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曾说过:“小疏忽将衍生大灾难……少一根钉子,掉了马蹄铁;掉了马蹄铁,跌了马匹;跌了马匹,伤了骑马者。”
为什么马蹄铁会少了一只铁钉呢?是不是供应商送的货根本不足?这是供应商第一次不可靠的表现吗?
因为品质不良而退过货吗?或是数量短缺时,是否在物料检验单上特别注记过呢?
该供应商是惟一的钉子供应来源吗?还有其他供应商吗?
选择该供应商的原因是基于价格考虑,还是他和铁匠之间的亲戚关系?
错误根本在铁匠身上?他为了急于赶工而忽视少根铁钉的可能后果?
骑师是否在上马前,做过验收工作呢?
铁钉供应商是否有产品诉讼责任呢?
富兰克林所叙述的问题,事实上可在上述一连串的环节中的任一点予以解决,但却没有以致小疏忽造成了大灾难。
1.找出瑕疵的阶段
找出瑕疵的工作应在下列五大阶段中进行:
——设计阶段。
——供应商的机器设备上,即供应商的制造过程。
——验收阶段。
——投人生产中和生产后阶段。
——顾客使用时。
·设计阶段
抓出问题的最佳时机是在设计阶段,如果产品本身的设汁漏洞百出,再好的供应商、生产制造和检验人员也回天乏术。在设计蓝图已送达制造部门:指派其开始批量生产之前,品质小组和量产前测试正是探掘设计上瑕疵的最佳工具。
·供应商的制造过程
探掘瑕疵的第二大好时机,是产品离开供应商之前。因为在这个阶段探出次品的话,企业就不必多花功夫归类次品、重制故障品或丢弃根本无法修理的废品。企业也无须证明错在谁,也不必为这些丢弃品、退货或折让价格烦心,更不必和供应商不断来回协商、浪费唇舌。问题将都属于供应商,与企业不相干。
当有些瑕疵已经事先设想到,或是准备引进新产品时,有远见的厂商都会先派出代表进驻供应商的工厂。这样的话,如果是供应商对规格有所疑惑时,公司代表可以马上解释清楚。当一有疑问产生时,马上澄清规格要求是保障质量的第一步。如果任由供应商自行阐释,直到送来数批不合格的产品后,可能才能找出症结予以更正,徒耗人力与时间。
当然在正常的作业过程中,派人长期进驻供应商工厂的举动是不必要的,一旦有问题产生,则一定要火速派人过去,确保供应商的问题就留在供应商厂内,千万别变成是自己的。
直接入仓和即时供应的供应商控制系统能保证供应商的质量水准,因为在签订这类合约之前,厂商必须全面彻底审查供应商的一切。
这类审查不但耗时而且昂贵,同时也缩减了合格供应商的数目。然而,结果会是厂商得到质量最优良的零配件供应,而不是最便宜的。
最好的供应商是那些使公司付出的每一分钱,都能得到最大的回馈。
·收货检验
收货检验是审查供应商的第二站。在这里,正确的取样方法、测试和供应商的沟通管道,这三者是品质的把关将军。
当引进的是新产品时,更要确定供应商和厂商内部检验人员所运用的测试种类、程序以及测试设备一律相同。
同时所有工作细节也应由双方派出的实验和检验人员来共同执行,宁愿在批量生产前为实验或检验程序而争执,也不愿在货物被退后,再来争吵谁是谁非。
如果要求供应商和厂商使用的设备相同,简直是强人所难,那么不妨以轮流竞赛的测试方法来替代。所谓轮流竞赛的测试就是选定某特定的零件或产品;双方各自进行测试结果,列出买卖双方测试结果不一致的项目。
如果两者的答案相差悬殊,则代表某方设备的“正确性”受到挑战,如果某方的测试结果比另一方更加分散,则代表该方设备的“精确度”有瑕疵,这些差异都应在采购过程中尽早更正。越早找出问题,则所付出的修正成本越低。
·生产阶段
当供应商提供的原料为零瑕疵时,生产上的问题将大幅锐减,但却不是全部消除。有时候制图或产品规格说明也无法筛除掉那些会引致麻烦的原料,尤其是要求高品质时。
20世纪70年代一家大的制罐厂就发生了以上的难题,一些铝圈交货时已通过所有的验货测试,但这类金属却无法制成品质上乘的罐子。结果使得供应商和制罐厂都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
