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罚要讲原则(1 / 1)

对于孩子的奖惩,一位专家的建议是:“尽管奖与罚都不宜太频繁,但它们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我知道有一些家长常用物质奖赏来激励孩子获得好的成绩,或是以此让孩子做些家务事。但是这样会使孩子前进的动力仅停留在外部奖赏上,而体会不到奋斗与创造的真正喜悦;同时他们也会产生错觉,以为不论主动干点什么都能得到钱的报酬。孩子必须懂得上学读书、品学优良是为他自己,而家务活本身也是每个家庭成员必须履行的职责。当然如果孩子有相当出色的表现,或是做出了如清理花园、油漆房屋等分外的贡献时,也应当享受奖赏的快乐,这时可以给他们发奖金,也可以带孩子去一个他很向往的地方。

对孩子的惩罚也要讲究原则,否则惩罚不能令孩子心服口服,也就失去了教育的作用。惩罚之前应该先给孩子警告,在孩子犯错以后就一定要言出必行,而且一定要对他讲清楚家长的要求和实施惩罚的原因。惩罚的开始和结束要明确,不要让家中一整天都弥漫着怨愤的气息。”

明确适当的奖惩原则和方式是让正直、诚实、尽职尽责等观念深入孩子的心灵,让它们确确实实成为孩子们的行为准则。

不要打骂孩子,但是,适当的处罚也是一种教育手段。当孩子出现错误的言行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处罚是必要的。要使处罚孩子取得好的效果,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就事论事:在对孩子进行处罚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处罚的是孩子所犯的错误,而不是孩子本身,不要让孩子感觉受到惩罚就代表父母不再爱他(她)了。

(2)严宽结合:“严”是指孩子必须明白所犯错误的危害性,不要言过其实,也不要轻描淡写;“宽”是指家长应谅解孩子的错误,因为孩子犯错往往是不自觉的,尤其对孩子的第一次错误不要处罚过严。

(3)及时:在孩子兴奋时,处罚易使其产生抵触情绪;孩子不高兴时,处罚则如同“火上加油”。所以,最好的时机是孩子刚犯了错误、正在思想矛盾时进行处罚。有的家长在孩子犯错误时,没有时间处罚,等事情过去几天才想起来,这样做往往产生副作用。没准当时孩子刚做了某件好事,等待着父母的夸奖。因此不及时的惩罚只会让孩子适得其反。

(4)不要情绪化:有的家长主观性强,对孩子的处罚也视自己的情绪而定,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就加重处罚,而情绪好的时候,同样的过错孩子就会免于受处罚,这样孩子就会感觉无所适从,往往使孩子养成看家长脸色行事的习惯。

(5)适度:不同的孩子,惩罚的尺度也应该有所不同。有的孩子比较内向,而有的比较淘气、顽皮,家长在处罚孩子时,一定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决定处罚的轻重和方式。

(6)注意场合: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家长在处罚孩子时,不要当着别的孩子,尤其不要让孩子当众出丑,即使处罚也应该给孩子“面子”。

(7)一致: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惩罚教育时,要坚持一致的原则,父母态度要保持一致。即使一方对这种教育方式心存不满,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

(8)方式正确:处罚手段不要用打骂的方式。在处罚孩子时,家长的态度一定要严肃,但手段不能过于粗暴,避免孩子产生冷漠的情绪。

(9)自然处罚:如果孩子所犯的错误不严重,可以让孩子自然接受惩罚,比如上学忘记带课本,上课肯定会不方便,或者接受老师的批评,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

(10)不可重复处罚:父母不论谁进行了处罚,另一位不能再给予处罚,重复处罚只能使孩子产生对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