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 石犀 年代最久远的大型圆雕
国宝小档案
年代: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尺寸:长3.3米,高1.7米,宽1.2米,重8.5吨
馆藏地:成都博物馆
供图:成都博物馆
主讲人:杜宇
您好,今天我要给您介绍的是我们馆“一大一小”镇馆之宝当中的“一大”——石犀。
这尊犀牛长3.3米、高1.7米、宽1.2米,重达8.5吨,用成都平原周边常见的浅红色粗质砂岩制作而成。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大型圆雕,也是西南地区目前发现的形制最大、时间最早的石刻艺术品。整尊石犀的雕刻风格古朴、粗犷,线条简练生动,身上还刻有卷云状纹饰,显然,除了历史研究价值,它还有重要的艺术研究价值。
“镇水神兽”石犀
关于这尊石犀,有这样一则趣闻:2018年夏天,成都持续暴雨,一位市民写给市政府的建议引起热议:他认为每年夏天成都及周边各地洪灾的根源就在于我们挖出了老祖宗留下的镇水神兽,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把神兽重新埋回出土的地方。而这位市民所说的镇水神兽就是如今在我馆陈列的这尊石犀。很快,这条看似“无厘头”的建议就成了成都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甚至有很多人特地跑到博物馆一睹石犀的风采,这下子,让它成了不折不扣的“网红”。
那这尊石犀到底是什么来头?为什么它会和洪灾有关系呢?这就要从数千年前的古蜀时期说起。
据古气象学研究,成都所在的岷江上游在4000多年以前雨量充沛,尤其在夏、秋两季雨量集中,有“西蜀天漏”的说法。每当岷江干流和支流的洪峰相遇,成都平原低洼处常常变成泽国,水患灾害十分严重。根据考古资料可知,在古蜀五个王朝的统治时期,居住在成都平原上的古蜀先民,为了获得生存的权利,与洪水进行了长期的不懈斗争。
石犀正面图
石犀背面图
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巴蜀之地后将其纳入自己的版图,从此蜀地被赋予了战略基地和粮食仓库的重要职能。因此,大规模治理水患便成为当务之急。公元前277年,奉秦昭襄王之命,李冰出任蜀地郡守。他知晓天文地理,精通治水。到任之后,他和儿子不惧辛劳和危险立即投入治水工作中,对岷江各段进行了大量的实地勘测,认真总结了前人的治水经验,提出了系统地治理岷江的规划方案,修建了家喻户晓的世界级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让饱受水患灾害的成都平原变成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李冰治理水患留下了许多传说,其中有一个传说正是关于石犀的。根据《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蜀地历史文献中的记载,他制作了五头石犀用来镇压水里的妖怪。考古学家由此推测如今安放在成都博物馆里的这尊石犀,很可能就是当年李冰制作的五头石犀之一。
因此,有人把暴雨、洪水这些自然现象与“镇水神兽”石犀联系在一起也就不足为奇了。
石犀的发掘
您可能会问,除这件石犀,其他四尊现在又在哪儿呢?《蜀王本纪》里是这样记载的: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桥下,二枚在水中,以厌水精......”意思是说五尊石犀中的其中两尊放在了郡府里,一尊放在了桥下,还有两尊放在了水里。
那么,如今安放在成都博物馆的这尊石犀曾经是放在哪里的呢?这还要从几十年前的一天讲起。
1973年11月的一天,一位打桩作业的工人在成都天府广场附近正在建造电信大楼时,发现大楼附楼东北方位有个地方,基桩怎么打也打不下去,预测是遇到了孤石。结果,挖开一看才发现,这可不是普通的大石头,显然是人为雕刻过的,于是立即报请上级进行现场勘察。成都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时,地基已被进一步挖开,坑已挖了好几米深,他们只能趴在坑边勘察。当时,这尊石犀侧身卧地,右半截仍埋在沙土里,只看得见它的左边足部和腹部,看不到它的头部。尽管考古工作者非常希望把石犀挖出来,但施工方表示它埋得太深,东西太重,又找不到大型吊车,依靠人工来挖掘实在太难,文物部门只好同意他们就地把石犀埋起来之后,继续建楼。
2000多年前,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通过这尊石犀来寻求心灵上的慰藉;2000多年后,人们又通过这尊石犀破译古人的文化密码,由此古人与今人的距离也被拉近了。
又过了近40年,直到2012年底,四川大剧院计划在已经拆掉的电信大楼原址开建,在开工之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进场勘察。在勘察过程中,队员们发现了规模巨大的夯土台基,台基上残存9个柱础坑,还发现了大量带有铭文的瓦当和地砖,种种迹象加之文献的考证推测出,这里很可能就是当年郡府衙门的所在地。而在这里出土的石犀,很可能就是当年置于郡府当中的两尊石犀中的其中一尊。
但可惜的是,关于另外四尊石犀的下落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实物出土。正是如此,如今的这尊石犀就显得尤为珍贵,专家们对它更是呵护有加。
石犀的修复
由于石犀长期埋于地下,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早已“疾病缠身”。初期文物保护专家们经过紧急会诊,决定在原地进行抢救性“治疗”。为了防止日晒和雨水对它造成二次伤害,他们还搭建了防护棚。受原来基建施工的影响,石犀在出土时身上裹了厚厚的一层混凝土,所以,当时专家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混凝土剥离。如果直接用工具撬开混凝土会对石犀造成伤害,于是,专家们想到利用“震动棒”高频率低力度的特点,把文物表面的混凝土震动下来,随后再进行细节的清理。
石犀基本恢复原貌后,被精心运送到了文保中心。因为石犀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长期与含有盐分的泥土接触,以致它的表面堆积了大量的盐分。如果不及时“脱盐”,就会对它造成不可逆转的腐蚀。于是,专家们用纯净水把宣纸浸湿,并敷在石犀表面,以使石犀表面的盐分置换到宣纸上。另外,专家们还特制了专业的修补原料,既可以让石犀被修补的地方不会出现脱落和裂纹,还能高度还原其颜色和质地。就这样,历时三年多,石犀才基本恢复了原貌。
2000多年前,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通过这尊石犀来寻求心灵上的慰藉;2000多年后,人们又通过这尊石犀破译古人的文化密码,由此古人与今人的距离也被拉近了。而未来,这尊石犀还将继续向南来北往的游客,无声诉说着它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