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克隆,21世纪繁殖的阵痛
人类对地球肆无忌惮的践踏以及对地球有限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已经迫使大自然出现了“病症”。当这种病症经由量的累积达到爆发的峰值时,我们能想象得到的是:植物链被摧毁。引致连带的一系列效应,导致动物蛋白质食物链被摧毁,当阴阳颠倒的时候,大地不再生长庄稼,动物蛋白质即使还存在,但已经不适宜于人类食用。我们,还能吃什么呢?
未来人类吃什么?
人们对未来人类食物的思考绝对不是杞人忧天或天方夜谭。未来的人类吃什么,正成为一个超越国界、种族、政治、宗教界限的全球性命题。
未来人类吃什么?
这是一个带着沉重、充满想象的话题。
活在当下的人们,通常会对这个问题付之一笑。因为很多时候,问这个问题的人目前并没有处在饥饿状态。
而问题的关键也在这里。既然我们目前并无饥馑之虞,为什么会提出人类吃什么的问题?
正如过去,人类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达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飞跃一样,人类在20世纪以后所消耗的地球资源也是不可思议的。它超越了过去几千年消耗的总量。比如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
同样,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过去几千年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赶不上现代人短期的所作所为。古代人没有经历过酸雨、冰川融化、沙尘暴、全球气温变暖、土地沙化、饮用水资源恶化、土地减少、降雨量减少等等,我们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正次第经历并“享受”着这种恶化、退化所带来的苦果。
地球的变化,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承受着、注视着眼前的风云变幻。这关系着自身的安危啊,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在这种背景下,约15年前,未来食品的概念进入了寻常百姓的话题。
未来人类的食物是什么?这个问题通常最多出现在太空食品专家和小学生的作文里。前者在探索人类未来的食物特性,后者则是启发孩子们幻想的天性。
然而,无论是严肃、忧心忡忡、不苟言笑的科学家,还是满脑子奇思妙想、不拘一格的孩子们,他们都给人类未来的食物作出了自己的判断。我们不妨看看科学家、孩子和平常百姓对未来食品千姿百态、奇妙的设计或想象:
功能食品说——
美宇航局正在积极研究“未来食品”。该局科研人员研制的三明治存放几年仍能食用。在未来,超市和餐厅中出售的食品在视觉上与现在的食品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生产、加工和烹饪方法上却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一切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如功能食品加入了维生素、矿物质和脂肪酸ω-3的食品和饮料。未来食品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们是在分子研究、基因工程和太空研究基础上研发出来的。
昆虫食品说——
科学家的研究已经得出结论:要想营养全,干脆吃昆虫。昆虫菜、昆虫保健品、昆虫药品……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已投入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制定并实施昆虫开发工程。墨西哥、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发挥传统食虫文化优势,以“新蛋白质来源”提供者的姿态,在世界食品市场上“攻城略地”。
人造食品说——
大米、牛肉、奶乳、鱼子、咖啡、苹果、鱼翅、蜂蜜、菠萝、胡椒等,现在都可以人造而成。研制肉类替代品也具有生态学上的好处:生产这种人造肉就不再需要饲养动物,也就不会因排泄物等种种原因造成污染。在生产人造肉的工程中,更大的进步是新型蛋白食品的出现。这是一种完全由蛋白质成分构成的新型食品,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1000千克微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抵得上2100千克精肉或3000千克鸡蛋或12000千克牛奶)。它会像很久以前荷兰西红柿那样很快征服全世界:脱脂,无胆固醇,有助于健康,对环境无害,它们可以和素食的肉排或没有鱼的寿司饭团相媲美。新型蛋白食品还可以制成很多成品,像比萨饼、汉堡包以及酥皮馅饼。这类成品的良好口感并不只归功于它们的化学成分。据说,这种可食用的人造蛋白马上就会上市了,欧洲食品设计师正在考虑,用什么形式把这类食品送到消费者的面前。