有些生产工人极易在一发现操作受阻碍时,就拒绝使用该批原料。大部分的案例中,发现错在生产工人本身,因为那些经验丰富又有耐性的生产工人在使用该批原料,都没有遭遇困难;当然也有些案例中,无关机器或生产工人,原料就是无法顺利使用。
最后,该厂的冶金专家针对有问题的原料进行测试,一旦被检举为有问题的原料,就将它送往另一部机器试作,如果仍是残留超废料,他们就和供应商共同合作找出症结所在。通过和供应商之间信息的往来,冶金专家最后终于发展出一套可以筛选出有问题铝片的测试系统。
如果另有替代方案,绝对不可以用生产线作为筛选进用原料的工具,因为工资、残料、再制以及和供应商协商的成本费用实在太高了。为了退回不合格原料而停机所消耗的成本代价也太昂贵。
·顾客使用时
如果供应商沦人低劣品质级,收货检验应该查出;如果收货检验无法尽到淘汰不合格原料的功能,则生产线应可马上感应出;如果生产线没有及时感应出,继续将其制成次等的完成品,则成品检验应可测知并予淘汰;如果连最后的检验都没有尽到把关责任,而让品质粗劣的产品流出,结果只有让顾客了解产品的粗劣了。
而让顾客发现产品缺点的厂商,将遭遇下列一连串的麻烦:
——没有几个顾客会默默地承受。他们或许不会向厂商抱怨,却会对好朋友投诉,然后他们以及他们的朋友都会停止使用该产品。
——握在顾客手中的瑕疵品,常会成为一连串产品责任诉讼的导火线。
——回收产品的损失,数百倍于在瑕疵品落入顾客手中前即予修正的成本花费。
总之,越快发现瑕疵之所在,并予以更正,所花的成本越低廉。批量生产前测试所探知的瑕疵只是一项有点麻烦的事而已,但在产品责任诉讼得到证实的话,那可就是一场大事故。
谚语说:“即时缝一针,省掉以后九针”,对于企业来说:即时的一项更正行动,省掉厂商、消费者双方的麻烦。
产品不良引发的质量事故中,坐收渔翁之利的惟有专打产品责任诉讼的律师。
2.瑕疵检验法
哥德在“浮士德”这本书中写道:“人的一生,总是不断和错误斗争。”现代人在工作岗位上一定更是努力奋斗,因为工作现场中总是错误不断。
·由谁负责
应该由谁负责找出错误呢?
——现场作业员?
——质管工程师?
——质管检验员?
——专业实验室人员?
——自动测试设备?
——全体测试?
·现场作业员
现场作业员自行检查自己的工作已成为现代管理风潮。这种自我检验的主要好处是作业员与问题点最直接,当他们一发现错误时,马上就可以采取更正行动,例如:作业员可以改善操作工具或仪器,或改变目标,或磨利工具,或立即寻求帮助,总之他们可以立即有所反应。
根据许多案例显示,作业员最知道什么原因导致问题的发生,他们会记起当某种工具开始发轧轧声后,或是某批新原料送进后,或是某项制作程序变动后,瑕疵就开始出现了。导致问题发生的事件以及瑕疵被确认之后,两者时间差距其实是很短暂的。
当生产管理的态度倾向品质和数量并重时,则自我检验工作显得有效得多。大部分生产主管都知道这个道理,但却没几位能够坚持执行。每当进度落后或是升迁哪位部属时,质量和数量孰重孰轻,马上可在其决策中表露无遗了。
那些只是重视生产数量而忽视质量的主管人,不适合负责检验的职责。
·质量稽核员
即使在完全理想的运作状况下,仍然必须有人负责证实整个生产系统正在循序渐进中,该功能执行者最适当人选是独立的质量管制稽核员。稽核员负责验证作业员在进行生产或检查产品时,是否完全依照正确的程序运作。稽核员进行稽核工作时,可以抽检部分的零配件或原料,但其主要职责还是在确保整体系统的运作正常。
自我检验工作推行成效良好的工厂,所需的稽核员数目不必太多,可以少于尚未推行自我检验工厂所需的检验员数目。
·质量管制检验员
质管检验员负责依据产品规范来检验产品。他们大多会定期取样检验,一旦发现生产过程脱轨,立即关闭生产线。
现场作业员尚未具备技术和权利去执行自我检验时,质管检验员绝对是不可或缺的质量保姆。
·专业实验室人员
使用特殊的技巧、设备或化学物质时,实验室就有必要设立。例如大部分炼油厂一定会设立一座化学和检验实验室,化学分析工作必由化工技师负责,物理分析工作则由物理技师负责。
