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读书早,从幼儿园学前班开始,就已经开始读书了:识字,中英文,读课本,做算数题。把小学的课业内容提前,美其名曰,不叫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么一提前,起跑线是挪到前面来了,但后面的跑道却没了。古代有出息的名人,一说起早岁,每每早慧,早慧的标志,就是早早读了好些书。其实,这样的事,到底是事后渲染,还是实有其事,无从证实。即便是真的,也是因人而异,读书晚的,也一样有成大器者。三字经上说,“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计。”讲的就是苏东坡他爹,苏洵的事。
读书,适时就好。但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大学。虽然说是读书,实际上不是读书,只是考试,啃的是课本,其实也不是书。这样的读书过程,虽然说也能学会一些知识,比如说识了字,有了一些数理化的常识,掌握了基本的演算能力,书写能力,等等。却不一定保障学生有阅读能力,有较深的理解力,当然,也不一定会有进一步学习的能力。见过好些博士研究生,宿舍的书架上没有几本书,有的,大抵是教材。很多人,连小说都不怎么看。可以说,这样的人,并没有学会读书。十几年的寒窗苦读,除了一点可怜的基础知识之外,什么都没有剩下。
有一个古代故事,说神箭手养由基当众向人夸耀自己的百步穿杨之技,箭箭不落空,得意非凡。一个老者却说,有什么了不起,不过是练熟了罢了。养由基大怒,说你凭什么这样说!老者不慌不忙,说你跟我来。养由基和众人跟着老者来到了一个卖油摊上,老者要了一个铜钱,把铜钱放在油葫芦口上。用一个长嘴油壶,远远地冲着油葫芦浇过去,只见一条油线,干净利落地进了油葫芦,油壶里的油浇完,铜钱上一滴油也不沾。老者说,我从小就这么练,练多了,就成这个样子了。你呢,大概也是这样。咱们都不过是练熟了而已,没什么了不起。
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一个我们常说的成语,熟能生巧。中国古代,很多技艺、工艺甚至读书做学问,都是从熟能生巧四字上来的。所谓的熟能生巧,就是反复练习,就像童子功练钢琴,练到一上手,不走脑子,凭着指头肌肉的记忆,就能自动把曲子弹出来。过去读书,无论书有多厚,读得好的人,是要将之背下来的。古代的科举制度,考的一半,都是背诵工夫。唐朝还只是明经科,考的是默写儒家经典的文句。到了明清时节,无论哪一级的科举考试,都要用八股文体“代圣贤立言”,一般都是从四书五经章句里出题。答题者,如果不将整个的四书五经背下来,马上了解所出章句的上下文,答卷是没有办法写的。所以,中国古代准备应考的读书人,首先得有背诵之功。这样的工夫,在中国实现西式教育改革之后,依旧阴魂不散。现在我们的教育,其实就是反复练习。一个生字,写上几百遍,一道难题,演算到烂熟。为了迎接最后的高考,整个高三没有新课,就是复习,反复演练,反复做题,连作文都有固定的模式,照模式多练多写就好,练到学生要吐,还是得练。
不消说,这样熟能生巧式的学习过程,读书已经被异化了。甚至,身在其中的人,连读书的兴趣,也都没了。大作家韩少功跟我讲,小时候上学,每当拿到语文课本,第一次读课文,都觉得挺新鲜,挺有意思。但一进入课堂,老师一讲,几堂课下来,就兴味索然了。俗话说,好话说三遍,狗都不爱听。再好吃的东西,让人反复吃,天天吃,也会腻的。技巧有了,但兴趣没了,进一步探索的兴致也就随之消失。古代智者批评科举扼杀人才,从科举导向的读书过程而言,无疑是有道理的。
人类之所以要读书,不仅仅是为了传承,更要紧的是发展和创新。人们读书,一旦失去了兴趣,也就只能是两脚书橱,而且是装书不多的书橱,因为更多的书,他也没有兴趣读了。现在的人们,似乎很羡慕古代读书人背书的工夫,其实,至少在明清两代,多数读书人的知识相当有限。除了科举必备的高头讲章之外,肚子里空空如也。徐灵胎讽刺时人的打油诗:“读书人,最不济,滥时文,烂如泥。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变做了欺人技。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案上放着高头讲章,店里买的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日昏迷,就教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其实并不过分。《儒林外史》里说范进不知苏东坡为何人,明人笔记里讥讽儒生不知《文选》为何物,都是当年读书人的现成笑话。后来我研究晚清教案,看了大量当年读书人用八股文写的污蔑基督教的揭帖和文章,感到这些人的确除了四书之外,什么都没读过。真真是不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两宋以后,中国文化创造力的衰落,跟这样的读书方式,不无关系。
做研究,需要有死读书的工夫,但前提应该是对某个题目,或者需要深究的某本著作有兴趣。没有兴趣强做、硬做,研究从一开始就打了折扣。能强做硬做,死啃书本的人,本身已经是读书人了。但是,我们的教育,却正在批量地生产对读书根本没有兴趣的文凭获得者。本人在网上行走多年,发布了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各种各样的文字,喜欢者多,批评甚至咒骂者也多。很多批评者,估计也是在网上混了多年的,按理应该也是受过教育的,从他们的批评或者谩骂内容来看,如果他们不是有组织的水军的话,基本上是对文字没有起码的理解力之辈,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无论你写得多么通俗,他们根本就看不懂。显然,他们所受的教育,只教会了他们识字和考试,但没有赋予他们相应的读书能力。他们读书的兴趣,已经被扼杀了,上网大概主要是看看图片和视频。
所以,为了不让自己变成视频图片的网上一族,上大学,首先要找到你的兴奋点,如果没有,则找兴趣点。所谓大学,就是自己读书,读很多的书。没有兴趣,书是读不下去的,只能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