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国王召唤一名男子去皇宫。
国王的召见使这位男子非常惶恐,他猜自己是否做了什么违法之事。他不敢独自前往皇宫,于是决定邀请他的三位好友同行。
他的好友中一位是他的莫逆之交,对他最为器重。第二位朋友,他虽然也喜欢,但关系比不上第一位朋友。至于第三位朋友,关系比前两位疏远多了。
当然,他首先到了他自以为最密切的朋友家,结果遭到了这位朋友的断然拒绝。接着,他又去了第二位朋友家,回答是:“我可以把你送到皇宫门口,但不陪你进去。”最后,他怀着一丝希望去了第三位朋友家,没想到第三位朋友欣然答应陪他一同前往皇宫。
为什么三位朋友的态度截然不同呢?而且在关键时刻,平常最要好的朋友却对他不理不睬呢?
《塔木德》认为,第一位朋友是“金钱”,凡人尽管贪财,但却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第二位朋友是“亲朋”,只能将他送到坟场,然后便弃之不顾。
第三位朋友是“善行”,虽然平常关系不太密切,但会在他死后陪伴他永眠九泉之下。
《塔木德》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代的迦南,有一个很富裕的大户人家,其主人被周围邻居誉为当地最慈善的农夫。每年,拉比都会到他家访问,而每次他都毫不吝啬地捐献财物。
这个农户有大片的农田。可是有一年,由于风暴和瘟疫的袭击,所有农田和果园都遭到了严重破坏,牲畜都死光了。此时债主却蜂拥而至,他们几乎分光了他所有的土地,最后只剩下很小的一块。
家人都忧虑重重,私下埋怨他过去捐献太多,以至于没有多少积蓄。但他却泰然处之,丝毫没有怨天尤人之意。他说:“既然是神赋予的东西,神又夺了回去,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年终,拉比们又像往年一样来到农夫家,见他家道败落,拉比们都对他表达同情之意,也无意再请他捐献。农夫的太太说:“我们时常捐款建学校,维持教堂正常进行活动,今年拿不出钱,实在抱歉。”
后来,夫妇俩觉得让拉比们空跑一趟,于心不安,便决定把剩余的那块土地卖掉一半,捐献给拉比。拉比们非常惊讶,自然感激不尽。
有一天,农夫在剩下的那块土地上犁地,健壮的耕牛竟然滑倒了。他手忙脚乱地扶起耕牛时,却在牛蹄子下发现了宝物。他把宝物卖掉后,又过上了先前的富裕生活。
次年,拉比们又来到这里,他们不想再去农夫的家,以为农夫还和原来一样穷。可附近的人兴高采烈地告诉他们:“农夫已搬入新居了,前面那所高大的房子,才是他的家。”
拉比们走进大房子,农夫高兴地向他们说明近一年发生的事,最后农夫总结说:“只要乐于行善,它必定会倒过来,这就是捐献的利润。”
一位拉比说,他常在募捐时向人讲述这个故事,“每一次我都会获得成功”。
在美国和欧洲各地,犹太社区会搞一些社区服务活动,大多数孩子会定期参加这些类似帮助弱者的活动。这些活动使孩子们对帮助他人有了亲身体验,也就懂得了活动的真正含义,因而养成了助人、博爱的好习惯。
父母和孩子一起参加有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定期帮助他人,不仅能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品质,增加孩子的亲和力,也能教会他们许多社会技能,使他们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以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价值。
其实在生活中,父母可以通过一些小事来培养孩子的爱心:做饭时让孩子在厨房帮忙;参加拯救濒危动物组织;帮助邻居打扫卫生;给老年人读报;和生病的小朋友一起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