海藻食品说——
海藻是生长在海洋里的低等自养植物,也称海洋蔬菜。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人类食源将越来越多样化。海藻以其种类多、产量大而被科学家认为是未来人类最有前途的新食源。在目前发现的近3万种藻类植物中,可供人类食用的有70多种。如:海带、紫菜、石花菜、裙带菜等。由于海藻营养丰富又具有保健作用,因而被人们誉为“长寿菜”。近年来,人们还在不断地从海藻中发现具有防癌抗病、抗细菌、抗病毒、抗凝血的物质,并已开发出以藻类为原料、对胃溃疡、糖尿病、心血管病、腺癌等有疗效的多种药物。
合成食品说——
合成食品的问世并被人们广为食用,这一梦想将变成现实。科学家们已经证明,除了维生素、无机元素和部分氨基酸、脂肪酸不能合成外,多数的氨基酸、脂肪酸、糖和甘油都可以在工厂里合成。
低温脱水食品说——
低温脱水食品是以新鲜或熟制动植物产品为原料,采用现代脱水技术与工艺加工而成,是一种集方便、保健、纯天然为一体的高品质绿色脱水食品。其主要特点是保持原始风味、色泽、形状和成分不变。可迅速恢复新鲜状态,随时随地食用;具有多孔组织、成分溶出彻底、利于人体消化吸收的特点;可长期保持新鲜、不变质变味,无任何损耗;重量轻,可常温贮存,运输管理费用低。
超微细食品说——
是运用高新技术,将水果和蔬菜等食品瞬间粉碎成3微米一5微米的超微细粉。这样细的好处在于可以让食物中人体不可缺少而又较难以吸收的营养最充分地进入人体,使人增强体质。目前,已获国家专利的超微细食品有香菇精粉、猕猴桃精粉、芹菜精粉、胡萝卜精粉、菠菜精粉等。
仿生模拟食品说——
模仿的多属名贵、珍稀和紧俏的食品。如燕窝及水果中的荔枝、葡萄等,具有营养丰富、价格低廉的特点。
……
在未来食品正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时,2006年,美国出现了一个带有明显征兆性的事件:
这年夏天,一场罕见的高温袭击了美国整个加利福尼亚州。土地由于酷热变得干涸,农作物严重受损。受农作物产量不足的影响,超市里货架上的食品开始“缩水”。
一些科学家表示,加州面临的高温是典型的“人造产品”,完全符合科学界多年前对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的预测。随着人类工业的不断发展,类似的高温天气将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带来的灾害将会越来越多。
据悉,受高温影响,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农业集中的圣华金谷,奶牛和肉牛被酷热折磨,产奶、产肉量大大下降。加州农夫们每天动用洒水车和风扇为牛降温,但牛们仍然热得喘不过气来。数千只奶牛因为高温而死亡。高温长达21天,所有的生物可真是度日如年哪。就在这21天里,加州畜牧业仅牛肉、奶制品和养鸡方面就损失了8500万美元,农夫们叫苦不迭。如果有人认为,全球变暖仅仅只会导致温度太高,那就错了。科学家说,由于天气热,很多植物、包括农作物在内可能会提前开花,这样还没有等到蜜蜂授粉,花儿可能就凋谢了,植物也就别想结果了。就算果树结了果,可能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好吃……
单独把这则新闻提取出来,有两个意图:
第一,人们对未来人类食物的思考绝对不是杞人忧天或天方夜谭。未来的人类吃什么,正成为一个超越国界、种族、政治、宗教界限的全球性命题;
第二,科学家对危及人类食物原因的探索,可以初步从这则新闻里见出端倪。那就是全球气温升高对动、植物蛋白质供应链所能产生的巨大的危机效应。
这不是危言耸听,人类对地球肆无忌惮的践踏以及对地球有限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已经迫使大自然出现了“病症”。当这种病症经由量的累积达到爆发的峰值时,我们能想象得到的是:植物链被摧毁,引致连带的一系列效应,导致动物蛋白质食物链被摧毁。当阴阳颠倒的时候,大地不再生长庄稼,动物蛋白质即使还存在,但已经不适宜于人类食用。那时,我们,还能吃什么呢?
克隆肉:你敢吃吗?
世道变了,没有什么东西是好吃的。唐诗里的“玉盘珍馐值万钱”的情景已经不再,这也许是社会和时代的进步吧。
摆在你面前的这盘牛肉,并不是来自于公牛和母牛自然**而来的牛,它只是从它们身上提取的胚胎,然后,胚胎被放进一个容器内并在容器内飞快地生长,最终成了成年动物。
克隆肉,你敢吃吗?
