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智者文殊菩萨(1 / 1)

佛·法·僧 星云 2068 字 1个月前

文殊师利,简称“文殊”,又作“曼殊室利”,意译为妙德、妙首、妙吉祥等。舍卫国婆罗门梵德长者之子,出世时有许多瑞相,相貌庄严,具三十二相。成道后的文殊,为佛陀弟子中的上首[1],在众菩萨中堪称第一,所以尊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2]。佛陀曾说,在过去世中,曾经面授法义,因此,文殊菩萨又被人称作“三世觉母”。而在诸多经典中,则推崇文殊为诸佛之师。其实文殊菩萨过去世早就成佛,如在《首楞严三昧经》中的“龙种上尊王如来”,在《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中的“普明佛”,都是指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展现出不同的风貌,有时手握莲华,象征智慧的高尚纯洁;有时手握宝剑,表示智慧能断除一切烦恼;有时骑坐金毛狮子[3],表示勇猛威武;有时安居莲台,表示清净无染;有时骑乘孔雀[4],表示飞扬自在。在中国,五台山[5]是文殊化现的道场,在各地佛寺道场中,如僧堂、戒坛,都供奉着“僧形的文殊”,以弟子的身分来协助佛陀的教化,是为内秘菩萨行,外现比丘相。另外,还有“五髻文殊”的形象,这是表示五智[6]、五佛[7],意指文殊菩萨虽有童子的姿态,却是诸佛的大智。

从经典的记载,在在显露出文殊菩萨的绝妙睿智与灵巧说机。例如: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中,三百余次的大乘法会,文殊菩萨几乎都参与其中。在《维摩经》中,当诸大罗汉、诸大菩萨不敢向维摩问疾之时,文殊菩萨当仁不让,率领众人前去,并和维摩居士畅论“不二法门”[8]之理。这是文殊菩萨智慧威德发挥至极的表现。

在《妙法莲华经》中,当佛陀在灵山会上放白毫光,文殊深知佛意,即请佛陀宣扬法音,倡导圆乘[9]佛性,奠定佛教大乘思想的基础。而文殊菩萨的睿智,也让与会的菩萨、罗汉等,心悦诚服地尊他为大善知识。《华严经》善财童子[10]也是受到文殊菩萨的鼓励,因而发起南诣各国,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开旅游参学的先河。又在《楞严经》中,阿难尊者为摩登伽女[11]的巫术所迷惑时,文殊菩萨持剑前往里巷民舍,将阿难救出,这种护持后进,以正导迷的示现,成为佛门的一段佳话。

另外,《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中记载,佛陀曾在祇园精舍,于夜半入定放光,照亮文殊菩萨的禅房。舍利弗知道佛陀现神通相,是为饶益众生,而说妙法,因此令阿难集合众僧。会中,佛陀依跋陀波罗之问,向大众述说文殊师利有大慈悲,随佛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并说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若有众生但闻文殊师利名者,除却十二亿劫生死之罪;若礼拜供养者,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为文殊师利威神所护。

文殊菩萨善说法要,有些疑难的问题经他解说,即能恍然大悟。说法时,经常引用说喻、反诘、引证、否决、机锋来警醒众生,善巧开导,具有独到风格。例如《阿阇世王经》载,阿阇世王造了杀父的五逆罪,内心深感罪恶深重,疑悔不安,而请文殊说法,希望能解脱他内心的疑悔。文殊却对他说:“若恒河边沙等佛,也不能为汝说是狐疑!”阿阇世王应时惊怖,竟从座上跌下来。这不是文殊师利使阿阇世王绝望,而是为王说:佛陀觉了一切法如虚空,本来清净,不是可染污的,也没有染污可除。

文殊菩萨到今日仍在各处现身说法。例如:文喜禅师[12]朝礼五台山,曾蒙文殊应现指引佛法,文喜禅师后来参谒仰山,顿了心契,并于任典座之职中开悟。有一次,文殊菩萨在饭锅的蒸气上现身,文喜禅师举着饭铲便打,说:“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再相见,惑乱不了我。”文殊菩萨也回答:“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老僧嫌。”文喜禅师已经彻见了自他不二的道理。《虚云和尚年谱》中记载,虚云和尚[13]朝礼五台山的时候,文殊菩萨二度化身文吉老者,解救他病弱垂危的生命,并为他释解佛法真义,使他觉悟拜佛只在吾人的一片真心。

文殊菩萨是佛陀的法王子,

文殊菩萨是诸菩萨罗汉的上首,

文殊菩萨是每一个佛子学习的对象,

文殊菩萨是佛教的骄傲与光荣,

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

文殊菩萨是般若空性的证悟者,

他已经斩断了所有的烦恼。

文殊菩萨是力量的示现,

他可以拯救众生远离苦难。

【注解】

[1]即大众之中位居最上者。于佛世时即有此称。后于禅林里,间以“首座”代称上首,而其推重之意不变。

[2]音译究摩罗浮多、鸠摩罗浮,意译童真,乃菩萨之别名。菩萨为佛位之继承者,佛为法王,故总称菩萨为法王子。菩萨与如来法王之关系犹如世间王子与国王之关系,故称法王子。

[3]狮子为百兽之王,佛为人中狮子,故诸经论中每以狮子比喻佛之无畏与伟大,佛所坐之处(床、地等),称为师子座、师子床、狮子座、猊座,佛之说法称师子吼。后泛指寺院中佛、菩萨之台座以及高僧说法时之坐席。文殊菩萨像跨乘狮子,意亦如上述。

