战国时期,秦简公“六年(公元前409年),令吏初带剑”“其七年,百姓初带剑”,原本西周时期一般小官吏和平民是不能佩剑的,这时候秦简公颁布法令允许了。这样以制度的形式允许百姓佩剑,应该属于破天荒的事件,秦国统治者可能是希望通过提倡佩剑来培育全民的尚武精神。而佩剑作为贵族成年标志的礼仪功能也仍然保留着,其身份越高,剑的制作越精美、材料越贵重。《史记》记载秦始皇成年亲政时用了六个字:“乙酉,王冠,带剑。”可见,兵马俑坑中出土的青铜剑应当不是随意配发的。

另外,秦朝青铜剑在离剑锋6厘米处出现了收缩后稍窄的现象,这叫作“束腰”。束腰和现在刺刀上血槽的作用是相同的。进锋出血,杀伤力极强,这是秦代兵器的又一大进步。剑身共有八个棱面,用精确度为0.02毫米的游标卡尺对它们进行测定,这八个棱面均衡且对称,棱面之间的误差不足0.1毫米。秦代法律规定:制造同一类器物,它们的大小、长短、宽窄都要相等,这也就是现代科学上所说的尺寸标准化。科学研究已为我们呈现出了秦代文明中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让我们重温文明传统中那一丝不苟的精神品格。

同时,文物考古者通过研究青铜剑的制造工艺还发现,它们都是铸造成形,还使用了热锻打工艺,再进行了锉磨、抛光处理。

铸剑的关键在于,冶炼过程中对铜锡比例的准确掌握。在《考工记》一书中总结了青铜冶炼的技艺,对于刀剑的要求是“三分其金而锡居一”,锡少了,剑太软,容易变形;锡多了,剑又硬,容易折断。而秦俑坑中出土的青铜剑铜锡比例3∶1的科学配比,使它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通过化学检测分析得知,青铜剑刚柔相济,其中铜占74%、锡占22%的合金配比非常科学。考古工作者在清理一号兵马俑坑时,还发现一柄青铜剑被陶俑压弯了,当他们移开200公斤重的陶俑后,这柄青铜剑竟然瞬间反弹为平直状态,当时在场的所有人员无不称赞它的奇妙。

秦剑内部结构严密,不存在常规冶炼过程中形成的砂眼。用放大镜观察发现,剑的刃部磨纹非常细密,纹理平行没有交错现象,因此判断当时已经使用了机械加工技术,而不是手工锉磨。锉磨之后,再采用抛光工艺,用麻絮沾油在剑的四周打磨,使剑身光亮平整。经过测试,剑的光洁度达到V6~V8。

秦人炉火纯青的青铜冶铸工艺,使秦剑的长度、硬度、韧性以及剑身形状,都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

2000多年前,秦人之所以能制造出如此刚柔相济、工艺精湛的青铜剑,与秦王朝对兵器制造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分不开。

我们发现秦俑坑的青铜兵器上刻有文字,因为秦代法律规定:凡是国家铸造的兵器要刻上官署的名称。这些兵器上发现最多的就是刻有“寺工”的铭文。寺工,就是秦王朝制造兵器并兼作车马器、宫廷日常生活用器的专职机构。它的设立,充分反映了秦王朝对兵器生产的重视;同时,对于制造兵器的工匠也有严格的要求,“物勒工名,以考其诚”正是秦代的制度。

秦人能够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帝国,秦军勇猛善战固然是主因,但“大秦制造”如虎添翼的力量更不容忽视。秦人用精益求精的工艺、有序高效的模式、严谨务实的制度孕育出锐利精良的青铜兵器,这些兵器勾勒出冷兵器时代的流光霜影,映现着唐代诗人李白曾描绘的这样一派壮丽图景:“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