在克隆技术领域,位于美国奥斯汀的维亚金公司的知名度类似于在转基因技术领域的孟山都公司。尽管这个公司年均200万美元的收入和孟山都70多亿美元的收入相比有天壤之别,但是,他们却分别是其所在领域里备受关注的机构。
1996年,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生物“大地震”。关注这只羊的不仅有遗传工程学家、生物技术专家、农畜专家、食品生产商、政府机构、新闻媒体、普通百姓,还有动物保护主义者、社会学家、伦理学家、专栏作家、科幻电影导演……尽管到目前为止,更多的人只是透过新闻媒体一睹多莉的容颜,也尽管多莉外表看起来与其他的同种羊并无多大的区别,但是,多莉以及它的形象,已经成为一种符号。这个符号关乎人类的将来和多莉的关系。
制造或复制某个生物供体在生物遗传上完全相同的产品,在农业生产中是一个相对普遍的事件。19世纪初,当加利福尼亚人从法国的葡萄园将其葡萄嫁接带回到加利福尼亚时,加利福尼亚的葡萄酒工业也就等于克隆了法国的葡萄酒工业。中国人喜欢吃的豆芽也是一种简单的克隆形式(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新的文化发现,如果是的话,中国人实际上是首批使用克隆技术的人。这犹如说中国古代的蹴鞠类似于英格兰的足球)。
多莉出生后不久,世界各地的科学家陆续将克隆技术扩展到牛、马、猪甚至野生动物界如鹿及其他哺乳动物的应用中。中国科学家不遑多论,2001年,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陈大元教授领导的科学小组,在山东曹县的中、大动物坯胎工程中心,成功克隆出一头牛;2006年6月,西北农业大学张涌教授成功克隆出山羊元元、阳阳。
维亚金公司成立的时间几乎和多莉羊诞生的时间差不多,也是1996年。它的创办人是亿万富翁约翰·斯柏林。斯柏林看重的是动物克隆背后的商业可能。但是他的公司发展受限于美国政府对动物克隆商业许可的一推再推。他们不得不熬着,并期待克隆在商业运用上的破冰时刻。20世纪90年代末,在欧洲和美国一下涌现出许多类似于维亚金这样的公司。但是,漫长的等待过程消解了他们最初的**和宏愿,大多数公司因此消失、解体或改弦易辙,维亚金公司是极少数幸存者之一。
维亚金所看重的商业可能,无疑是克隆食品进入消费终端,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吃到克隆肉。相信这也是早期成立的类似维亚金公司的大致初衷。研究室的研究和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评估的结果表明,克隆出来的动物肉,与日常食用的肉品具有同样的安全性。
但是,由政府公开宣布、并允许克隆肉进入消费终端,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它所涉及的诸多因素让美国政府一再推迟和延宕公布的时间。为了守住这个阵地,并期待在美国政府破冰之前维持公司的商业经营,维亚金公司不得不于2005年聘请了美国首家使杂交水稻种子商业化的马克·沃尔顿出任维亚金的总裁。沃尔顿拥有26年在植物、家畜以及动物市场的经验,而且在新技术商业化方面有很好的表现。维亚金公司希望他能成功地将因生物技术而获得利益的第一手研究知识用于商业运营。
多莉出生后不久的1998年,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开始了克隆动物的奶和肉上市的调控议程。尽管已有管理方针出台,但是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仍然要求工厂自动关闭并暂停相关业务,同时不允许在人和动物食品链中出现来自克隆动物的产品。
FDA必须弄清楚两件事:第一,克隆动物本身是否健康;第二,来自克隆动物的营养成分是否有别于其他来自于非克隆动物的产品。于是,FDA在2000年委托美国国家科学园区确定克隆动物可能涉及到的食品、动物及环境的任何所关心的问题。
