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战后改革(1 / 1)

昭和二十年(1945)八月十五日,日本战败投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

战败未必是坏事,至少一个新时代被拉开了序幕,至少不再会有人蹲在澡堂子里听你和朋友说悄悄话了也不会有人半夜偷偷翻你家垃圾桶看你有没有偷偷吃肉了。

根据占领了日本的美国人的意思,战后日本当然是不可能再走军国主义道路了,而是得民主,得自由。

就在日本投降后不久,美国占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就向时任日本首相币原喜重郎提出了五大改革指令——没错,是指令:

1. 废除秘密警察,即特高

2. 鼓励劳动组合

3. 解放妇女

4. 教育自由化——即学生们不再需要搞各种膜拜天皇的仪式,也不用再死记硬背那篇《教育敕语》了。

5. 经济的民主化

虽然这实在是有些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味道,但换一个角度来讲的话,这也意味着民主的春天再度降临了。

当年12月,GHQ又发布了《神道指令》。

所谓GHQ,就是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的简称。

所谓《神道指令》,则是针对日本多年来奉为国教的神道教所下达的一道指令。

神道教这东西说来话长,在此就不做详细介绍了,在军国主义时代的日本它曾经被大力宣扬,其主要原因是想确立天皇是神而不是人这个概念。

所以在指令中GHQ明确表示,从今往后日本将实行政教分离,不允许再搞什么君权神授之类的说法,也不允许再说天皇是神,同时也禁止各类文书中出现“大东亚圣战”“皇国兴亡”等反动词语。

或许是为了响应GHQ的这道指令,亦或是本身就属GHQ的另一项指示,总之在第二年(1946)的1月1日,昭和天皇下发了一道名为《人间宣言》的诏书,昭告全日本国民,自己身为天皇,但并非是神,而是和大伙一样的普通人类。

搞完这些东西后,GHQ便开始了另一个重大计划——重新立宪。

这是自然的,事到如今,那部《大日本帝国宪法》怎么可能继续用,作为一个新生国家,势必得要有一部新生的根本大法。

昭和二十一年(1946)十二月,根据GHQ的指示,日本政府以及贵族院和众议院共同出人出力,组建了一个旨在重订宪法并且普及新法的组织——宪法普及会。

该会会长由东京帝国大学法学博士出身的前厚生大臣芦田均担任,同时又找来了一群当时日本屈指可数的法学界人士来担当顾问,一群人在联合国占领军的指导下鼓捣了小半年,终于在昭和二十二年(1947)的5月3日,制定出了一部新的宪法,也就是沿用至今的《日本国宪法》。

所以5月3日也是日本的宪法日。

和之前的《大日本帝国宪法》相比,《日本国宪法》的最大不同点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叫“国民主权”,第二叫“尊重基本人权”,第三叫“和平主义”。

尤其是第三个,在宪法第九条中有明确表示,日本放弃交战权,不设军队。

此外,对于皇权的处理也较之上一部宪法有着很大的不同。

新宪法虽然仍采用的是三权分立,但却是真正意义上的分立,所谓天皇,从此之后只是一个单纯的国家象征。

不过,却不是一个太太平平的象征。

话说在宪法制定完后不久的昭和二十六年(1951),当时的昭和天皇巡幸了关西地方,在此过程中,又造访了京都。

然后作为京都的最著名学府之一的京都大学,当然也是天皇必去的地点之一。

当时京都大学正值校园文化节,日语叫文化祭,京都大学的学生们特地准备了“战时学生兵遗书展”和“原子弹爆炸展”这两大主题,以宣扬反战和和平。

应该讲这两个主题是很受欢迎的,当年7月对普通市民开放,仅仅数十日,参观人数就超过了三万,因此主办的大学生决定,把这两个展作为保留项目,等到11月秋季文化祭的时候再拿出来给大伙看。

