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台湾佛教相较有广泛贡献,甚至比李炳南居士更具有影响力的,应该要算周宣德居士了。
周宣德又名叫周子慎,江西南昌人,一八九九年出生。一九四六年受政府派遣,来到台湾接收台湾糖业公司,后奉命担任台中后里月眉糖厂厂长。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在台湾糖业公司担任人事室主任。
据说他最初是信仰基督教,在和杨秀鹤女士数次辩论之后,终于改信佛教。他对台湾佛教影响最大的,就是我请他参与佛教青年运动;因为我知道佛教需要青年,青年也需要佛教,所以在一九五三、一九五四年的时候,就想发起青年信佛运动。后来有了一个机缘,知道台湾大学等多所学校的青年,如王尚义、吴怡、张尚德等人,愿意来参与佛教的集会,于是我就把二十余位青年约在善导寺见面。
会中,这些青年朋友们说,现在要叫青年人走进大雄宝殿,可能不容易,应该先有一些方便,来接引青年人亲近佛教,例如郊游等。确实,那个时候佛教没有活动,郊游、参观寺院倒是一个好办法。于是我们约好,第一次的集会活动,定在四月的某一个星期天,地点在中和乡圆通寺,人数以八十人为限。因为那时候连坐个大巴士、游览车的钱都负担不起,所以只有叫学生们前往圆通寺,大家在那里见面。
与周宣德居士合影(佛光山宗史馆提供)
会议商量过后,悟一法师就语带警告地对我说:“你下次不要再把这许多青年人带到善导寺来,为了这许多青年人,就要花去多少费用,这我们可负担不起啊!”我一听,心里一急,想到这怎么办啊?我在台北没有一个落脚处,总不能老是和青年人在路上会面啊!
既然善导寺不准,就表示佛化青年的因缘还没有成熟。不过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前来参与的周宣德先生还在善导寺院子里,尚未离开。我一个小跑步上前,说道:“周居士,礼拜天在中和圆通寺和青年的会见,由于那天我有特殊的事情,恐怕不能参加,拜托你去领导他们好吗?”
周居士一听,非常欢喜,满口应承,他说:“没问题,没问题!”接着我说:“总要买一点香蕉、糖果带去,当成点心,以增加郊游的乐趣!”周宣德当然也知道我很为难,立刻又承诺:“这个没有问题,这个没有问题!”周居士的慨然允诺,让我如逢大赦,觉得这一切都太美好了,真有得救之感。后来周宣德先生也就因此一手接办起大专青年的活动。
周宣德实在是一位很热情、很发心的居士,他在各大学都成立了佛学社团,如台湾大学的晨曦学社、师范大学的中道学社、政治大学的东方文化研究社、中兴大学的智海学社等。
他不但成立社团,提升大专青年学佛的风气,而且透过南亭法师的介绍,认识了旅居加拿大的侨领詹励吾先生;由于詹先生的发心,将位于台北重庆南路一段精华地带的一栋四层楼房出售,并将所得款项,全部捐作大专学生奖学金。所以一时之间,全台湾各个大专学校纷纷以学佛,乃至能获得这个鼓励为荣。
詹励吾先生,又名詹昱斋,一九〇四年出生,江西婺源人。詹先生对于台湾教育的热忱,对青年学佛的贡献,居功甚伟。他多次把私产变卖,除了作奖学金以外,又成立“慧炬学社”,作为奖励大专青年长期活动的一个机构,并且印制书籍,分送给大专青年。如过去李恒钺居士的《向知识分子介绍佛教》、尤智表先生的《一个科学者研究佛经的报告》,以及王小徐先生的《佛学与科学之比较研究》等,印行了不止数十万册,分送给青年阅读。
詹励吾先生对大专学生的所有捐款,全都委托周宣德居士在台北主其事。他们之间的交流经常是靠书信往来,十多年间从未谋面;但我有机会旅行到加拿大,倒是和詹励吾先生有过一面之缘。
他曾经想把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边一百七十英亩的土地,捐献出来作为世界弘法中心。可是那时候我很年轻,一来不会英文,二者觉得加拿大稍嫌过远,所以也就不敢承当了。后来听闻他有意请圣严法师前往主其事,为此我还特地去找台北的张少齐居士,那时候他是“中华佛教文化馆”董事长,我请求张少齐居士把这一个基金会让给圣严法师,我想他当能向世界推展佛教。
后来加拿大的世界弘法中心虽然没有办成功,不过圣严法师在台湾的法鼓山,倒是办得轰轰烈烈。这也可以说是不可思议的缘中缘。
周宣德居士和僧团很少接触,基本上他对佛教的僧团并没有太多的重视。不过,那时候台湾热心的居士们如李炳南居士等,倒是经常召开会议,共商佛教的未来。
一九六七年,我在高雄县大树乡创办佛光山。到了一九六九年,因为已经有了简陋的教室,我就想举办大专青年佛学夏令营。但其时大专青年活动的这一区块,好像全由周宣德包办了,能获得他的同意,得以举办活动来接引青年学佛的,就只有台中的明伦学社和莲因寺的斋戒会了。
不过,当时我在佛光山开办大专青年佛学夏令营时,也邀约了周宣德前来担任讲师;他念及我过去和他共度青年的因缘,毫不迟疑地答应全力帮助我。加上这时我也有“救国团”给我很多的因缘,所以后来佛光山和大专青年,也就因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周宣德居士热心佛教的程度,已经超越了对公家职务的用心,我知道那时他是台糖公司的人事主任,实际上我看他都在佛门里举办一些青年活动。例如我为了大藏经的发行,在做环岛宣传时,有一次,我人在斗六,他特地开了一节火车,把我们青年弘法团的数十人,带到彰化溪州的台糖总公司去宣讲佛教。
周宣德居士是一个充满活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担当、负责的人。晚年长居美国,仍倾全力设立了南加州慧炬社。现在台湾的大专青年活动,要找一个像他这般热忱、发心的人,实在不容易。不过,台湾的教育生态也一直在改变,现在台湾佛教也有一些是出身于过去大专青年佛学社团的人才,目前分布在海内外,可以说也替佛教增加了光彩。
佛光山开山初期,也承蒙周宣德居士的不弃,多次来山关怀大专青年的运动。总说当时台湾青年学佛的系统,一是周宣德的慧炬学社,二是佛光山的大专佛学夏令营,三是在台中莲社设立的明伦社,四是莲因寺的斋戒会。但是现在还在继续不断努力的,有佛光山的青年团,包含了百个大学以上的数千个团员,并且每年举办多次的活动。
在佛光山的台北道场,有专设的青年团办公室,其活动的范围已不局限于学校的青年,逐渐地也往上拓展到社会的青年,甚至往下扎根于高中生。乃至和国际佛光会举办的人间佛教读书会合作,并与国际佛光会在世界各地的青年团,都经常互相交流。
例如,二〇〇一年青年团在马来西亚的绿野仙踪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了八千人的世界青年活动;二〇〇五年参加联合国NGO组织友善大使基金会所举办的“第二届国际青年会议”。甚至由青年团的青年所谱曲的《和谐》(Harmonize)一曲,也承蒙联合国认定,作为联合国倡导、推展的音乐。二〇〇九年,青年团更于日内瓦联合国会议厅出席“国际青年参与联合国事务入门”圆桌会议。近年来甚至远至巴西、印度、菲律宾等国家做“公益旅行”,为当地的儿童、老人服务。
不过,现在我们要虔诚祝福周宣德居士、詹励吾居士,希望他们的在天之灵,还是要继续帮助台湾佛教青年的发展;因为佛教唯有重视青年,才会有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