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多必失,沉默是金(1 / 1)

在我们身边,常常会见到被戏称为“大炮”的一类人,知识不多、见识不广、能力不高,却喜欢在人前夸夸其谈,信口开河。不懂要装懂,不该说的要说,不会说的也要说,滔滔不绝,眉飞色舞。这种人,不仅会因浅薄而让人打心底里看不起,还容易惹祸上身。

俗话说,“祸从口出”、“言多必失”,又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既然是自己没有依据地说,信口开河地说,于人无利地说,就难免于人有害。嘴是两扇皮,谁也把不住,特别是不会说的时候。古人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见,如果说错了一句话,要想挽回是非常困难的。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演讲艺术十分高超,几至“炉火纯青”的地步,惹得不少年轻人慕名而来学习口才。有一天,又有一位年轻的求学者上门,大概是为了表现自己是一个可造之才,一定不会有辱师门的光彩,年轻人一见苏格拉底便滔滔不绝地云山雾罩猛侃一通。苏格拉底当然收下了他,但要索要双倍的学费。那年轻人很不解,苏格拉底便说出了最值得人们深思的一句话:“因为我要教你两门功课,一门,是教你怎样学会闭嘴,另一门才是怎样去演讲!”

很多圣贤都发现了这个道理,因此他们轻易不作声,大多数时候缄默不语。释迦牟尼曾端坐莲花台上,面对诸位得道弟子,突然拈花微笑,众人不解其意。只有迦叶尊者领悟了佛祖的意思,他会心一笑,于是就有了禅宗的起源。孔子观于后稷之庙,有3座金铸的人像,就在它的背上铭刻了几句名言:“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无多事。多言多败,多事多害。”

释迦牟尼佛作拈花微笑,孔子铭刻“无多言,无多事”,这两位东方的圣人的行为,寓意深刻。它劝诫人们:为人宁肯保持沉默寡言的态度、不骄不躁、状若笨拙的糊涂样,也绝对不要去做那自作聪明、夸夸其谈的精明人。

在佛教中,“沉默”具有其特殊的意义。当年文殊法师问维摩诘有关佛道之说时,维摩诘一言不发。维摩诘的沉默,在后来的禅师们看来“如雷声一样使人震耳欲聋”。这种“如雷的沉默”,犹如台风中心,看似无声无力,却是力量的源泉。如果我们抛开略显晦涩的禅宗教义,从老子的“大辩若讷”以及庄子的“不言而言”中,都可以感知古代先贤对于沉默的推崇。

《鬼谷子·本经符》中有云:“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这就是成语“言多必失”的出处。为什么言多必失,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首先,任何一个人都客观存在一定的语言失误率,从概率的角度来说,“言”的基数越大,失误的绝对数目就会越大;其次,言语过多,难免把时间与精力侧重在了说上,给思考留的时间与精力过少,必然会增加了语言的失误率。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在非原则问题上懒得做计较,在细小问题上懒得去纠缠,对不便回答的问题佯装不懂,对有损自身的问题假作不知,以理智的“糊涂”化险为夷,以聪明的“糊涂”平息可能发生的种种矛盾。一个人唯有静下心来,才能集中精力,才能心地空澄,才能明察秋毫之末,才能多听、多看、多想,才能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且,因为你恰如其分的沉默,无疑给别人留下了足够广阔的表演空间,而你则是一个好听众、好观众,这样无疑是会赢得别人的好感与尊重的。

值得指出的是,对沉默是金这句话当然也不应机械地去理解。什么都不表态,什么都保持沉默,并非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沉默要恰到好处。火候不足,内不足以修心养性,外不足以亲切感人;火候过老,显然已是身如槁木,心若死灰,又何来生趣呢?

总之,我们不能为沉默而沉默,沉默不是最终的目的。沉默的最终目的是把话说好。只有这样,沉默方才是金。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