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小档案
年代: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尺寸:长19.5厘米,宽10.5厘米,高2.7厘米
馆藏地:震旦博物馆
供图:震旦博物馆
主讲人:寻婧元
提到震旦博物馆,可能您感觉比较陌生。它是一家年轻的博物馆,开幕于2013年,其馆体建筑是普利策奖得主、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中国完成的第一件作品。震旦博物馆就像一只精美的蓝色珠宝盒矗立在上海的黄浦江畔,藏品以中国的汉唐陶俑、古代玉器、元明清青花瓷和佛教造像为主。这些收藏绝大多数都是百年前流失海外的回流文物,它们都经历了怎样的流转,是每个走进博物馆的观众最为感兴趣的问题。今天我要为您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一件玉带钩。它有何特别之处,又有怎样的前世今生呢?让我们先从带钩的用途说起。
兽首玉带钩的用途
带钩很像今天我们使用的皮带扣,一般同腰带搭配使用,兼具实用和装饰功能。目前在我国境内出土的最早的带钩约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其中以良渚文化中发现的最为典型。这些有钩的玉质器物大多出土于墓主人的腰部,且一墓一器,同时它们的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带钩的使用需求,因此被认定为中国最早的玉带钩。虽然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玉质带钩,但这样的史前带钩在后世的发展中并没有得到继承。带钩的再次出现则是在春秋中期,这之后带钩逐渐发展为集文化、艺术为一身的器物。
带钩的常见功能大致可分为四种:一是“束带”之用,即配合穿着,用来固定腰部的系带;二是“配器”之用,古人为了方便随身携带剑、刀、削、弩等工具或兵器,所以使用带钩以方便悬挂;三是“配物”之用,这种用法同“配器”方法类似,仅佩戴的物品多为铜镜、铜印、钱币等物件;第四类为“配饰”之用,相对于上面介绍的三种功能而言,装饰功能大大高于实用功能,是随身系挂配饰器的重要媒介。
震旦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兽首玉带钩长19.5厘米,宽10.5厘米,高2.7厘米。从材质上来看,本身应由青白玉料制成,但是由于它曾被多位海外名家收藏,经过长时间人工盘玩,目前通体呈黄褐色。带钩本体拱身、凸钮,有弧度,这样的造型能够较好地贴合人体的腹部,易于佩戴。长条状的钩身表面布满规律而抽象的阶梯式连线乳丁纹,此一纹饰是战国晚期至西汉早中期玉器上十分常见的装饰母题。带钩的左右两端各装饰有一个兽首,上缘还雕琢两个彼此相背的圆雕螭虎,下缘突出两组镂空边饰,其中一组上还吊挂一个活环和兽面,形制十分奇巧。
兽首玉带钩的前世
自20世纪50年代起,震旦博物馆收藏的兽首玉带钩被著录以来,针对其出土的地点并无记载。目前考古发现此时期的带钩分布十分广泛,遍布20多个省区,那么,这件兽首玉带钩到底源自何地?
