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劲也要培养(1 / 1)

跟着张鸣上大学 张鸣 786 字 3个月前

但凡人要成事,得有点韧劲,说好听点,叫毅力。鲁迅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有一次到天津,刚下船,就碰上了青皮(天津的混混),要替他拿行李,每件两元。你说行李轻,两元。你说路途近,两元。你说我不让你拿了,还是两元。鲁迅最后说,青皮不足法,但其韧劲可嘉,做事,就是要有点韧劲。

这样的韧劲,我们很多同学都有。可惜只用在一个地方,追女孩。为了追到心仪的女孩,他们可以死缠烂打,锲而不舍,甚至死而后已。什么招儿都可以用,什么委屈都可以受。当然,人生在世,追女孩也算是一桩大事、正经事。但人生不能只做这一件大事,如果一生的事业,只有这一件事值得一提,那么多半你追到的女孩也保不住,保住了人家也一肚子委屈。

所以,韧劲也得用在读书和做事上。一个人用一天的功不难,难的是一辈子用功。做不到一辈子爱读书,需要的时候,也得咬牙坚持几个月才行。战争中,人们总说要坚持最后五分钟,很多时候,胜负之间,就差这五分钟。其实,不是打仗,好多时候事情的成败,也在于你能不能坚持最后五分钟。双方较量,你难他也难,你快扛不住了他也一样,谁能多扛哪怕一秒,也许胜利就是他的。但什么是最后五分钟?有具体时间点吗?当然没有。其实,就是双方在比耐力,比毅力,也就是比韧劲。你要是多那么一点点,你就赢得了这最后五分钟。

韧劲跟别的品质一样,有先天的部分,但也需要后天培养。如果你觉得韧劲是个好东西,而你恰好没有,你就需要拿到它。拿到韧劲,没有别的法门,就是得练,自己给自己加压练习。读书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练习途径,只要能坐得住,时间长了,毅力也就有了。所以,有人说,能读书没别的,就是练就一个铁屁股。

不过,干巴巴的练恐怕对很多人来说,坚持不下来。过去朱元璋特别看重国子监(王朝时代的国家学校),谁要是不好好读书,就把头砍下来挂在门口的旗杆上。这样的监督力度,当然可以保证里面的人用功。但当今之世,这样力度的外部强制是不会有的,所以,让人硬坐在那里不走,必须想点别的办法。

泡妞有韧劲的同学,好多人平时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毅力。但为何追女孩的时候,能迸发出如此大而且持久的劲头?一言以蔽之,是因为他着迷了。着迷的状态,类似精神病,不着迷,就不会有超常的力量和精神。所以,培养韧劲,得先让自己着迷。

对于阅读而言。如果你有阅读能力,首先要让书上手。没有阅读能力,就没办法了,不要以为凡是读大学的,都有这样的能力。依我看,好些人其实没有。能上网的人,数以亿计,里面有不少人都是读过大学的。但到了网上,却基本上不看文字,只看视频和图片(主要看女人的大腿)。博客上千把字的短文,他们看不懂,微博上几十字的跟帖,写得狗屁不通。这样的人,需要回炉读小学,学会看几页书再说。有阅读能力的人,要让自己坐下来,得先对书有兴趣。因此,先找自己有兴趣读的来读,不管它们是什么,也不管别人怎么看你,反正能让你坐下来,一坐几小时的,就找来先看。我们小的时候,碰到喜欢的小说,家长不让读,晚上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也要读。有的时候,吃饭睡觉都会忘掉,非一口气看完不可。读书练毅力,首先要找到自己的兴奋点,找到了,练得能坐得住了,以后就好办了。

其次,得学会强迫自己。兴趣往往难以持久,好些人即使碰到喜欢的书,也未必能坐得住。书看到一半,就丢开不管,是一种常态。所以,要给自己定规矩,一本书,别看到一半就丢。不管什么书,只要上了手,一定要强迫自己看完。别的都可以商量,唯独这一项没商量,一定要坚持看完。强迫成习惯,成了习惯,毅力也就出来了。一本书能读完,一件事当然也会做得完。做好做坏是另一回事,做不做得完,却是一个根本态度的问题。只要养成不半途而废的习惯,慢慢地,韧劲也就有了。

人生若要成事,必须有韧劲,所谓韧劲的养成,就是一兴趣,二强迫。两者加起来,你就成了一个有毅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