2003年,FDA发表了风险评估的初步草案。结果表明,健康的成年克隆动物与传统的育种方法生产的动物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食用来自于克隆动物及其后代的食品,与食用来自非克隆动物的对照个体是一样安全。这个草案被拿到兽药顾问委员会上进行公开的讨论。但是,消费者协会和乳业行业的人士则认为该草案报告结论下得过早,并强烈要求监管部门多听听消费者的意见,应该推迟下结论。委员会的委员们后来一致的意见是,英国充分评估克隆食品所能带来的有关风险。于是,这个草案的公布被暂时搁置起来。
2006年2月,维亚金公司收到消息,FDA终于完成了对风险评估方案的修订,其结论是,来自克隆动物的奶和肉与传统动物没有差别。但是,由于即将到来的选举,政府很不情愿发布这个可能引起争议的决议。他们担心,持续的争论会让投票的人产生严重分歧,部分选民会失去对政府的信任。
4个月之后,许多媒体报道风险评估方案即将发布。这个消息迅速地引起了消费者和企业界的反应。位于华盛顿的食品安全中心提出请求,要求FDA把克隆作为一种新的动物药品来进行管理,以便政府机构更加严格地关注和审查克隆。不少团体游说FDA,强调克隆动物对环境的影响、伦理的颠倒、食品安全的忧虑,以及可能残酷对待动物的担心。
与此同时,维亚金公司不想因为FDA一再延宕评估方案的公布而坐以待毙。他们一边翘首期待,一边同时进行着与现行法律并不相悖的生意和试验。维亚金公司成功克隆了两百多头牲畜,其中包括两匹冠军拦牛马(西部牛仔们用来分隔牛群的马匹)和一头供体来自于上等牛肉品质的小牛。公司将其主要业务分别定位于马、猪和母牛三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但是,总裁沃尔顿深深知道,即使消除了克隆动物奶和肉上市的障碍,公司仍然需要做大量的推广和公关工作。比如要得到麦当劳、肯德基、格雷格菲尔德食品公司、卡夫食品公司以及沃尔玛等强大的肉奶产品采购方及消费者本身的认可与接受。
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亿万富翁斯柏林如果近期试图想透过维亚金赚取丰厚的商业利润,看来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
说了这么多克隆食品上市的背景,无非是想说明,一旦克隆食品上市,面对的最大困难,将来自于消费者。
那么,消费者是怎样看待克隆食品的呢?
“克隆肉,你敢吃吗?”
2005年3月,美国国际食品信息委员会进行了一项关于克隆食品的调查,结果是——34%的人非常愿意、或者有些愿意,购买来自克隆动物的肉、奶、蛋;39%的人说他们可能愿意购买克隆动物的肉、奶、蛋;但更多的人表示,他们不愿意购买克隆动物或者他们后代的肉、奶、蛋。
10月,肯德基进行了一项专门关于对克隆动物看法的调查。
调查包括针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两个问题,一个关于肉,一个关于奶。结果是——关于肉:34%的人群说“考虑,但有待了解”;35%的人表示“永远不买”;29%的人表示“买,或者了解之后买”;当然,也有少部分不表态的,他们占2%。
关于奶:按上述肉类调查项目,结果显示分别为35%、33%、29%和3%。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三种意向大约分别占1/3。
普通的消费者是不会了解更多关于克隆知识的。他们的判断更多地来自于新闻报道。所以,美国政府在关于是否允许克隆食品上市的问题上,慎之又慎。这,完全可以理解。
人类在动物蛋白质食物的消费上,经历了从茹毛饮血、家禽散养到农场饲养三大阶段。现在,克隆动物蛋白质食品又将摆在我们的餐桌上,我们不禁要问:这就是我们未来的食品吗?
在中国,没有人对此做过专门的调查,所以便无法得知普通百姓对克隆肉、蛋、奶的看法。
下面是我与北京朝阳区一个做报刊零售生意的小贩的对话:
问:“你知道克隆吗?”
答:“知道,报纸有时说这些个新闻。”
问:“哦?说说看。”
答:“不就是克隆羊吗?”
问:“如果这只羊宰杀了,贴上标签,注明是基因食品,你会购买、会吃吗?”
答:“嘿嘿,你这个问题……哈哈,很特别嘛。不过,现在什么家禽都那么充足,非要吃那只羊干嘛?”
问:“万一到时候没饲养的家禽吃了,你会吃吗?”
答:“那你先告诉我,吃了那羊肉会不会拉肚子啊?”
谁在未雨绸缪?
