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1 / 1)

030 (陈仓)石鼓 中华第一古物

国宝小档案

年代:先秦时期

尺寸:高约50厘米,直径约60厘米

出土地:凤翔府陈仓山(今陕西省宝鸡市石鼓山)

馆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撰稿人:申威隆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外东路皇极殿东庑中,收藏着10块篆刻着古文字的鼓形巨石,被称为“石鼓”。它们的质地为陕西关中一带山中的青石。每块石鼓的形状都很不规则,上窄下宽,凹凸不平,高度约50厘米,直径约60厘米。2004年,这里被改造为石鼓馆对外开放,引起了国内外游客的广泛关注。2015年,展厅被移至后方的宁寿宫,成为“新石鼓馆”。在故宫博物院内,这个为展示一组文物而独立开设的展馆,堪称独一无二,足见其重要价值。如今,10件石鼓整齐排列在展厅里,静静地迎接着人们的注目。

每件石鼓上都镌刻了大量的文字,字体为“大篆”,也称“石鼓文”;主要描述当时秦王打猎之事,所以也被称为“猎碣”,碣就是石碑的意思。每件石鼓上都刻着一组四言诗,总共10首,共718字。目前,这些石鼓上的文字大多已磨灭,学者结合文献的记载,按照每件石鼓上四言诗开头的两个字为它们命名,分别为“千沔鼓”“车工鼓”“田车鼓”“銮车鼓”“酃雨鼓”“作原鼓”“吴人鼓”“吾水鼓”“而师鼓”和“马荐鼓”。

这些石鼓上的文字,通过10首精彩的四言古诗,从秦人起源、立国、发展、创立帝业的经过开始讲述,对秦人历史发展进程中有重大贡献的先祖烈公的重大历史事迹进行了歌颂,还描绘了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秦人创业发展的历史画卷。用词简练,风格优雅,跟当时的《诗经》非常相似,成为《诗经》之外的又一部大型的叙事史诗。从书法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些文字是东周时期的书法精品,线条平滑,粗细均匀,节奏和缓,藏锋起笔。它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介于西周金文和秦朝小篆之间,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在书法史上,石鼓的文字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被历代书家视为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有“书家第一法则”的美誉。

这些石鼓诞生的时代、记载的内容和文字的形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历朝历代的人都对它们推崇备至,很多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人大儒都与这些石鼓有着深远的交集,而这些故事又一起丰富了石鼓的价值。历经2000多年的风吹雨打,这些石鼓如何被奇迹般地保存下来的呢?

石鼓现世陈仓

石鼓的传奇经历要从史籍所记载的石鼓的发现历程讲起。它们在诞生之后的1000多年中,仿佛被历史遗忘。直到公元627年的一天,在陕西凤翔府陈仓山(今宝鸡市石鼓山)的北阪,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牧羊时发现了10块怪异的花岗岩大石头。这些石头高约3尺,体形似鼓,圆而见方,上窄下大,中间微凸;将其中一块石头上的泥土清除后,竟然显露出大量的神秘文字,笔法奇异,无人能识。

于是,许多村民闻风而至,焚香跪拜,流言四散,视石头为天赐之神物;文人墨客慕名而至,拓下文字,以一窥究竟,还寻遍名家来研究;更有人悬重金以求解。但是,文字之谜不仅没有被解开,反而借着民间传言,变得神乎其神。

韩愈保护石鼓

又过了100多年,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战火中的唐朝风雨飘摇。在凤翔躲避战祸的唐肃宗李亨,偶然听到了有关石鼓的神秘传闻,顿生好奇之心,并希望看到实物。于是,他命令州府官员将10件石鼓从陈仓山搬运下来,并迁往凤翔的南郊,与文武百官一起赏玩。

短短几个月时间,敌军便逼近了凤翔,唐肃宗和文武百官出逃,而10件石鼓被仓促地掩埋在荒野之中。两年之后,“安史之乱”被平定,天下得以太平,社会重新安定。公元806年,地方官吏找到了石鼓的埋藏地,并向朝廷请求派人前去主持挖掘。当时,在朝廷为官的韩愈也曾专门上书朝廷,请求迁移石鼓至京城太学府内妥善保管。他还创作了著名的《石鼓歌》,从介绍石鼓的起源到论述它的价值,目的是呼吁朝廷对石鼓予以重视并进行保护。该文章法整齐,辞严义密,音韵铿锵,诗人在描绘石鼓文书法的妙处时,运用了多种比喻,还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渲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但是,韩愈的请求没有被朝廷重视,奏折在朝堂上积压了将近八年。公元814年,郑余庆担任凤翔尹,并且兼职国子祭酒,主掌学术教育和文化事业。有一天,他偶然看到尘封已久的韩愈奏章,深深为之触动。于是,在他的努力之下,散落于荒野的石鼓被移送到当地的孔庙。此时,石鼓已锈迹斑斑,字迹也残缺不全,更可惜的是其中一件石鼓居然遗失了!

