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如果没有六年的苦行,哪有菩提树下、金刚座上顿悟的一刻?十大弟子如果没有经历各自的苦难,何来道业的成就?南阳慧忠国师,居山40年;东林慧远大师,30年不出庐山。禅门诸祖所受的屈辱难堪,都成为他们弘道的资粮,成就了庄严的圣格。
佛光人除了效法古德先贤的刻苦自励,我再以松、梅、兰、菊的特质,提出四点勉励大家。
一、佛光人要像千年老松——禁得起岁月寒暑的迁流
松树是世间上较为长寿的植物,因为它禁得起岁月寒暑的迁流,所以长得又粗又高,因此常有人用它来比喻老人的寿命,为人祝寿时也常说:“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我们能像山中的老松,挺立在山林水边,年年月月,风霜寒暑,终不枯萎,一直展现它的生命,向有情世界骄傲地宣示它的韧性吗?佛光人应该有像千年老松的生命力,不怕路远,不怕年久;如禅师们,寒冷的时候到寒冷的地方去,炎热的时候到炎热的地方去,能够承受得起寒暑岁月的迁流。果能如此,我们的道业、学业、事业,还怕不能有所成就吗?我们不能安住于岗位,不能经过人情世故的洗礼,没有时间历史,如何能养深积厚呢?
读书的人要经过十年寒窗苦读,练武的人要历经数十载的锻练筋骨。如果能在禅堂里一支香、一支香坐下去,10年、20年不动;在藏经楼上,阅藏读书,8年、10年的精进用功,甚至陀头行单里,有你30年的道行,何患大器不能晚成?
速食的力度不能持久,速成的物品不能耐长。日本有一位僧侣,总是嫌中国的僧侣学术不够深厚,当他在天童寺见到一位老人,问他多少岁?答曰:“80岁”。又问:“所任何职?”答:“典座饭头”。再问:“做了几年?”他说:“60年了。”听了这一句话,日本僧侣不得不合起掌来,深深敬礼。
60年的安心,一甲子的饭菜结缘,不成道者,几兮?所以,才可以和千年老松相比,才能不计岁月的迁流。人生就如马拉松的跑步,要靠生命的耐力,走得愈久、愈长,才能有成绩。
二、佛光人要像严冬腊梅——受得了冰天雪地的考验
古诗云:“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梅花经过严冬的冰霜雨雪,愈冷愈开花。这是说,人要能禁得起考验,不要因为环境的压力而动念改变自己的心志。一个青年学子,在丛林参学,无情地打骂、无理地委屈,要能禁得起、熬得过,才能被老师诩为僧才。像禅宗二祖慧可的立雪断臂;像浮山法远,一盆水浇不熄他求法的进取之心。再如六祖惠能的“侮辱不以为耻,迫害不以为意,卑屈不以为贱,艰难不以为苦”;密勒日巴愈历苦难,愈受挫折,愈快成道。乃至诸佛菩萨,修行要历经三大阿僧祇劫,都不以为远;修行成佛要历经千生万死,更不以为苦。这些都是我们佛光人学习的典范,应该时时以此自我激励。
世间美丽的花儿虽多,大都禁不起寒冷;能干的人才虽有,大都禁不起挫折。我们自出生以来,受到父母的呵护,在爱的培养下成长,但是要想成材,就必须面对严格的训练,如果我们禁不起千锤百炼,大死一番,如何能脱胎换骨,如何能成就一生功业呢?
一朵梅花,芬芳远扬,也是要经过冰雪寒霜的考验;花的种类虽多,但如梅花独傲枝头,就不容易寻找了。佛光人应该有这种志气,当发如是愿,才不愧立足于天地之间。
人生在世,挫折委屈,侮辱伤害,可以说无处没有,就像雨雪霜寒,终有季节的考验,如果顶不住外境打击,就会自己倒下来,过不了冬,撑不过严寒。假如能遭受挫折不以为苦、受到侮辱不以为意,把苦难当成营养,把伤害视如甘露灌顶,在丛林里安住,与众和谐相处,反能如梅花吐露芬芳。丛林里的四十八单职事,行行都能,就像十八般的武艺,样样精通,将来久经沙场,成为一个有苦不觉得苦,有难不觉得难,做一个不受情绪左右的佛光人,如此,则何患不能成就一番功业呢?
