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德谟克利特——发现“原子”的预言家?(1 / 1)

在开始本章之前,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还记得之前我们说的那几位哲学家的观点吗?赫拉克利特强调世界的流变,而巴门尼德强调世界的统一。跟巴门尼德同属于爱利亚学派的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折中了两位前辈的观点:恩培多克勒提出“四根说”,认为万物是由土、气、火和水这四种元素按照不同的比例构成的;而阿那克萨哥拉提出了“种子说”,认为万物都是由无限小的“种子”构成的,人的感官接触到不同的种子,也就产生了对事物的感觉和认知。

恩培多克勒和阿那克萨哥拉在解释“一”和“多”的关系的时候,特别重视世界的多样性,强调人的主体性,也偏向于感性。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古希腊哲学家,希望回到理性的路上,重新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相传,他为了避免受到感性外物的影响,导致自己的理性思考受到蒙蔽,而故意弄瞎了自己的眼睛。

这位如此刚烈的哲学家,名叫德谟克利特。

1

要了解德谟克利特的哲学思想,还得从他的老师留基伯说起。

留基伯出生在米利都——很熟悉的地名对不对?没错,就是泰勒斯的故乡。留基伯不仅传承着米利都学派的学说,致力于思考世界的本原,也深受爱利亚学派的影响,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和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都给他很大的启发。

德谟克利特和他的老师留基伯一起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原子说”,他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

你们如果学过化学和物理就会知道,在现代科学中,“原子”是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割的最小微粒,是最基础的物质,而在物理概念中,“原子”还能分割为原子核和电子。

所以从德谟克利特“原子不可分割”的理念来看,我们说他所说的“原子”,更接近化学概念中的“原子”。

说到这里,大家会不会觉得这师徒俩很厉害?难道那时候的古希腊人就已经弄清现代科学概念中的原子的结构了吗?

并不是。

这其实又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说明“哲学和科学的区别”这个问题。

科学家提出一种学说,必须在观测的基础上进行严密论证,比如你要观测到这个东西存在,或者要提供一系列可以证明的证据;而哲学家则不需要提供证据,他主要提供看待人和世界的方法与原则。

从这个意义上说,哲学家的学说不等同于科学观察,但可以指导科学家开展科学探索,比如,虽然古代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并不全面,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总会提出一个问题:

组成物体的最小微粒是什么?会不会有更小的物质存在?

在这些问题上,哲学家负责思考和假设,科学家负责实验和证明。

2

德谟克利特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老师留基伯的“原子说”。

他认为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在物理上是不可分割的微小颗粒,原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我们要知道,他在那个时候能提出这个说法,已经是相当厉害了。他还认为,原子之间的空隙叫作“虚空”,世界就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那么运动是怎么产生的呢?阿那克萨哥拉说“努斯”是各类“种子”运动的原因。也就是说,“种子”的运动不是由自己决定,而是来自“努斯”的控制。那么这也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努斯”的运动又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德谟克利特直接从“原子”本身的特性来解释运动的原因。他说,原子在下落过程中,较重的原子会追上较轻的原子,于是它们会发生碰撞,改变原有的运动方向,或者发生旋转。原子层面的这些运动也就导致事物层面的各种运动与变化。

那么,原子的这种运动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呢?大家想一想,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的碰撞、旋转是由什么导致的?对,是不同原子的重量。而各种原子的重量并不是随机的。所以,德谟克利特强调事物的必然性。也就是说,无论是刮风下雨、吃饭喝水,哪怕是生男生女,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事先确定好的。

德谟克利特是如此钟情自己的“原子”学说,以至于他不仅用“原子”学说解释宇宙的形成,还用“原子”学说解释人的思想。他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原子构成的,因此,人的思想过程也是遵循规律的——换句话说,人不同的思考,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不同形态决定的。

请注意,德谟克利特的学说里,是没有“神”的位置的。在他看来,正是因为愚昧的人缺乏知识,无法认识到世界的本原(比如他的“原子”说),才会对不可解释的奇异自然现象感到惊奇乃至产生恐惧,进而只能把这一切解释为“神”创造的。他认为“神”是完全不存在的,天地之间,能永恒存在的,只有“原子”和“虚空”。

正因为德谟克利特强调事物的客观规律,所以人们把他称为最早的唯物主义者。

3

说到唯物主义者,同学们可能马上会想到我们都很熟悉的马克思。

但是在马克思心目中,德谟克利特的学说最多只能算是机械的唯物主义。马克思在自己的博士论文里比较了德谟克利特和另一位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

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德谟克利特构建的原子世界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所以马克思认为这样的原子世界是不自由的。而在伊壁鸠鲁学说中,原子偶尔会发生偏斜运动,这种在必然性之外的偏斜运动被马克思称为“自由”。

这种自由可不是打破既定规则那么简单,它代表一种可能性,是原子的“自我意识”,也是这个世界发展变化的真正动力——这个世界的发展和变化,并不是事先全都安排好的。

说到这儿,同学们可能有些似懂非懂,不知道你支持哪一种学说?

