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佛陀教说的典籍,称为经典。有了经典的结集,正法得以源远流传至今。关于经典的来源,根据《长阿含·游行经》记载,佛陀入灭后,弟子们顿失依怙,竟有一愚痴无智的跋难陀比丘却兴奋地表示,从此再也不必受佛陀的戒律约束,而得以为所欲为。大迦叶听后极为痛心,为防患未然,因此决心结集佛陀的言教,以令正法久住。
大迦叶首先邀请信仰虔诚的摩揭陀国阿阇世王担任护法,提供一切衣食卧具,并挑选五百位有德有学的上座比丘,前往王舍城附近毗婆罗山的七叶窟从事结集经典的事宜。大会由大迦叶担任主席,持律第一的优婆离诵出律。优婆离于三个月内,每天升座诵出戒条,共八十次诵毕,编成一部《八十诵律》,此为一切戒律的根本。《八十诵律》是由八大部分组成,合并称为“五篇”[1]。这些戒条是佛陀根据当时僧团所发生的具体过犯而制定。后世学者依此根本律,再推演发展出《四分律》[2]、《五分律》[3]。惟目前《八十诵律》早已散佚而不存。
多闻第一的阿难则诵出经(法)藏。阿难将佛陀在不同时间、地点,对不同根机的众生所说的教法,一一讲述,并唱说:“我是听佛陀这样说的。”这就是经典开头首句“如是我闻”的由来。在座比丘对阿难讲述的内容,凡是认为符合佛陀言教者,即表示认可;认为有所遗误者,即提出纠正、补充。如此透过大众共同审定,合诵出来的法,就是流传后世的《阿含经》。
四部阿含成立次第,依序是《杂阿含经》、《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
《杂阿含经》是四部阿含中最早成立的,基本上是言行录的体裁,记述佛陀和弟子们的修行与弘法活动。经中揭示缘起、十二因缘、三法印[4]、四圣谛、四念处[5]、八正道[6]等佛教的基本教义,其核心内容是说明现实世界中人生的苦恼以及去除苦恼的方法,也都是人间佛教思想的渊源。本经不重玄理、义解,而重修行实践,因此诵读此经,有助于现代人的修行。
《中阿含经》主要论述四圣谛、缘起等基本教义,阐发无常、无我等宇宙真理,更述说各种修持方法,以及与涅槃解脱之道的关系。因为此经比较深入且详细论述小乘佛教基本教义,所以后世认为此经是阐发深义的经典汇编。
《长阿含经》与其他三部阿含一样,除了记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外,其独特之处在于“破诸外道”的异说。如《弊宿经》、《阿摩昼经》、《裸形梵志经》等,均详细记载着早期佛教破斥外道的主要内容。
《增一阿含经》是四部阿含经中最后编纂的,主要内容除含括有早期佛教的基本教义、佛陀本生、诸弟子本事、制律因缘和戒经教义外,并有种种菩萨意义的演化、空义[7]的发扬、他方佛土的出现等大乘佛教的思想。
四阿含经虽为原始佛教的小乘教典,却是大乘思想生起的重要依据。大乘教的空义、缘起、中道以及大乘所用的三十七道品[8]、戒定慧三学、四摄法[9]等,都预见于四阿含经中。龙树的“空”,无著的“有”,明显受了四阿含经的深刻影响。
综合上述,扼要言之,《八十诵律》、四阿含经是最早成立的经典。由于这些原始经典的结集,能令正法久住,破邪显正,同时也将佛陀的教法流布十方,乃至促成大乘佛教的蓬勃发展。
【注解】
[1]为僧尼戒条的分科,即将比丘二百五十戒及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分类为波罗夷、僧残、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及突吉罗等五科。五科:(一)波罗夷:又译断头,乃最重之罪。若犯此戒,如人断头,永被摈斥,不得为比丘或比丘尼。(二)僧残:次于前者的重罪。若犯此罪,就像人的生命垂危,若不及时向僧众忏悔,无由得生,仅余残命。(三)波逸提:又译堕。犯此罪者将堕于寒热地狱。(四)波罗提提舍尼:又译向彼悔。指犯此罪者须向其他比丘忏悔。(五)突吉罗:又译恶作。为身口二业所犯之过。此戒易犯,应当慎防。
