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教育家苏霍姆林曾经这样叙述一位母亲的经历:村里有一个对女儿百依百顺的母亲,在自己心脏病十分严重的情况下,还挣扎着到学校打听女儿参加野游要带些什么。老师发现她病重,劝学生留下来照顾自己的母亲,但女儿却号啕大哭起来,不愿意失去野游的机会。苏霍姆林气愤地写道,这是一个悲剧。母亲没有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具有起码道德品质的人,没有使孩子懂得:她需要欢乐,母亲也应当有欢乐的权利;母亲照顾她,她也有义务照顾母亲。这种悲剧不仅外国有,中国也有。报上常有登载,子女不愿赡养含辛茹苦把他们带大的父母,有的甚至把孤寡老母赶出门外,任她们以乞讨为生……
这种悲剧的产生原因,应该追溯到孩提时期。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满足孩子的无理愿望,这就为孩子将来的自私留下了隐患。当孩子习惯于这种特殊待遇,对父母或旁人的这种牺牲精神就会感到理所当然。他们不会感到良心上的过不去,更不会去关心他人,很可能只知道蛮横无理、自私自利。
有位妈妈说:“我很爱我的女儿,我工作那么忙,起早贪黑地为她做了许多事,可她却认为这些都是应该的,一点不领情。一次,我生病了,早上她上学时明明看见了,可放学回到家看我还躺在**,就生气地把书包往**一摔,冷冷地说:‘还不起来做饭,懒猪!’当时,我的心都碎了。”另一位妈妈也说:“别看我的孩子小,可是特别自私。全家人去饭店吃饭,他点的一盘菜,别人谁也不许动。哪怕吃不了扔了,他说那是他的。”
许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感叹:“这一代独生子女自私、冷漠,不关心人。”父母为孩子付出了全部的爱,可孩子给他们的爱却很少。然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可能就在于父母,尤其是母亲对孩子不明智的溺爱!
很多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条件的,家里有好吃的、好玩的都尽量让着孩子,唯恐孩子不高兴。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家里的好东西理所当然是归他的,反正爸爸妈妈也不需要。孩子会很自然地忽略父母的需要,而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人人都应关注他、优先考虑他,稍有不周到,便自觉受到了莫大的委屈,埋怨父母。这就是我们作为家长培养孩子的重大误区。
要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不易和生活的艰辛,让孩子理解父母,为父母分忧解愁。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孩子在享受父母关怀的同时,也细心关心父母。但有不少家庭,当孩子愿为辛劳一天满脸倦意的父母做些家务时,父母却总是说:“去做功课吧,好好学习就是帮妈妈最大的忙。”其实,他们这是在片面地培养孩子,把孩子变成了“小学者”。似乎周围所有的人都应该帮助和关心孩子,而孩子的任务仅仅是学习,但这样的孩子很快习惯于家庭给予的一切。他们在家里没有任何义务,而有的仅仅是特权。因此,他们很容易滋长起自私、冷漠、无视他人的快乐与痛苦的思想。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未来的举动。带孩子出入公共场所时,更应从细节着眼,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为他人着想的品质。比如在公共汽车上要主动让座给老弱病残幼和抱婴者;在商场推开弹簧门时应注意身后有没有人,有人时应当等后面的人撑到门时才走开;乘滚梯时要站在右边,不要妨碍有急事的人从左边先行;进影剧院不应迟到,观看时不应交谈,以免影响他人观看;出入公共场所要讲文明,不要乱扔果皮纸屑,既影响环境卫生,也.妨碍他人健康等等。
不要小看带孩子乘公共汽车,遇到怀抱婴儿的母亲,应主动让座;对待家中老人要关心爱护,生病了要悉心陪伴照顾这些细小的举动,只有这样,在父母言传身教的感染下,孩子才能学会很自然地处处想到关心他人。
有个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看见母亲生病躺在**,他赶紧拿连环画跑到母亲床边,安慰母亲说:“妈妈,我讲故事给您听……”他学着老师平时的样子认真地讲了一个又一个,以此让母亲忘记病痛。他还几次三番跑到厨房对奶奶说:“奶奶,妈妈病了,您给妈妈烧个好一点的菜好吗?”作为一个母亲能有什么比这更感快慰的吗?孩子发自内心的体贴母亲,并没有受任何人的命令,而是平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的结果。
我们可以经常看到电视里播出的这样一个公益广告:一个小孩子看到妈妈给奶奶洗脚后,也端了一盆水给妈妈洗脚。这就是以身作则的作用。天下的父母、长辈都希望能受到子女、小辈的关心和照顾,那么,首先从自己做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