[4]五部座之一。孔雀为瑞鸟,形貌严丽,具种种色,故以之为座,表示转大法轮之义。

[5]位于我国山西五台县东北,与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合称为我国佛教之四大名山。以东、西、南、北、中五峰耸立,山顶无林木,垒土如台,故称五台山。又以五峦巍然,拔乎群山,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别号清凉山。为古来文殊菩萨示现之道场,广受海内之信仰。《华严经·菩萨住处品》及《宝藏陀罗尼经》谓文殊菩萨住处为五顶,名清凉山,此为文殊信仰之由来。

[6]指佛所得之五种智,出于《无量寿经》卷下、《略论安乐净土义》。即:(一)佛智,总称佛之一切种智。(二)不思议智,谓佛智能以少作多、以近作远、以轻为重、以长为短,反之亦可,故称不思议智。(三)不可称智,谓佛智泯绝称谓,非相非形,超越对待。(四)大乘广智,谓佛无所不知,无烦恼不断,无善不备,无众生不度。(五)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谓佛智如实而不虚妄,得如实三昧,常在深定,遍照万法,无与伦比,如法而照,其照无量。

[7]即五尊佛。又作五智佛、五智如来、五禅定佛。有金刚界与胎藏界之别。(一)金刚界五佛,即毗卢遮那佛、阿閦佛、宝生佛、阿弥陀佛、不空成就佛。居于金刚界曼荼罗中央之五解脱轮。其中,大日如来位于中央,身呈白色,住智拳印;阿閦如来位于东方,身呈黄金色,左手握拳,安于胁部,右手下垂触地;宝生如来位于南方,身呈金色,左手握拳,置于脐部,右手向外结施愿印;阿弥陀如来位于西方,身呈金色,住三摩地印;不空成就如来位于北方,身呈金色,左手握拳当脐,右手舒五指当胸。(二)胎藏界五佛,谓大日、宝幢、开敷华王、无量寿、天鼓雷音,即胎藏曼荼罗中台八叶中之五佛。其中,大日如来位于中央,身呈黄金色,住法界定印;宝幢如来位于东方,身呈赤白色,左手握拳,安于胁部,右手作触地印;开敷华王如来位于南方,身呈黄金色,住离垢三昧;无量寿如来位于西方,身亦呈黄金色,住弥陀定印;天鼓雷音如来位于北方,身呈赤金色,为入定之相。盖金刚界为果曼荼罗,表智;胎藏界为因曼荼罗,表理。此五佛为法界体性智等之五智所成,故称为五智佛、五智如来。又西藏所传之五佛,称为五禅定佛,住于净土而化现人身佛之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等五佛,以化度众生。又出生普贤、金刚手、宝手、莲华手及一切手等五法子禅定菩萨,于人身佛入灭后担当起度生济世之事。

[8]指显示超越相对、差别之一切绝对、平等真理之教法。即在佛教八万四千法门之上,能直见圣道者。《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载有三十三种之不二法门。今之俗语多援引佛教“不二法门”一语,转指学习某种学问技术唯一无二之方法。

[9]谓圆满无缺之教法,指三乘中之佛乘。三乘即声闻乘、缘觉乘、佛乘(菩萨乘),系佛陀就众生根机之利钝所立之三种教法。其中,佛乘因欲求无上菩提,普度一切众生,修习六度万行,终将达于圆满究竟,故亦称圆乘。

[10]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之求道菩萨,曾南行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遇普贤菩萨而成就佛道。大乘佛教用以作为即身成佛之例证,其求法过程,则表示华严入法界之各阶段。据《旧华严经》卷四十五《入法界品》载,善财童子为福城长者之子,于入胎及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故称之为善财,其后受文殊师利菩萨之教诲,遍游南方诸国。先至可乐国参访功德云比丘,受念佛三昧门。继之,历访菩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子、童女、夜天、天女、婆罗门、长者、医师、船师、国王、仙人、佛母、王妃、地神、树神等,听受种种法门,终至普贤菩萨道场,证入无生法界。

[11]在《摩登伽经》卷上、《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一等,曾载摩登伽女蛊惑阿难之事。其后受佛教化,成为比丘尼,并证得阿罗汉。

[12]文喜禅师(821—900),沩仰宗僧,仰山慧寂法嗣。俗姓朱,嘉禾(浙江省)人。幼年出家,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于赵郡(河北)受戒,后于仰山慧寂处开悟,受吴越王钱氏礼请,住持杭州童泉院,并颁赐紫衣。光化三年(900年)十月廿七日示寂,世寿八十,法腊六十。师圆寂后,肉身不坏,发爪俱长,吴越王惊为奇瑞,更予厚葬。与文殊菩萨之相见问答,见《碧岩录》卷四第三五则。

[13]虚云和尚(1840—1959),湖南湘乡人,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为民国以来,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以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十九岁,于福州鼓山涌泉寺依常开老人出家,次年依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其后,四处行脚名山,参访学道,行踪遍及四川、西康、西藏,以及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等地。四十三岁发心朝拜五台山,以报父母深恩,由普陀山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历经三年,备受饥寒,几次大病,奄奄一息,皆蒙文殊菩萨感应相救,终拜抵五台显通寺。五十六岁在江苏高旻寺,因沸水溅手,致使茶杯落地,而顿断疑根,彻悟本来。六十一岁尝随清末两宫西幸,启建祝圣护国消灾法会。事毕即潜隐终南山,更名虚云,号幻游。后往槟榔屿、马六甲、吉隆坡、台湾等地讲经弘化。六十八岁于泰国讲经时,曾入定九日,轰动泰京。其后曾为护国祝圣禅寺入京请藏。亦曾说服滇军协统李根源,消弭逐僧毁寺之祸,并调停汉藏纠纷,招抚盗匪,为民除去战祸,在滇中阐教十八年。九十岁始离滇返鼓山任住持。一百零九岁时在香港弘法。于次年返回内地。晚年驻锡江西云居山。1959年秋,于云居山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僧腊一百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