大成承诺为人类的未来提供最佳的食物。为了这个承诺。大成目前的工作主要着眼于动物蛋白质食物链的整理,你能从大成的生命科学研发中心的宗旨上看出:动物蛋白质、消费、环境共利,也就是说协调发展,在维护人类环境的同时,通过蛋白质食物链的整理,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食品解决方案。
从四大跨国粮商,到孟山都,再到维亚金,韩家寰对这些世界粮农产业界的巨人都是一脸敬仰。
“控制中国大豆加工行业关键的环节,使得四大粮商控盘了中国的大豆进出口和压榨行业,但对企业来说,这并不是什么过错。如果给我们合适的机会能控制美国的大豆生产、加工、进出口,我们也会毫不犹豫地进入这块市场。企业总是以趋利为前提。关键的是,我们从这些粮农巨人的历程中,能看见对农业要素的创造性的整合与拓展。像孟山都,它能将以生物遗传工程学为主要特色的种子公司,整理成一个跨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大鳄,这里面当然有美国政府的政策辅助,但是,更多的则是孟山都对自有技术的自信和前瞻性战略。”
大成已经被称为中国的“农畜巨人”,更多的人看好大成未来的前景。这并不是依据大成产业的巨大产值和数据,应该说,大成在农畜食品业界,并不是中国的巨无霸。但是,大成的产业模式和运营模式,预示着它将成为中国农畜产业的真正巨人。
2001年3月,大成集团成立了“大成生命科学研发中心”。这个中心最重要的课题是从事生命科学的研究开发,专注于畜牧产业和水产业的优生育种、营养饲料、饲养管理、食品加工、疾病防治与环境保护六大要素。
在这个中心里,涵盖了许多领域的杰出的专家,包括动物育种专家、动物营养专家、动物病理专家、生物科技专家、食品营养专家等。由于公司具有覆盖东亚的事业群,为这个研发中心提供了完善的实验平台。
研发中心目前主要关注两个领域——
第一、动物生物技术领域,包括:
研发营养、机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目前开发中的有植物型多功能胜肽、益菌剂、免疫调节剂、将**硒酵母、明酵母、单细胞蛋白等基因工程生长激素;
研发育种、疾病防治与治疗。目前开发中的有鸡的多功能检验晶片。未来将发展猪、鸽、狗、猫、牛等用晶片诊断试剂,猪鸡育种、基因标记、口服微胶囊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猪基因组计划等;
应用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动物屠宰厂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让废弃资源获得再生。
第二、营养生物技术领域:
致力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其范围包括营养食品、机能性食品、医疗营养品及组成原料,目前研究成果已经陆续披露。
我说:这应该是中国国家卫生部和食品科研机构做的事,你们一个家族企业怎么都大包大揽了?
“孟山都的案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韩家寰说,“一个企业,能将收入的15%拿出来做种子的研发,而且这个研发一做就是10年,消耗了几百亿人民币,不要说一般的企业,就是一个国家政府的食品或卫生机构,也未必有这么大的决心和远见。孟山都预见到在未来不久,转基因农作物可以覆盖全球,并且最终将给人类带来很多益处。他们坚信自己的投入值得的,事实证明,孟山都是对的。”
莫非你们想做孟山都?
“企业模式不是不可以复制,对于小型的公司来说,复制有时是一种节省资源的最佳途径。但是,对于大成公司来说,一般性的复制已经没有了意义。我们对孟山都公司怀有敬意,并不是说我们要做第二个孟山都,我们做的就是大成……你说大成长城也可以,反正都是大成旗下的企业。我们能以我们的努力和信心,建立一个属于中国本土的粮农产业巨人。”韩家寰说。
那么,大成生命科学研发中心的最终宗旨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在对未来人类的食品做出未雨绸缪的准备和探索?
他回答道:“事实上,历史上每一个令人敬仰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对人类文明做出过贡献。大成承诺为人类的未来提供最佳的食物。为了这个承诺。我们目前的工作主要着眼于动物蛋白质食物链的整理。你能从我们的生命科学研发中心的宗旨上看出,动物蛋白质、消费、环境共利,也就是说协调发展。在维护人类环境的同时,通过蛋白质食物链的整理,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食品解决方案。”
就在写下上述文字之前,几乎早上从不开电视的我,随意打开了一个频道,上面播放的正好是某电视台“波士堂”对韩家寰的专访。韩家寰坐在一个红得有些夸张的沙发上,他的对面是三个嘉宾,一个是教授,一个是美女波士,一个是中国地产界的红人、万科地产的王石。王石在向韩家寰提问时,说出了一个人们通常不是很注意的细节,那就是,以饲料这个行当为发源,建立自己的产业链……王石的话里有这么几个词汇:饲料、薄利。
是的,卖一斤饲料才能赚几个小钱啊?
但是,大成完成了小钱到大钱的积累。现在,他们开始向一个更高远的目标冲刺了,这个目标关乎我们未来每日必须摄取的动物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