司马池伪造石鼓

在凤翔孔庙中,残留下的九件石鼓,度过了相对安稳的90多年时光。但是,随着曾经辉煌的唐王朝灭亡,风翔孔庙在战火中被焚毁,庙内所藏的九件石鼓也被人盗走。

北宋时期,天下终于统一,国家的经济与文化得到恢复。宋仁宗在查阅前朝遗留下的档案时,无意中发现了关于石鼓的传奇记载后,对遗失百年的石鼓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他以高官厚禄相许,令天下有才德之士遍地寻访石鼓的下落。时任凤翔知府的司马光之父司马池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便竭尽全力去寻找。

经过几番周折,司马池终于找到了遗失的石鼓。可惜只有九件石鼓,唐末遗失的那件石鼓依然下落不明。然而,心急的司马池做了一件蠢事儿:他私下命令工匠利用相似的石材,伪造了一件石鼓,冒充了遗失的那件。宋仁宗看到10件石鼓非常高兴,但是受命而来的名家学者们很快就辨别出伪造的石鼓。最终,司马池在受封赏不久,又因造伪欺君获罪。

向传师寻找丢失的石鼓

石鼓再次现世,在经历了造假风波后,更是名动天下,引发了很多人去寻找遗失的石鼓。1052年,金石收藏家出身的向传师来到凤翔后,重金购买了一份太氏石鼓文拓本。对照其他九件石鼓文的拓本时,他意外发现这份新的拓本居然保留着遗失的石鼓文字。经过多方调查,向传师终于查明这份拓本源自关中的太氏家族。

于是,他立刻出发,并抵达太氏村庄。但是,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半年前,太氏一家全部死于瘟疫。为了防止瘟疫继续蔓延,官府把太氏的房子和财产全部烧光。向传师怀着无比失望的心情,就近找了一家客栈先安顿下来。第二天清晨,向传师被后院传来的磨刀声惊醒。原来,客栈后面有一位屠夫正在磨刀,向传师循声走到屠夫旁边,看到屠刀被磨得寒光闪烁,而屠夫所用的磨刀石,竟然有几分酷似石鼓。他走近后仔细观察,这件“磨刀石”上隐约浮现出一些熟悉的字迹。原来,这就是那件失踪了200多年的石鼓!

这件石鼓已经面目全非,上半部被村民削去之后,中间被掏成凹槽状来捣米,旁边断裂开的两道边被屠夫用来磨刀。石鼓上面的文字,已被磨去大半,只有下半部的4行文字。它正是被称为“作原”的石鼓。

凤翔知府得知此事,连夜调集军兵赶往,护送石鼓和向传师回到风翔。随后石鼓被送往汴梁,向传师因此立功,得到了朝廷的诸多封赏。至此,10件石鼓再次团圆。

宋徽宗给石鼓填金

1110年,失而复得的石鼓被运抵京城后,跟其他九件石鼓一起移送至太学保存。宋徽宗是一个非常喜欢书画的皇帝,自诩为“天下第一学士”,对刻有文字的石鼓自然十分溺爱。因此,他将石鼓搬进宫中,存放在保和殿内,与自己朝夕相伴。

有一天,宋徽宗突发奇想,为了让破败的石鼓重新焕发光彩,他下令在10件石鼓上的文字槽缝之间填注黄金。在“靖康之变”的时候,金兵攻入汴梁,掳走了徽、钦二帝,将他们押到东北荒原进行囚禁。这10件石鼓因为鼓身填注着黄金,被金兵视为珍宝,尾随“二帝”北迁。

在经过燕京的时候,金人因为不了解中原文化,也不理解石鼓的价值,而石鼓由于体形巨大,搬运起来非常吃力,所以金人将石鼓上填注的黄金剔去后,便把它们丢弃荒野之中,这就导致石鼓第三次因战祸而遗失。

入藏故宫

1234年,南宋和蒙古的联军攻破燕京,御史大夫王檝随军至此,发现了废墟中的10件石鼓。王檝出生于凤翔虢县(今宝鸡市陈仓区),与石鼓的感情非常深,他将石鼓保存于北京孔庙,并请专人日夜看护。从此以后,经过元、明、清三个朝代,这10件石鼓一直没离开过北京。

清朝,乾隆皇帝很重视这些石鼓,命人对10件石鼓进行复制,以免珍贵的石鼓再次遗失,并把复制的石鼓安放在了北京孔庙大成门的东西两侧,被称为“乾隆石鼓”。这批复制的石鼓形状不同于原本的石鼓,跟现代的大鼓一样,失去了石鼓的神韵。但是,石鼓上的字迹,完全按照原本石鼓的文字进行镌刻。

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北京逐渐受到敌方的威胁,10件石鼓的安全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于是,在文物工作者的保护下,10件石鼓跟随着故宫其他国宝文物一起迁徙,在南京短暂停留以后,又被艰难地运往重庆。抗日战争胜利后,石鼓从重庆被运回南京,运载石鼓的汽车先后两次翻车,险象环生,有惊无险。

不久,解放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见大势已去,仓皇之中,准备撤退。他命人将存放在南京大量的国宝文物转运至台湾。此时,已经准备送回北京故宫保管的石鼓,被仓促地运抵南京飞机场。但是,在准备起飞时,飞行员报告:“飞机已严重超载,无法保证飞行安全。”经过再三商讨,这10件体形巨大的石鼓被留下,没有被运往台湾。

新中国成立后,石鼓被运送回北京,存放在故宫东路的皇极殿西庑。至此,石鼓成为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暂时结束了它们漂泊的命运。

这10件石鼓好像10个兄弟一样,历经千年风雨,漂泊全国各地,依然聚在一起。它们没有消失在历史中,没有被盗到异国他乡,没有被分散到世界各地。直到今天,石鼓依旧陪伴着我们,见证着中国的历史变迁,讲述着古老的帝国故事。因此,它们被康有为誉为“中华第一古物”,名副其实,毫不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