首先,从器物的造型信息入手。器物的造型,除了受时间因素的影响,也受地域因素的影响。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某一种造型的器物仅在特定的区域内得以流行。因此,观察器物造型特征,并将它与同时出土的实物进行对比,是判断地域属性的关键。通过对兽首带钩的造型分析,我们得知它是流行于战国中晚期的长牌形带钩,而长牌形带钩大致有两个较为集中的分布区域:一是楚墓中发现较多,二是三晋及周都地区,此外战国秦墓、韩墓中也有个别出土。所以,如果单从造型特征入手,我们可以锁定兽首玉带钩原先的出土地可能为楚地或周都三晋等中原地区。
其次,可以从制作工艺方面入手。在技术交流相对困难的战国时期,一种工艺从诞生到全国范围内流行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或者根本无法流行到全国,而是仅限于地区内部发展。因此,器物的制作技法也是判断其地域属性的一条线索。如果兽首玉带钩体现出的某种加工工艺具有地域性特色,那么同样可以在工艺层面上推导出其原先的出土区域。
兽首玉带钩上最具有特色的工艺,无疑是那个悬有兽面的活环。玉器中使用链环的技术,可以追溯至晚商时期江西省新干大洋洲墓葬出土的一件玉羽人。这件玉羽人头部雕琢了三个相互套嵌的链环,链环活动的范围较为有限。至春秋时期则出现了活动较为灵活的链环,如江苏省吴县通安严山王陵出土的一件拱形玉饰,其左侧就雕琢一个活环。纵观战国至两汉的玉器,活环并不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技法,这大概和它的制作难度相关,因此可能只有部分地区的工匠掌握此项技术。目前已发现战国至西汉时期装饰活环的玉器共计12件,大致集中在楚地及周都地区。
根据以上两点的分析,与震旦博物馆藏兽首玉带钩相近或相同造型、工艺的带钩,相对集中于楚地及周都中原一带。如果再对兽首玉带钩的纹饰及装饰母题进行讨论,并比照相似纹样的其他带钩的出土地点,就又能为判定地域属性提供新的线索。目前并没有已知出土的带钩同这件兽首玉带钩拥有完全一致的纹样,但是如果将兽首带钩的纹饰进行拆解则可以同出土的带钩进行关联性对比。
震旦博物馆收藏的兽首玉带钩,其装饰要素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钩首及钩尾的兽首;2.活环连接的兽面;3.钩身上侧的圆雕螭虎;4.钩身上满布的“阶梯式连线乳钉纹”。在收集了战国至西汉出土带钩的图像信息之后,通过比对发现,震旦博物馆藏兽首玉带钩同安徽巢湖北头山一号西汉墓出土的带钩有着诸多共同点。北头山一号墓为西汉初年居巢县的最高地方长官之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器,其中包含玉带钩两件。
如果将这两件玉带钩的装饰纹样进行拆解,会发现其同震旦博物馆藏玉带钩的装饰要素高度一致。再加之在北头山汉墓中亦发现了活环装饰的玉卮,这也间接说明了对于此地的玉工而言,活环的工艺是已经掌握的装饰技法。因此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可以认为震旦博物馆藏玉带钩同巢湖北头山汉墓出土的玉器在地域属性上具有一定的共通性。
北头山一号汉墓位于巢湖市内,此地在战国时期隶属楚国领地。虽然该墓所处的时代为西汉早期,但是总体来看它深受战国楚文化的影响。北头山一号墓的墓葬形制较为特殊,其墓口为台阶式,这种样式在战国晚期楚墓中较为普遍,此外该墓的椁周填塞白青膏泥,是典型的楚人埋葬风俗。同时,北头山一号墓出土玉器的纹饰风格、雕刻技法,均与安徽长丰杨公地区战国晚期楚墓发现的玉器极为相似。
因此,通过以上造型、工艺及纹饰的分析,震旦博物馆藏兽首玉带钩应为楚地所产器物。
兽首玉带钩的今生
震旦博物馆所收藏的兽首玉带钩,原属于美国的班氏夫妇(Mr. and Mrs. Richard C. Bull ),由于班氏夫妇历任美国费城大学博物馆董事,因此此件带钩于1962、1978年曾两次展出于费城大学博物馆。除此之外,它也曾在海外知名博物馆举办的展览中被多次借展,如1963年在克利夫兰美术馆展出;1970年被借展于美国的Asia House Gallery;1975年又前往英国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展出。
这件兽首玉带钩还见诸于海外的各类出版物中:1950年,伦敦大学著名学者S.霍华德·汉斯福德(S. Howard Hansford)在《中国玉雕》(Chinese Carved Jades)一书中记载了此件带钩;而1963年出版的由阿尔弗雷德·萨尔莫尼(Alfred Salmony)所著的Chinese jade: through the Wei dynasty也针对这件文物进行了著录。曾任东方陶瓷协会会长的玛丽·特里吉尔(Mary Tregear)也在其所著的《中国艺术》(Chinese Art)一书中有所记述。1983年苏富比拍卖公司在纽约举办班氏夫妇收藏文物拍卖专场,此件玉带钩被台湾收藏家购得,因缘际会最终入藏上海震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