某电子公司使用特殊的实验室,进行循环测试,该实验室内包括冲撞、震动和其他环境状况的模拟。比如说,温度循环测试就是用来评估产品在高低温度间的反应如何。一周循环包括从底温摄氏零下20℃,维持一定时间之后,再慢慢加温至常温。测试中,这样的温度变化可能来回重复好几回。然后再进行功能测试,以确定产品是否在温度循环测试中毁损。
·自动测试设备
发展出自动测试设备的目的,是要接替很多目前由作业员或检验员手工操作的各项功能。虽然自动测试设备成本相当昂贵,但在大量生产的情况下,却使效率提升数倍;加快了检验速度,又减低检验成本。这样就使一些公司具有充分的能力,针对一些产品的关键特性,进行百分之百的测试。
很多啤酒厂就运用自动测试设备,来确保每罐啤酒的数量都很平均,否则装太多酒浪费资源,装太少又有欺骗顾客之嫌。
有时自动测试设备不但能确认瑕疵,还能予以更正,更复杂的机器尚能提供测试过程中,所收集的统计分析资料,这可以节省掉不少人工资料收集、分析、制表的时间。然而企业在选购测试系统时,一定要选择能够提供及时资料者,因为很多系统收集的资料落后生产过程数小时。然而过时的信息,价值已大打折扣。
自动测试设备采用后,不能就此废除传统的测试。因为有时自动设备也会发生偏差、卡住或刻度磨损。因此为避免大量不合格的产品在不知不觉中出炉甚至上市,定期进行传统测试还是非常必要的。
·全体测试
日本的许多企业公司为确保质量,运用了现场作业员测试、质管测试、特殊实验室设备、自动测试和最重要的——全体测试。
所谓全体测试,就是将所有的员工都划入质管的作业范围内。只要任何一个人,包括作业员、检验员、经理或是职员,发现输入待处理的原料不合质量要求,即可马上关闭生产线,当然这项职责是不可轻率行使。
3.影响测量结果的变数
有时,管理层会低估检验程序的复杂度。举例而言,制造直径25毫米的500毫米长圆棍,必须测量是否从头到尾直径都一致,需要在那几个点测量?测量点不同,直径也会不同,即使是同一点,旋转45°量出的直径也有差异,没有任何一根圆棍是完全浑圆的。
很多厂商即要求检验员测量时,次数增加,如果任何数据超过公差范围,即予退回。
想要取得“正确”的数据的确不是容易的事,影响测量结果的变数,包括下列各项:
——测量工具
——被测物的本质
——测量员
——环境
——选取的样本
·测量工具
最完美无缺的测量工具,直至目前尚未问世;每一度量工具都有其正确度和精密度的限制。但无论如何,一定要确保使用的测量设备能符合所需,
举例而言,木匠要求的测量精密度是5毫米,所以使用金属材质的测量尺即可,至于机械师则要求0.01毫米的精密度,因此他须使用较精密的测量工具。
·被测物的本质
被测物也是重要的变数之一,例如想要正确地测量易挤压物质,如橡胶类,就比较困难。即使是材料较坚硬的被测物,测量的正确性也要靠仪器真正放置的地方而定。事情的复杂在于你绝不可能将测量器放置于相同的位置一次以上,总是稍有变动。基于此,当运用极敏感的仪器来测量时,几乎无法取得重复相同的读数,因为每次测量结果都不尽相同。
·测量员
运用复杂的仪器时,负责安装仪器和操作衡量的测量员是另一变数。没有两个人具有完全一致的灵敏、洞察力、意识、经验、理解力或动机。实验室中的测试,样样事项都在严密的控制之下,却常因为操作人员的不同,而显示出有相当程度差异的结果。
·环境
测试时的环境条件也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产品都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发生膨胀或收缩。精确的测量,包括那些刻有度量刻度的仪器,使用时都必须将环境条件调整至事先设定的规定内。
环境条件的限制包括温湿度、大气压力和空气成份。温度的改变将造成零件或仪器的延展或收缩,过高的湿度则会造成腐蚀作用。大气压力会影响灵敏的压力测量器,而空气成分不当则会损伤精密测量仪器的移动零件,甚至会造成腐蚀。
·选取的样本
为了控制制程的进展,必须正确地测量成本,同时也必须选取足以代表制程状况的样本。
