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我们介绍了芝诺,也介绍了他那两个最著名的悖论。
有人说,芝诺可以称得上一个诡辩家了。什么是诡辩?诡辩是一种看似正确、实际错误的辩论,巧妙地利用人们看不出的漏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哲学家也很善于辩论,这个人就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字叫普罗塔哥拉。
1
其实,“智者”这个词原来是个褒义词。
在古希腊的早些时候,“智者”不分行业,可以指各行各业的聪明人:造船工人、铁匠、雕刻大师都可以被称为“智者”。后来“智者”慢慢变成了“教授”的代名词,专门指那些收取报酬给别人上课的老师。
为什么当时的希腊会出现“智者”这类人呢?正所谓哪里有需求,哪里就会有“市场”。那时候的希腊,民主政治发展得很好,普通的公民都能参与城邦的公共事务,有很多年轻人想在政治上一显身手,所以就会拜智者为师,学习演讲、辩论的技能。
普罗塔哥拉就是最有名的一位智者。
他曾在希腊的各个城邦周游,过着到处收徒讲学的生活。普罗塔哥拉认为每一个城邦公民都应该积极投身到公共事务中去。他借用了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来说明这个观点。
还记得吗?德谟克利特说过,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它们之间也会相互碰撞(当然我们还是要再说一下,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并不是科学观察的结果,而只是他对宇宙的一种思考和推测,毕竟证实原子的存在也就是最近两三百年的事)。
普罗塔哥拉就把这个“原子说”给延伸了,他说,如果把城邦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公民就是其中的一个个原子。每个自由公民都是独立的,但是他们也会像原子那样相互碰撞,各自发表观点,互不相让,这样的城邦才是一个有前途的城邦。
而普罗塔哥拉的职业,就是教人如何使用优雅的语言来表达观点,以及如何在激烈的辩论中获胜。
2
说个小故事吧,它可以展现普罗塔哥拉当时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当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很可能是人们编出来的。
据说有一次普罗塔哥拉招了一名学生,他们约定:只有这名学生第一次打官司获胜,他才需要付给普罗塔哥拉学费,否则就不用付钱。结果这名学生的第一场官司是什么呢?是普罗塔哥拉起诉了他,要他交学费。
普罗塔哥拉是吃饱了撑的吗?这么做有什么玄机吗?
你们不妨想一想:
如果这个学生官司获胜,会怎样?那么虽然他不用按照法庭宣判付给普罗塔哥拉学费,却要按照双方事先的约定给普罗塔哥拉付学费。
那么如果这个学生败诉了呢?那就应该按照法庭宣判,付给普罗塔哥拉学费。
也就是说,无论官司输赢,这名青年都得交钱!
可能你们会说,这个故事里的普罗塔哥拉看起来挺有头脑的,但是好像有点狡猾,形象不太美好啊……
你还真说对了!在当时的古希腊,很多人并不喜欢这种所谓的“智者”,认为他们只是会耍小聪明,寻找人们逻辑上的漏洞来占便宜,所以这个故事也很有可能是那些人编出来用来讽刺以普罗塔哥拉为代表的“智者”群体的。
当时城邦里的当权者以及一些哲学家都对他们很反感,古希腊“三贤”之一的柏拉图就在自己的著作里公开表达了对普罗塔哥拉的不满。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跟智者学派的学说有关。
普罗塔哥拉究竟提出了什么令人恼火的观点呢?
3
普罗塔哥拉最有名的一句话是: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
“尺度”就是“依据”和“准则”的意思。这个词,我们之前说的有一位哲学家说过,大家还想得起来吗?对,就是赫拉克利特,他曾经说过:
(宇宙)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按一定尺度燃烧,按一定尺度熄灭。
赫拉克利特的意思是,宇宙的运转是有一定的原则和规律的。
而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意思就是,什么火啊,水啊,逻各斯啊,都是不对的,只有“人”才是世界万物存在的依据和准则。
听到他这句话,你可能挺淡定的,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甚至疑惑这句话有什么特别吗?但是你要想,这对于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来说,无疑是一颗大炸弹啊!
大家想想,那时候大多数古希腊人——包括其他文明种族的人,认为万物的尺度是谁?
是神啊!
在古希腊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只有万能的神,才是万物的尺度——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不仅可以改变世界万物,也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命运。
而普罗塔哥拉在一本叫作《论神》的书的开头这样写道:
“至于神,我没有把握说他们存在或者他们不存在,也不敢说他们是什么样子。”
他虽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甚至他本人依然还是崇拜神,却不再把神看作世界的运行法则。
而且,你不说神是尺度就算了,你直接把在神话中最卑微的凡人说成万物的尺度,那是很多人之前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啊!
所以在这一点上,普罗塔哥拉和芝诺有点像,他们都把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4
那么,“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为什么会遭人恨呢?
