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企业的危机管理(1 / 1)

高效管理 肖胜萍 463 字 3个月前

在全国闹得沸沸扬的“PPA事件”后的292天——即2001年9月3日,中美史克在北京宣布:全新的抗感冒药品“新康泰克”的研发已完成并获检通过,即日起正式上市。

该药重新上市10天,从医药市场反馈看,市民较接受新配方的康泰克。仅从广东一地4天内便接到40万盒订单,400多家药店订货。

持续9个多月康泰克危机公关,日前随着“新康泰克”的全面上市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联想前不久德国拜耳公司面对“拜斯亭可疑事件”主动申请停售的巧妙做法,对比南京冠生园“城门失火”,殃及全国数十家“冠生园”的失策,不由令人反思:康泰克、拜斯亭等一系列拥有强烈危机公关意识的“典型教材”,也许正是面临越来越多“麻烦”的中国企业亟待补课的内容。

华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李业教授提出:我国企业亟待树立危机公关和危机管理意识,尤其是后者,由于侧重于消化、避免潜在危机,对国内企业更有意义。

每个企业在营运时都必须考虑到安全的保障,但是却很少有企业具备有系统及整合性的计划来执行危机管理。

在上个世纪,许多著名的大企业经历了巨大的危机,如:

一一位于印度波帕尔市的联合碳化公司,因为外泄致命的异气酸甲酯,导致上千人受伤及死亡,同时威胁到其他受害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能电厂爆炸,其外泄的辐射遍及全欧并导致许多人死亡,而且其未知的伤害可能延及下一代;

——Exxon石油公司在世界上最美丽而原始的地区外泄几百万加仑的原油,导致数量庞大的野生动物死亡;

——芝加哥地区强生公司出品的泰利( Tylenol)胶囊,因为被人在胶囊中放入氰化物,而导致8个人死亡。强生公司被迫收回全世界10万个产品,造成数亿美元的损失;

今天,企业面对的问题已不再是“危机会不会发生”而是“危机什么时候发生”、“危机是哪种形态”以及“危机将如何发生”,这种想法似乎太消极,但是面对周围不断激增的危机,企业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准备来应对。危机管理的目的就是帮助企业克服那些“思考预料不到的事”的心理障碍,让企业在面对最坏的状况时也能做好准备。事实上,无法对危机做好准备是使危机恶化的主要原因。只要对每个危机做好准备,就能主动处理好每个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