[2]原是印度上座部中的法藏部所传的戒律。又称昙无德律、四分律藏。全书内容分为四部分:(一)初分,包括比丘二百五十条戒律条目,共二十卷;(二)二分,包括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律条目及受戒、说戒、安居、自恣(上)等四犍度,共十五卷;(三)三分,包括自恣(下)、皮革、衣、药、迦缔那衣、拘睒弥、瞻波、呵责、人、覆藏、遮、破僧、灭诤、比丘尼、法等十五犍度,共十四卷;(四)四分,包括房舍犍度、杂犍度及五百集法、七百集法、调部毗尼、毗尼增一,共十一卷。
[3]系佛入灭后三百年顷,自上座部分出的化地部所传的戒律。因由五部分组成,故称五分律。其中规定比丘戒二百五十一条,比丘尼戒三百七十条。
[4]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等三项根本佛法。此三项义理可用来印证各种说法是否正确,故称三法印。诸行无常,指一切世间有为诸法概皆无常,但众生不能了知,反在无常中执常想,所以佛说无常可以破众生的常执。诸法无我,指一切世间有为无为诸法概皆无我,众生不能了知,而于一切法强立主宰,所以佛说无我以破众生的我执。涅槃寂静,指一切众生不知生死之苦而起惑造业,流转三界,所以佛说涅槃之法,以出离生死之苦,得寂灭涅槃。
[5]又作四念住。四念处是:(一)身念处,即观此色身皆是不净;(二)受念处,观苦乐等感受悉皆是苦;(三)心念处,观此识心念念生灭,更无常住;(四)法念处,观诸法因缘生,无自主自在之性,是为诸法无我。
[6]即:(一)正见:正当的见解,即正解佛法,远离唯神、唯我、唯物等之迷谬妄见;(二)正思:正当的思惟,即远离邪妄贪欲,作真理智慧的思索;(三)正语:正当的语言,即远离虚言、暴语、诽谤、妄语、戏论等非礼之言语;(四)正业:正当的工作,即遵守国家法律,严持律仪,有犯法之事勿作,实行高尚而善良的生活;(五)正命:正当的生活,即合理的经济,内心常存着道德、伦理的观念,以谋求正当职业来维持生命;(六)正念:正当的忆念,即正心诚意,远离妄想颠倒,不失正念;(七)正精进:正当的努力,即向正理方向努力前进,勤修戒定慧三学;(八)正定:正当的禅定,即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的禅定,身心注于一境,消除一切杂乱,以养成圆满的人格。
[7]空,不仅为佛法的重要思想,实为佛法不共世间法的主要特质。《释摩诃衍论》有所谓虚空十义:(一)空有无障碍的意思,如虚空,虽遍一切处,但绝不障碍任何一色法;(二)空有周遍的意思,如虚空,遍满一切,无所不至;(三)空有平等的意思,如虚空,无有简拣,于一切平等;(四)空有广大的意思,如虚空,广大、无限、无际;(五)空有无形相的意思,如虚空,无有形状相貌;(六)空有清净的意思,如虚空,恒常清净,无有垢染尘累;(七)空有不动的意思,如虚空,恒常寂止,离一切生灭成坏之相;(八)空有绝对否定的意思,把一切有限量的事理彻底否定、消灭;(九)空有空空的意思,彻底否定一切自性和摧毁一切空执;(十)空有不可得的意思,如虚空,不可取得,不可把捉。
[8]又作菩提分、觉支。即为追求智慧,进入涅槃境界的三十七种修行方法。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一)四念处;(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七)八正道。
[9]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的四种方法。四摄事又作四摄法、四集物,简称四摄、四事、四法,即:(一)布施摄,指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与施舍财物;(二)爱语摄,指依众生的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三)利行摄,指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指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