本来这事儿说得好好的,结果偏巧不巧地天皇来了,由于大学方面考虑到这种不和谐的展览内容实在不能入皇上的龙眼,故而下令秋季文化祭延期,一切等天皇离开京都再说。

于是这就引发了众多京大学生的不满,大家纷纷明里暗里地表示,你这么给我们做初一,就别怪我们给你做十五。

有人说从人类的历史发展来看,这世上最难缠的是那些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这话似乎不错。

11月12日,昭和天皇驾临京都大学,京大上下两千余名师生早早地就来到了正门口夹道欢迎,但也有一群人打着高三米宽两米的横幅,上面写着“曾经是神灵的您让我们无数先辈的生命终结在了战场之上,所以请无论如何都不要再成为神灵了!也请多看看学生们的遗言吧!”

落款是全体京都大学学生。

这摆明了是在挑衅,但很快,更加**裸的东西也上演了。

为了欢迎天皇进学校,当然要有音乐,以此当时在京大正门有一辆特地开来的隶属于《每日新闻报社》的采访车在那里来回播放日本国歌《君之代》。

结果一帮学生也戳在正门,高声合唱反战歌曲《守护和平》,而且声音非常洪亮,几乎压过了国歌之声。

学校方面一看大势似乎不妙,于是连忙带了警察把这群捣乱的孩子们给强行押了下去,而学生当然不肯乖乖就范,双方就这么来回磨蹭到下午1点20分,天皇真的到了。

虽说左耳君之代右耳护和平,但昭和天皇却并不在意,悠然自若地踏着方步走进了校园,大学生们一看皇上不吃这一套,于是便使出了第二招。

一个叫中冈哲郎的警大学生写了一份“公开质问状”,想要交给天皇,请天皇回答状子里的“质问”。

该质问的开头是“作为一名人类,看着您(天皇),我感到无限的同情”

然后分五问:1.请问皇上这次西巡花费公帑无数,对此您有何看法?2.如今正值朝鲜战争,请问皇上有何看法?3.朝鲜战争会不会把日本也拖入其中?4.假设日本也被卷入,那么是否意味着宪法中“放弃战争”这一说即将成为扯淡?5.请问皇上是否认为自己对于之前的那场战争需要负起相应的责任?

虽然这张小纸条最终在保安人员以及学校方面的严防死守下没有被送到昭和天皇的手里,但当下午两点天皇结束访问准备离开京大的当儿,还是突然冲出来了一批学生,将皇家行列围住,高唱那首《守护和平》。

天皇仍是泰然自若地闲庭信步,但京都大学却再也不能坐视不管了。访问结束后,那些带头唱歌的,举牌子的,写状子的学生一律都受到了程度不等的处分。

这事儿做到这一步还不算完。话说天皇在京大的遭遇很快就被随行的记者给原样不动地宣传在了报纸杂志和收音机里,于是便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诚然,当时的日本已经不再是那个唯天皇是神,为天皇抛头颅洒热血死全家都在所不惜的军国主义时代了,而且天皇本人也发表了人间宣言坦诚自己是一介人类,但是他在广大日本人心目中的地位,从本质上而言还是跟站前一样,是神圣无比的。

即便不神圣,却也是不容侵犯的。

至少像京大学生这样侮辱,是肯定不行的。

事发后的第二天,《京都新闻》就载文一篇,题目叫做《对天皇的无礼和京大的责任》,文章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非常严厉的责难,并且直言称之为“不敬”,要求给予主要行为人以法律上的惩处。

而民间的呼声则更加刻薄,有要求京大生跪下磕头道歉的,有声称要提着菜刀上京大砍人的,更有甚者,给文部省上万言书,要求废校——也就是彻底关闭京都大学。

这其实是一种只有在那个时代日本才会有的景象——很大一部分人仍是一如既往地支持爱戴天皇,而还有一群人在经历了战争的黑暗压抑岁月后,对天皇的存在彻底起了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