三、佛光人要像空谷幽兰——耐得住清冷寂寞的凄凉
往昔的僧侣,割爱辞亲,出家学道,或者深山丛林居住,或者山林水边苦行,或是独自茅屋清修,或是身单影只云游参访,既无群众,又无供养,没有人情的温暖,没有食住的方便,像空谷幽兰,只寂寞地在山壁上成长,直到空谷飘香方为人所知,那是要经过多少凄凉岁月的熬炼呀!
一个人一时不得志,不必气馁;人生需要培养许多因缘,才能大器晚成。阳光、空气、水分,如果少了一些因缘,即使你是很好的种子,也不能发出兰花的清香;所谓“千锤百炼”,要待机缘成熟,百花灿烂,才有芬芳。就像雪窦禅师“陆沉禅堂”、道安大师“力役田舍”;又如唐朝的慧熙法师“衲衣一时”,等待因缘;承远法师“人疑仆从”,他也不计较,这些大德的行谊,正如兰花,慢慢地散发他们的芬芳。
人,最怕的是高不成低不就,尤其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当一时的时机因缘不具备,不必强行推销自己,更不必急于出头,正如黄金钻石,不要急于求售。做人如果能像玫瑰蔷薇种于市街道旁,当然很好,只是价值有限,不若幽谷兰香,更为高贵。
姜太公80岁才遇文王,神鼎洪諲禅师隐居南岳20年才被推举出来当住持。青年人不要太过炫耀一时的才华,是真的珠宝钻石,不怕没有人识货。
“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饭未煮熟,不要妄自一开。”做人要耐得住,要等得及,就像腌菜,时间愈久,愈是甘美;又像酱瓜,封口愈是紧密,愈是清脆。黄龙禅师说:“道如山,愈飞而愈高;道如地,愈行而愈远。”在学道的路上,我们要能像古德,不急于出头,要像空谷幽兰,发出自然的芬芳,但也不必孤芳自赏。一盆兰花置于庭院,虽不艳丽,但是百花必然尊敬他的品格;沩山禅师愿做一头老牯牛,为众生服务。假如我们愿做一盆幽兰,散发芬芳,供养十方,不也是同等的贡献吗?
佛门的隐居、闭关、禁足、自修,都是让时间来酝酿;能够等待因缘成熟,龙天推出,适时弘法利生,自能如空谷幽兰,散发真理的芬芳。
四、佛光人要像秋天黄菊——熬得过寒霜雨露的摧残
“荷尽犹有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所以周敦颐爱荷,陶渊明爱菊。佛光人受人尊重,不在于你的成就多么辉煌、伟大,而是佛光人有“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二夫”的节操;正如**,即使荣华过去,花叶残败,它的枝干仍顶立不屈,向风霜雨雪展现傲然不拔的个性。今日社会中的某些人,像墙头草,东吹西倒;像蔓藤到处依附,到处攀爬,不计是非利害。佛光人要像秋天盛开的黄菊,展现它的雍容华贵,固然是其本性;即使岁月和气候的变化,摧残黄菊,叶落枝枯,它仍然在风中顶天立地。
古人说:“大丈夫达则兼善天下,不达则独善其身。”唐朝韬光禅师“不赴俗筵”,宋朝无德禅师“八请不赴”,元朝世愚法师“废寺隐居”,明朝无闻聪禅师“久处深山”。就算是佛陀,他也是“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因此我们佛光人不必羡慕荣华富贵,不要见异思迁,要像黄菊保护自己的晚节,才不负一生之勤勤恳恳,佛光人的贡献,也才能全始全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