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办事只图一时痛快,而对产生的后果考虑得不仔细,因而悔之莫及。聪明人恰好相反,当需要对一件事做出决策时,他们总是左思右想,瞻前顾后,直到对行为的利弊得失形成清楚认识,再做决策。也正因此,他们后悔的事情比较少,生活比较顺利。下面二则故事,就说明了这一道理。
唐太宗的时候,李继迁来骚扰西部边疆。保安军向皇上报告说,捉到了李继迁的母亲。唐太宗想要杀掉李继迁的母亲,因此,单独召见担任枢密官的寇准,商量处置办法。商量完,寇准退出,走到宰相府门口时,吕端问寇准道:“能向我透点消息吗?”寇准道:“可以。”吕端说:“准备怎么处理呢?”寇准说:“打算在保安军北门外斩首,以此警告那些反叛之辈。”吕端说:“这可不是一个好办法。”
说完,他马上启奏唐太宗说:“过去项羽打算油烹刘邦的父亲,刘邦告诉项羽:‘如果油炸了我的父亲,希望把他的肉汤分一杯给我喝。’一般说来,成就大事业的人是不会顾恋亲人的,更何况李继迁这个不讲仁义的反叛之徒呢!陛下您今天把他母亲杀了,明天就能捉到李继迁吗?如果捉不到,白白结下怨仇,只能越来越坚定他反叛的决心。”太宗问:“既然这样,那怎么办好呢?”吕端说:“以我的愚见,应该把他的母亲流放到西边疆的延州,好好地对待她,这样可以诱降李继迁。即使他不能马上投降,也可以拴住他的心啊!而他母亲的生死大权却时时握在我们的手里’!”太宗听后,拍着腿叫好,说道:“若不是你,几乎误了我的大事!”
后来,李继迁的母亲在延州逝世,不久李继迁也死了,他的儿子投降了朝廷。
冯益是皇帝的医生,也是一名有权势的官吏,大臣们都很恨他。一天,山东泗州的知州启奏皇上说:“外面传闻冯益派人收买飞鸽,还有许多非法的事。”大臣张浚奏请皇上,要杀了冯益。赵鼎却表示反对,他说:“冯益的事暖昧不清,但似乎有关国家威望,不是一件小事。如果朝廷不惩罚他,那么,人们会以为他干的那些坏事都是皇上派遣的,这有损皇上的威望。但事情不太清楚,处以死刑,又太重了,不如暂时解除他的职务,流放外地,解除他人的迷惑。”
皇上表示同意,把冯益流放到了浙东。张浚很生气,以为赵鼎和自己过不去。赵鼎解释道:“自古以来,要排除小人,急了,小人们抱团聚堆,一致对外,祸害反而更大;慢了,他们就自相排挤,彼此火拼。冯益的罪过,就是把他杀了也不足以告慰天下。但这样做,那些宦官们必然害怕皇上杀顺了手,挨到自己头上。肯定争相为之辩驳,减轻罪过。不如使之遭贬,流放外地。这样,他们见罪过不重,就不会全力营救,这就是说,冯益再也休想返还!反过来,如果我们处死冯益,这些人视吾辈为寇仇,其勾结越加密切,很难打破啊!”
听了这些,张浚叹服不已。
瞻前顾后绝非懦夫之举,亦非畏前怕后。它是智慧者决策前的周密思考,是处以进退之间而欲进取不败的重要手段。不瞻前顾后,鲁莽行事必遭挫折、失败。蜜蜂飞入花苞中尽情地采蜜,当傍晚将至,花苞欲合,它还恋恋不舍,采蜜不止,不欲离去,而当花苞闭合,它再也飞不出来,只能死于花苞中。这也许就是不思瞻前顾后的悲剧。《说苑·建本》曰:“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何及。”可谓至理名言。