但有一点请大家记住,这些哲学家并不是真的在讨论“原子”,或是在描述宇宙的构成,而是借“原子”这个概念来表达自己的学说。

在德谟克利特所生活的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科学还没有诞生,更别提精密的观测设备和先进的实验方法了。我们能发现德谟克利特的学说与许多近代科学发现不谋而合:比如他的原子学说,就启发了后世的科学家,后人就沿用了“原子”这个词来命名组成分子的最小化学单位。

这实在是一件很奇妙的事。

与其说德谟克利特是一位预言家,倒不如说哲学和科学在探索人与世界的关系时,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4

最后,还是有必要来说一下德谟克利特生平的遭遇,这可能会对大家也有一些启发。

德谟克利特出生在希腊东北方的繁荣城市阿布德拉,他的父亲是一个富商,所以家境很优越。

德谟克利特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神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灌输,自己对东方文化也有浓厚的兴趣。为了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他甚至会走到荒凉的地方或独自一人去墓地。

成年以后,德谟克利特更是游历四方:他到雅典学习过哲学,去埃及学习过几何,在尼罗河的上游研究灌溉系统,在僧侣居住的寺庙学习如何观察星辰和推算日食时间。他堪称是古希腊的一个全才,在逻辑学、物理、数学、天文、动植物学、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修辞学、军事学等方面都很有研究,同时还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画家、雕塑家和诗人。

为了进一步通过游历增长见识和学习知识,他和自己的两个兄弟分了家,他自己取了最少的一部分家产,大约是100塔兰同(古希腊的一种货币单位)。他拿了这笔钱后就漫游了古希腊各地,到过埃及,到过巴比伦平原,最南到过埃塞俄比亚,最东到过印度,甚至还在波斯结识了一群占星学家。

当他把钱花得差不多的时候,就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阿布德拉,殊不知有一场审判在等着他。阿布德拉有一条规定,将祖上财产耗尽而不事生产的人,将被驱逐出境,死后也不能迁回安葬。

在审判他的法庭上,德谟克利特为自己做了辩护:

“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我探索了最遥远的地方;在我同辈的人当中,我看见了最多的土地和国家,我听过最多有学问的人的讲演;在我同辈的人当中,勾画几何图形并加以证明,没有人能超得过我,为埃及所丈量的土地,也未必有人能超得过我……”

然后,他当庭阅读了自己写的书(后被推测应该是《宇宙大系统》,德谟克利特写下过52部作品,但大多数都已经消失,只留下少数残卷)。

在听了他的辩护和作品之后,所有人都感到震撼,法官当庭宣判他无罪,并且给予他500塔兰同的报酬——相当于他挥霍掉的财产的五倍——用来奖励他写出的这部著作。

德谟克利特在世时,阿布德拉市里就竖立起了他的铜像,他死后享受了隆重的国葬。

很多出色的哲学家,并不是成天局限在自己的一个小书房里,挖空脑袋在思考,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走到室外的广阔天地,去游历,去感受,去学习,在旅行和探访中不断思考,总结,得出新的观点。德谟克利特勇于大胆假设的性格,以及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就能构想出如此超前的“原子说”,都与他四处游历和学习密不可分。

而我们中国人其实也有一句话,叫“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保持不断的思考当然非常重要,但如果有机会有能力,多去一些地方,多经历一些人和事,对你整个思想境界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

多看多思,大胆假设,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加油吧!

人物卡:德谟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出身于一个富商家庭,喜欢在游历中增长见识、学习知识。他大胆假设,比科学发现早两千多年构想出了“原子”。

知识卡1:原子说

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无法再分割的基本微粒。从他的“原子不可分割”这个理念出发,他所说的“原子”,对应的是现代化学概念中的“原子”。

知识卡2:科学与哲学的区别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这个例子,很好说明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家侧重思考和假设,科学家侧重实验和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