炼油厂中,取样的工作通常由资深作业员负责,取出后则直接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以了解作业单位是否顺利运作中。
没有经验的生产人员,选取样本时,通常直接将容器接入出油口,然后打开阀门,结果上次取样的物质仍留存于油管中,流入了容器内。
正确的方法是,先将油管内残存的物质彻底冲洗干净,然后才开始这次的取样工作。
有时会发生作业员和实验室人员意见相冲突的状况,作业员明明确知制程运作顺利,但实验结果又让实验室人员得到样本已脱离规范要求的结论。其实双方都是正确的,因为问题出在所取的样本本身。
如果所取样本本身有问题,则无论测量工作多精确都无济于事。
取自储存油槽的样本,又引发另一种问题:油槽内的油品,因为比重不同,会形成多层的内容,成分常不一致。
为了这项可能性的发生机率,炼油厂每个油槽采出三份样本,一份来自顶端,一份抽自中间,一份则取自底部。然后根据这三份样本进行分析,以测知油槽内的油质是否分层而不一致了。如果三份样本测验结果相差太多,则可确定油质已分层沉淀了,则每次取样时,一定要将油槽充分混淆均匀后,才可进行。
制造固态的零配件、产品时,和油槽对等的单位名词是“批次”。换句话说,一批次即是某一单元的生产量,通常指的是一班次或一天的生产量,或是生产线启动生产这类产品到停止,改生产其他产品之间的生产量。尤其是小批量生产,为期短暂的生产线常是普遍的。
同样,当生产作业运行不当时,固态产品的一批次中也会产生分层现象,也就是产品质量相互不一致。
4.制作程序完全上轨道吗
质管术语中最常用的两个名词是“控制中”和“超出控制外”,如果运作都很顺利的话,即称一切在“控制中”,反之,即称为“超出控制外”。
当作业过程在控制中时,产品的质量一定,几乎无差异存在,然而当作业脱出控制之外时,即有一堆的不合格产品散布在任一批次当中。
取样可以协助预估某批次的质量平均水准。样本数越多,则计算出来的平均值越和真实数字接近——但前提是该批次制造时,制程状况完全在控制中。
很多取样设计系统中,即事先假设制程全在控制中,然而事实上,这却不是一个好假设,“制程”正像是好动的2岁小孩,除非付出特别的努力,使之维持在预定的状况,否则时时脱轨实属常事。
超出控制之外的批次,其中总是含有瑕疵品,导因多半可循线查出。同一批次中就是某一段的产品特别与众不同,惟一评估这些超出控制外批次的产品价值的方法,就是一一仔细测量。
5.制作程序的评价
检验出缺点这不是一项简单的过程,必须先做对下列三件事:
·选取好的样本。
·正确地测量。
·了解样本或测量方式都有其受限之处。
缺乏对上述的完全了解,可能导出错误的结论,而采取错误的行动。
如果所有生产、检验等作业系统都在控制中,则不要作任何改变,很多控制中的作业,即因作业员任意给予不必要的变动而发生脱轨现象。反之,当作业系统超出控制之外时,不要妄想问题会自行消失,只要一有怀疑,应先找出正确的答案,才付诸行动。
老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遵循这句格言:“不要只是坐着,做些事。”其隐含的哲学是:只要所做的改变够多的话,总会瞎猫碰到死耗子。
现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更有系统化并且有效多了。直到决定何去何从后,我们才会开始朝目标前进。
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分为三大类:
——预防问题发生。
——确认问题类型。
——解决问题。
为什么将预防问题置于首位?因为一旦这个步骤确实执行且得到百分之百的成效后,其他两个步骤都可略去。
预防问题发生的最佳时机是正式投入生产之前。在设计或开模阶段发现的瑕疵,修正成本比较低。因为既不需要停顿生产线的进行,废弃的次品数量很少,投入的原料、零件等也相对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