因为这句话不仅让很多尊奉神灵的古希腊人感到不安甚至恼怒,其实也让那些走在自然哲学探索之路上的哲学家感到震惊。
在普罗塔哥拉之前,已经有不少哲学家开始追寻宇宙的本原,探求世界的“逻各斯”,他们不相信神,也不相信人,他们相信万物有客观规律,不管人类有没有认识到这些规律,它们都是存在的。
比如说,冰块遇热会融化,不管人们是不是明白其中的道理,大自然都是这么运转的。而普罗塔哥拉告诉大家:不是那么回事儿!他认为,我们不能抛开“人”来谈论这个世界是怎样的,因为“人”才是万物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尺度。
在普罗塔哥拉看来,风对于觉得冷的人来说是冷的,对于不觉得冷的人来说是不冷的,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和对世界的认知,谁能证明自己的认知是绝对正确的呢?
所以普罗塔哥拉得出的结论就是:没有绝对的真理,我们只能说某种看法比另一种看法更好一些,但是我们很难说某种看法比另一种看法更接近真理。
比如说,一个人是色盲,而健康的人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颜色。相比健康的人来说,有色盲的人很难区分不同的色彩,这样会给他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你想,如果一个人分不清交通信号灯的颜色,那该多危险啊!所以我们可以说,健康人对颜色的感觉要比色盲更好一些。
但是,我们无法说普通人看到的色彩更接近真理。普罗塔哥拉认为,某个东西到底是色盲看到的黑白色,还是健康人看到的颜色,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意义。
就这样,普罗塔哥拉走上了怀疑的道路,他对许多传统的风俗习惯、宗教观念都提出了挑战。这么一来,城邦的当权者当然对他很不满意啦!普罗塔哥拉也不相信客观真理存在,他还对以往哲学家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认为世界上并没有什么确定的、可靠的知识。
智者学派中有个叫高尔吉亚的人,把这种怀疑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他认为:这个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存在;就算有东西存在,我们也无法认知它们;就算有人能认知它们,这个人也无法把它们传达给别人。
你看,在智者学派的眼里,那些冥思苦想的哲学家其实都是在做无用功,这能不遭人恨吗?
5
大哲学家柏拉图就是不满意人群中的一员。
他找了一个反例来讽刺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
你普罗塔哥拉不是认为人对世界的感觉各不相同吗?好的,那么猪、狗、大猩猩也有各自不同的感觉,按照你的理论,那应该也可以说“猪是万物的尺度”或者“大猩猩是万物的尺度”才对啊!
柏拉图甚至说过:“我看他还不如一只蝌蚪聪明。”
哈哈,哲学家骂起人来也是很刻薄的啊!
但是,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见。
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就比他的老师冷静一点,他认为普罗塔哥拉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不仅因为人有感觉,还因为人有思维。这可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也就是说,普罗塔哥拉的观点可以理解为:人的感觉和思维才是万物存在或不存在的尺度。
黑格尔也觉得普罗塔哥拉很了不起,因为普罗塔哥拉是第一个把“能感知、会思考的人”拉到哲学视野中间的人。
在普罗塔哥拉看来,人是一切知识和学问的规定者,因此也可以说人是世界的规定者。还记得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个例子吗?冰块遇热会融化,不管人是否懂得这个现象,它都是存在的。但是反过来想想,当人认识到这个规律,并且去理解它、运用它的时候,人的世界才变得清晰起来,“冰块遇热融化”这件事在人的世界里才具有了意义。
普罗塔哥拉将古希腊哲学的视线从大自然拉到了人的身上。不过,他的观点也不是一下子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从他之前的几位哲学家的学说里已经能看到端倪了。大家还记得吗?阿那克萨哥拉曾说,一切种子的运动源自“努斯”的控制,而“努斯”就是心灵、灵魂的意思。德谟克利特则说,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按照普罗塔哥拉的理论,城邦里的一个个居民也像“原子”一样,他们彼此相关,但又彼此独立,社会就是在居民们充分表达观点、彼此碰撞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的。
不管普罗塔哥拉的观点如何受到争议乃至攻击,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可的:
在古代,人们真正意识到“人”的价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而普罗塔哥拉虽然对各种事物都抱有怀疑姿态,但他还会去认真思考和探寻。他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头脑不是一个可以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这句话至今还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希望独立思考的人。
好了,这一章到这里就进入尾声了。我们说普罗塔哥拉关注“人”,这点很不容易。在古希腊哲学的历史上,还有一位大哲学家也非常关注“人”,很多雅典人把这位哲学家也看作智者学派的成员。但实际上,他是智者学派的反对者——智者学派认为世界上没有确定的知识,而他坚定地追求真理,这是他们最大的区别。
而他的名字,你们一定听到过,因为他的名气比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所有人的名气都要大得多。
下一章,我们就来说说他,你猜到他是谁了吗?
人物卡:普罗塔哥拉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个观点,这在当时是非常具有颠覆性的。
知识卡1:怎样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呢?
由普罗塔哥拉提出,按照亚里士多德对该观点的解读,人是万物的尺度,不仅因为人有感觉,还因为人有思维。这可是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也就是说,可以理解为:人的感觉和思维才是万物存在或不存在的尺度。
知识卡2:思考的意义
普罗塔哥拉提出:“头脑不是一个可以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这句话激励了一批又一批人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